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主晴空之下-工业之主(110)(1 / 2)

加入书签

只是体面人都不会把这些放在台面上说,尤其是高坪一直标榜高家的风骨和清高,捧高踩低都要打着冠冕堂皇的幌子。现在高文渊大喇喇地把这些算计放出来,明眼人都猜得出这其实是高坪的标准,市侩的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高少爷是在羞辱高家,打高坪的脸。

那后来怎么样了?

阿昱关心地问道。

高家还跟人家换庚帖么?

换什么换啊,谁跟他换啊?

高文渊冷笑一声。

他也不是一开始就要做这么绝,高家刚开始折腾的时候高少爷只是托人过去传话,早早便表明不希望高家插手的态度。

无奈高家人普遍没有自知之明,尤其高坪觉得儿子没直接打上门就是默许,所以便放心大胆地收了几家女孩的画像和庚帖,还准备与岐江郡徐家私下交换,试图造成既定事实。

这事做得十分隐蔽,要不是高文渊同父异母的弟弟心生妒忌,想方设法坏了事,怕是六礼过了一半高文渊还被蒙在毂中。

我就是把他们想得太像个人了!

高少爷现在想起来还一肚子气,一脚踢飞了地上的石子。

要不是出任青州商社的总经办,这名字在朝廷挂了号,我他妈的干脆就改了姓氏,随着外祖家算了。

哈哈,那也不错。

冉昱笑嘻嘻地点头。

他与阿元是两姨表兄弟,高少爷改不改姓反正和他这表弟没啥干系,以后阿元还是表哥。

算了,不说那群王八蛋了。

高文渊收起怒容,又把话题转回了正事。

你之前把农机车的图纸拆分,委托几家工坊分别生产,你就不怕他们泄密吗?

会担心那是肯定的,毕竟内燃车是冉昱多年的心血,真要是被别人拿走并抢先发布,冉小昱哭都不知道向哪儿哭。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权宜之计,黑火油工场建造在即,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去布置新的制造工坊,只能把图纸拆分城一个个部件,委托给数个锻造坊代为加工。

这就好比他租用了几条生产线,然后把标准合格的产品再收集起来,统一组装调试一样。

分解之后倒是还好说,毕竟不是一家包揽,而且我找的也是信得过的人。

如今这样的小作坊在东海有很多,大都是承揽一些大工坊来不及做或是嫌弃不要的订单。虽然是人家吃肉他喝汤,但细水长流也不愁没收入,冉昱的单混在其中实在不算起眼。

高文渊显然也是知道个中情况的,点了点头。

暂时也只能这样了,我这边在黑火油工坊一期完工以前暂时还不能回东海,等这边的事告一段落,我帮你组建这个农机厂。

听他这样说,一旁的萧烈成自觉找到了机会,马上举手表态道。

农机厂的事北郡可以帮忙,我代表萧家欢迎阿昱把农机厂开设在北郡,只要你选好地方,其他的事情我去办。

萧郡守即将入住兵部,萧家在北郡的声势必将再上一层楼。

虽然接任郡守和郡尉的都不是萧家人,但萧烈成在江北之战中表现出色,早已被北郡的派阀看成是未来的继承人,他说的话足以代表萧家。

现在的他,已经不大需要母亲出手去压制岳家的躁动了。从战场归来,经历过血与火洗礼的萧少爷早已脱胎换骨,自带煞气和威严。

当然,这些都是在外人面前,如果换成是自家好友,萧烈成便还是那个可以骑着两轮车在旷野中做野狗狂奔的阿成,半点架子也端不起来。

怎么,黑火油加工场的便宜你还没占够,现在还想蹭农机车?

嘿嘿嘿,哥哥你不要这么见外嘛,老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东海的好东西已经够多了,听说最近要建钢铁厂啦,钢铁场那要多少地方,东海郡就那么大,再多也装不下,不如给弟弟些便宜

滚蛋!谁是你哥哥,你比我还长了几个月,叫哥哥好恶心!

别,哥,哥啊

冉小昱站在一旁看好友和表哥笑闹,忽然觉得这一年过去,大家好像都有些不一样了。

表哥不再顽劣轻佻,虽然依旧是社交场上的红人,但行事却多了几分端重和威严。阿成卸掉了无形的枷锁,轻装上阵,反而比之前更加轻松活泼,野蛮生长。

虽然方向不同,可都在朝着更美好的方向走,就如同青州、东海,他们的国家。

真好。

第184章

萧烈成十分看好内燃车,尽心竭力想替北郡拉到这个聚宝盆。

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慧眼识宝贝的不单单他一个,他血缘上的长兄比他下手还早了许多。

早在履带车和两轮车第一版样品造出以后,崔慎就对履带车表达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并且提出了一份详尽的改进构想。

这些构想中的一部分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冉昱还做不到,但也的确有些给他提供了新思路,之后的第二版、第三版都是在这份计划书的基础上改进完成,直至今天萧烈成看到的实物。

某种程度上说,履带车其实是阿昱小组和三哥合作完成的产物,事关军情此事早已上报给兵部。

兵部尚书空缺,现在代为主事的是侍郎陈平。陈平在东海多年,一看到冉七郎的名字就知道有好事,对这份报告十分看重。

他不但细细研读,还对随报告上来的模型反复研究,越看越觉得喜欢。

好!太好了!不愧是冉七郎,这小玩意造得实在精致,真想看看他们说的真家伙是个什么样啊!

陈平回家跟夫人念叨。

陈夫人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但她知道夫君身居要职,不该问的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会开口。

但听到冉七郎的名字,陈夫人似乎也能猜到些什么。她的儿子陈颖达最近一直在冉七郎的小组中,自从丈夫升职入京后她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儿子,心中难免挂念。

阿木什么时候能来京?这都大半年了,也不知道他过得怎样吃得饱穿的暖不?有没有饿瘦了。

嗐。

陈平抓了抓头,有点不爱听夫人的念叨。

他们家素来都是实行铁血教子,流血流汗不流泪,长子和次子跟着海卫吃的苦多去了,饿瘦了算什么事?!

可这话却不能跟夫人讲。他们夫妻现在就剩陈颖达一根独苗苗了,夫人看得比眼珠子都重。虽说慈母多败儿,好在这个儿子也算争气,虽然没有继承他们家祖传的武将衣钵,但跟着冉七郎和墨宗大学院的先生们一起研究,这在他们陈家也是有学问的秀才了!

想到这里,陈平默默闭上了嘴,决定不跟夫人探讨敏感话题。

但东海送来的报告他都记在了信上。隔日便在小朝会上奏报,提出支持研制新型战车的计划。

陈平的理由很明确,新型战车不单在北境收复失地和未来的防卫中需要,在西部作战中也有很重要的用处。

大雍的西部边界是平原,缓坡一路延伸到门梁关经由虎耳墓峡谷走廊连接至安霍洼地。安霍洼地目前处于分裂状态,六七个小国主争夺高原的控制权,暂时还无暇对大雍的西边界伸手。

但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在一百年前安霍洼地一直存在一个稳定的政权。这个政权由西胡王庭的后代和部分本地土著混居而成,天然对于大雍的土地怀有贪念,羡慕雍朝的繁华富庶,眼见着原本强盛不可一世的帝国昏君叠出,安霍贵族们便动了心思。

门梁关以东草场丰美,林木茂密,还有城镇和丰富的食物。安霍洼地虽然也建有城,但与大雍相比最多算是规模大的一些村屯,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幸好安霍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之前说这是由西胡后代和本地土著联合组成的统治,在百年中双方不但没有融合抱团,反而因为血统和信仰越发泾渭分明,直到王国崩裂,陷入混战。

虽然也有小股散兵袭扰,但边军都能应对,始终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这也算是祖宗保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