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茶全文(90)(1 / 2)
参见皇上。青年微微低头,算是见了礼。
皇帝被宦官扶着坐稳,苍白的胡须因为混乱的呼吸而颤抖着,抬头看向他,没有丝毫要质问他私闯御书房的意思,只问:你怎么过来了。
燕王的罪状是臣揭发的,陈虎自然不会放过臣。江昭元平淡道,臣是惜命之人,特来对陛下尽忠。
有能人可用,皇帝急忙吩咐他:快,快去调兵来把他给我拿下。
江昭元慢悠悠的说:梁京的几处城门都已被陈虎的部下把控,从城外调兵过来,入城尚且要一个时辰,那时只怕叛军已经攻进宫里了。
你想让朕在这等死?皇帝有些生气,他平日里十分信任这个没什么背景的新臣,哪怕江昭元骄纵些,他也念着人办事得力不愿计较,不想把人纵的越发没有规矩了。
江昭元淡笑着俯身,解释说:皇上误会臣了,臣已经安排人去处理此事,只是仍需要皇上的助力。
你什么意思?皇帝警惕的看着他。
皇上且听臣一言。江昭元走到他面前,波澜不惊的瞳孔中是一切尽在掌握的悠闲自在。
另一边。
破旧的木门根本抵抗不了多久,围堵在外头的士兵撞开了门闯进院子里,看到院子里站着几个护卫,再往里头有两个小姑娘,模样和他们要找的人十分相像。
领头的人拿起手上的画像比对,确认之后,猛然下令:给我抓住她!
护卫拼死抵抗,可几十个士兵围上来,他们只有六个人根本抵挡不了,没能阻拦多久便受了伤。
玉黎清紧张的往后退,将若若护在自己身后,心里怕得厉害,仍旧要紧咬着牙关不能露怯。
忽然,她想起江昭元曾在她身边安插的影卫,虽然是白日,但如今这危机关头,也只能试一试了。
影卫何在!少女灵动的声音带着几分惊惧,大声的喊。
声音落罢,前来抓人的士兵们面露疑惑,只片刻的停顿便猛地围上去,个个都想抓了人回去在将军面前邀功。
士兵们来势汹汹,护卫已经阻挡不住,只得后撤,在两个姑娘面前站成一排人墙,以身来护她们周全。
谁知士兵们还没冲到跟前,眼前便猛然落下一个个身着黑衣的蒙面人,细数下来竟有二十多人,个个轻功了得,甚至连脚步声都没听到,就出现在了人前,结结实实的将士兵与身后的护卫和小姑娘隔开。
眼见此景,玉黎清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她只知道江昭元手下有暗处的影卫,并不知影卫竟然有这么多人。
影卫们没有多言,亮出兵器,开始清理足以威胁玉黎清安全的众人,院中顿时血光四溅。
玉黎清侧过身去闭上眼睛,顺手把若若搂到自己怀里,捂住了她的眼睛。
听着不绝于耳的惨叫声,鼻间甚至能嗅到浓烈的血腥味,她不敢睁开眼,甚至没办法挪动步子,身子有些发僵。
不知过了多久,最后一声无力的惨叫落下,耳边响起男人的声音,低沉道:属下来迟,还请小姐恕罪。
多谢你们出手相救。玉黎清缓缓睁开眼睛,视线却不敢看向旁边。
那里躺着数不清的尸体,鲜血甚至快流到她脚边,低头看着脚边逼近的血流,她揽着若若往后退了两步。
这是属下的职责,小姐不必言谢。影卫不带感情的回答着。
从惊恐中回过神来,玉黎清忙问他:你们过来救我,那江昭元怎么办?他现在还好吗?
小姐放心,影卫不止我们,大人身边同样有人保护。影卫回话,耳朵敏锐的捕捉到了外头街上兵乱的响动,他低声道,小姐,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吧,这里不安全。
一大批人死在了这儿,异样迟早会被发现,转移的过程中,影卫们渐渐分成两队,只留下五人,其余的转身便消失在了街巷中。
转移到更为隐蔽的一间空置民宅中,玉黎清才得以问出自己的疑惑,今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切发生的太突然,她甚至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影卫将缘由讲给她,听罢,玉黎清更紧张起来,江昭元断送了燕王的前程,陈虎一定不会放过他,你们赶紧过去帮他吧。
影卫镇定道:大人说了,若小姐出了城,便让我们护送您南下,若是不幸被卷入其中,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保护您的安危。
那他呢?玉黎清不安道。
大人说,只有小姐安全,他才能心无旁骛。
像是把她的心思猜透了,江昭元早把一言一行都交代给影卫,也正是因为他交代的话,玉黎清才能静下心来,等待这场危机过去。
见过刀光剑影,她心里止不住的害怕,她已经和江昭元错过一次,不想再错过第二次了。
外头零散的叛军骑着马匆匆跑过,空气中飘着血腥味儿和火焰烧过后飘下的灰烬。
繁华的梁京变得寂静沉默,百姓足不出户,做生意的商铺也不敢开门,街上肆虐的叛军□□烧,无法无天,直扰的人心慌慌。
宫墙下,迟迟等不到消息的陈虎已经没有了耐心,下令攻城。
守宫门的禁军站在宫墙上万箭齐发,暂时压下了第一波进攻,可是对方人数众多,在陈虎的指挥下,叛军不多时便将宫门撞开,涌进去大开杀戒。
眼看着宫门要守不住,禁军步步后退,禁军将领站在宫墙上往陈虎的方向射箭,却被他骑着马灵活躲过。
万分危急之时,远处长街上传来了马蹄声,如有万马奔腾,齐刷刷的往宫门的方向来,禁军将领站在高处看得清些,不知来人是敌是友,心中高悬的石头怎么都不敢落下。
渐渐的,他看清了带兵前来的人是怀王,随后赶来的兵马将陈虎的守城军包围起来,一番厮杀。
带领援军的怀王高声道:听闻叛军乱城,本王特来救驾!
在他身侧是两位将军,平日也颇受皇帝器重,禁军将领这才放下戒心,同他里应外合,将叛军尽数绞杀。
陈虎原本志在必得,却被半路冒出来的李辉给打乱了计划,自己已经封了城门,李辉的人马怎么会这么快赶过来?
心中一慌,连□□的马都站不稳了,艰难地应付着城墙上射来的羽箭,身后逐渐逼近的士兵,一步一步蚕食着他的兵力。
不过半个时辰,陈虎的守城军便死伤大半,余下的也只是苟延残喘,下跪求饶。
李辉从马上跳起,亲手拿下了陈虎,二人一番打斗,陈虎累得气喘吁吁,败于李辉手下,被扔给了士兵,将手脚捆了起来。
解决了宫门外的叛乱,收拾战场时,宫里适时走出来几人。
走在最前头的大宦官手上拿着金黄的圣旨,身后跟着六个小太监,步履匆匆,颇为郑重。
在他们之后,身着涧石蓝裳的青年慢悠悠的跟过来,步伐矫健却轻松,仿佛这场闹剧与他无关一般。
走出宫门,他的视线对上站在人群的李辉,二人相视,眸中皆是胸有成竹。
投降的叛军被拿下,众人看到宦官挟圣旨前来,见圣旨如见皇帝,纷纷下跪听旨,连陈虎也被逼着跪在地上。
看到众人都跪齐了,宦官才缓缓展开手上的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怀王李辉为宗室首嗣,此次缉拿叛军,护佑圣驾,功不可没,天意所属,授以册宝,立为太子,以平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太子监国,钦此。
闻言,李辉抬起头来,眼中带光,双手接下宦官双手呈过来的圣旨,嘴角忍不住浮起笑意。
听到了皇帝的旨意,禁军将领和另外两位将军却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先前朝堂上一直在争论两个小皇子谁适合做太子,从没有人想过皇帝会立自己兄长的长子为太子。
但这份旨意有理有据,怀王的确有功,皇帝年迈多病,也的确需要人为他分担政务,相比较于两个小皇子,李辉是最合适的人选。
尽管震惊,但没有缘由反驳,众人只得遵从。
一片沉默之中,蓝衣青年站起身来走到李辉面前,半跪下身,平静道:微臣参见太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