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1 / 1)
('
本书名称: 大都督曾是我阿兄
本书作者: 一支荷
本文文案:
戚云枝本是堆金积玉养出得娇娘。
因受牵连,戚家一夜之间陷落。
云枝无法,只好到临南王府上求救。
临南王早年因政见不合,被戚家赶出师门,多年势同水火。
临南王却并非是想象中那般冷硬绝情,反而不计前嫌,几次对戚府出手相助,对云枝疼宠更胜从前。
却被云枝偶然发觉他实际冷血无情,对她疼爱也不过是出于利用。
云枝当即转身,再不与他来往。
在她与人成亲之日,郎君的外室却大着肚子寻上门来。
外室娘子只管哭泣,既不要名份,也不要钱财,只说要戚府收留,她无处可去。
临南王夜奔两百里从战场杀回。
他一身戎装只来得及洗净两手血污,无尽欲望压抑深处,面上温柔一如既往。他甚至跪地弯腰,替她穿好一双绣鞋。
“你若仍旧喜欢他,那外室娘子,本王来替你打发。”
**********
一套连环局,临南王轻松扫去了她身边所有障碍。
之后如愿娶她进府,云枝却恪守本分,依照婚前说辞与他做了表面夫妻。
云枝尽心操持,宗族长辈塞来的如花美眷,她能面不改色替他安排妥帖。
成亲日久不曾有孕,她怕人误会,只说是自己身子有恙。
她将王府内外打理得井井有条,便觉得不再亏欠于他。
终于还是到那一日,她心中惦念之人找上门来,云枝早早替他写好休书,只待临南王落下手印。
他深夜前来,发狠将人桎梏膝上,生气她仿若捂不化的坚冰。
一边胡乱吻她白瓷一般的颈项,一边揉碎一地华裳。
“王府无人袭爵,你既不想亏欠与我,便留个孩子给我也罢。”
******
下一本古言预收文《偏偏招惹》文案
温化自小模样好,粉雕玉琢的一只粉团子。
待到她长到三四岁,哥哥温慎时常抱着妹妹出门去,给众位好兄弟显摆他的漂亮妹妹。
阿娘想着温化还小,叫温慎说是自己弟弟,到时方便去学堂学些东西。
温慎得意洋洋,漂亮弟弟也讨人喜欢。
国舅家的小儿子蹲在温化面前,忍不住摸她羽毛一样纤长的睫毛。
门下侍郎家的金孙戳她圆圆的苹果小脸。
晋国公家小少爷不想让温慎继续嘚瑟,敷衍的捏了捏她的小手,不想却被温化握住一指,把他心都融化了。
众人:好兄弟的弟弟就是我们的弟弟!
温慎在学堂如鱼得水,同众人称兄道弟。
只一少年冷漠淡然,从不在学堂做玩耍之事,也不屑同温慎来往。
连带着温化也不被喜欢,妹妹冲他问好,每次都只得简单一声轻哼。
温慎极其介意,见他之时都要交代妹妹不准问好。
有一次却因为贪玩耽误,温慎忘记将妹妹带回家。回到学堂只见少年神色温柔,抱着温化一起画翻了壳的乌龟小王八。
国舅家的小少爷随着爹爹进宫看望皇后姑母,半路正遇上才问安出来的尊贵少年,他谄媚笑道:
“殿下的文章作好了没有,能不能给小弟参考参考。”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天作之合 甜文 轻松
搜索关键字:主角:戚云枝,独孤及信 ┃ 配角:王舒温 ┃ 其它:
一句话简介:兄长变仇敌,对我依旧宠溺
立意:自尊自爱
第1章 (捉虫)
云枝刚从大理寺监牢中出来,便见刑部右侍郎王舒温已经等候在门口了。
这会儿日头正高,王舒温额角已沁出几分汗意,见云枝出了门赶忙迎了上去。
她一个闺中小姐,年纪尚小,向来是被爷娘兄长们护佑在身后的,如何见过这样的架势。
“先生在里面情况如何?”
瞧那鼻尖红意,她应当刚刚才哭过,王舒温摸出帕子,将她牵到无人处替她揩了揩脸颊泪痕。云枝是他们师门中兄弟自小看大的,向来是连眉头都不舍得叫她皱一下,如今这戚家上下却要女眷们来扛,叫他如何不心疼。
“阿爷吃不下,睡不好,身子骨瘦了一大圈。这‘升溢粮’案牵扯竟这样重大么?”
王舒温不好瞒她,“若是往日,大不了官降一级,给些教训便罢了。可这回不同,大战之前正筹集粮草。先生督办下出了这样大的窟窿,那些个粮仓侵吞粮款千金之众,官家雷霆震怒……”
王舒温看看左右,“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先到我府上候着,待下值之后咱们详谈。”
云枝这会儿也没了主意,从前能依仗之人贬得贬走得走,只剩王舒温一个尚能信服,自然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的。
云枝心中忐忑,在王舒温府上如何也冷静不得,一时站一时坐,直等到日落西山,方才等到人出现。
王舒温快马回来,抹了一把额头汗水,将官帽递给一旁的小厮,“云娘子可还在?”
“在,等了整个下午,坐卧不安的。”
正说着几步去了云枝所在的屋子。
云枝见他回来赶忙迎上去,“如何,可说了何日审理?”
“尚在整理案宗,官家指了二王亲自督办。”
她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升溢粮案”就是冲着阿爷同梁王来的,主犯梁王被贬,慢慢竟将阿爷也牵扯了进来。
实则阿爷早已料到,自梁王倒台,他这梁王少师,便不可能独善其身了。
“二王来审,岂不是毫无转圜之地,他与阿爷一向不睦。”
更何况梁王乃是皇子,官家不论如何会留他一命,那此等大案要寻个背锅之人,不就只剩阿爷一个够格的了。
王舒温沉默下来,云枝便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不假。
她急得六神无主,又强行叫自己冷静下来,总还是要理清思路,“阿兄,这‘升溢粮’是什么,同往常的粮食有何不同?”
“粮食从收购入库到出库的过程中,会扣除水分杂质等量,剩下的才是真实存量。这扣出量计算本有定规,时常会在扣出后产生盈余,这便是 ‘升溢粮’。‘升溢粮’需严格上报,重新入库,可有人打起了这段的主意,侵吞粮款……”
云枝恍惚之中,记得阿爷曾告诫过梁王这事,叫他及时收手。
“这侵吞粮款之事,是梁王做得,是不是?”
王舒温只余一声叹息。
“梁王还是,太心急了——”
原本,云枝是要作配梁王的。
本就是一路,梁王得戚如敏多年栽培,戚家对他也极看中,为他多番引荐朝臣。
如今,却都白费了。
云枝强撑着默了一阵,“如此,当真是走到山穷水尽处了。”
王舒温自然不忍她如此,“回来前我去了一趟二王府上……”
云枝眼中满是希冀,“他说如何?”
“二王不在府上,倒是遇上了五王,他给指了一条明路。”
“什么明路?”
云枝将全部的希望都放在王舒温接下来这话上。
“他说‘不过是他一抬手的事情,何至于叫你如此奔忙’。”
“他?”
云枝一时间未来的及将“他”,同实际的哪个人联系起来。
忽而福至心灵,“是临南王?”
临南王便是戚如敏一直以来的得意门生独孤及信,从前他曾向梁王数次引荐,他却出人意料做了二王临南一战的先锋军,一力促成二王成了大事。
如今临南边界已向南推进千余里,深入敌人腹地,全境收回指日可待。他已封了临南王,王舒温所说得大战在即,便是临南王接下来要继续进攻的任务,这一战势必要将百年失地全部收回,是朝廷当前要务的重中之重。
这个关口,能与二王和官家都说得上话,且还能有足够分量的,只他一人罢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