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主晴空之下-工业之主(145)(2 / 2)

加入书签

没有。

温太后忍不住又摸了摸儿子的头。

阿平记得全部正确,一点都没有差误!

哈!

小皇帝乐得差点开花,要不是顾忌他身为帝王的尊严,小皇帝很想跳起来扑进母亲的怀里,或者围着母亲转圈圈。

他就说!他就说他都记下来啦!

母后说他一点差误都没有,三公里外的声音他听得清清楚楚,这个顺风耳真的太神奇啦!

第244章

小皇帝只是单纯沉浸在回答正确的喜悦中,温太后和崔郡尉则想得更长远,一个关注帝国全境的通讯联络,一个则是在思考短波发报机在军事和情报上的应用。

这发报机能传多远?

崔慎问冉昱。

冉昱想了想。

理论上应该可以跨海,距离没什么限制。但目前我们只在龟背屿上做过试验,全岛范围内都可以接收。

之后有时间你让人把接收机拉到船上,我们去丰南或者长明试验一下,看看海上的接收效果如何。

冉昱闻言点头。

要是今上和太后没过来龟背屿,其实他原本也是准备对接收机的接受距离进行进一步的测试的,地点包括但不限于东海、仙匀、京城等重镇,逐渐拉开测试范围。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让金弼带一台机器去海西洲,看看远洋短波传输的效果。

目前的跨洋通信只能依靠邮轮往返传递,短距离的隔海陆地可以使用信鸽,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做不到即时通讯。

短波理论上可以通过多次反射寰宇传播,没有通讯距离的限制。如果这个理论真能被实现,那么只需要一组发报接收机就能完成彼此之间的远距离通讯,这将是划时代的技术革新!

温太后坐在实验间内,饶有兴致地看着面前的这台发报机。何必等以后,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你们的接收机是什么样的?哀家也想要试试看看隔海能不能收发报。

既然太后都这样说了,冉昱自然没有异议,招呼人去运送接收台。

这就体现出短波的好处了。因为不需要大功率发报和接收,所以接收端只需要有一定功率的稳定供电,这一点通过胥鹏制作的巨大电池还是能够满足的。

虽然丑了点,但好歹也算是机动设备了。

一声令下,众人兵分几路,一部分去挪动接收机,一部分负责调试电池,还有一群人要留守在实验间,为接下来的远程发报做准备。

第一个目的地选定了黑熊礁,这是距离龟背屿最近的一处岛礁,又相隔大海,是个很理想的实验地。

这次是由太后亲自操作。

小皇帝自觉有搜索电波信号的经验,积极主动要求给母后帮忙,颇有业务指导的架势。

温太后也乐得让儿子张罗。说起来自从他们母子进了京,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儿子这么活泼的模样了,当娘亲的心中很是酸涩。

没办法,谁让阿平生在皇家呢?

原本觉得他只要能健康成长,做个闲散宗亲就很好了,结果命运阴差阳错,竟然让她的儿子登上了帝国最高的位置,小小年纪就肩负了无数人的未来。

温太后很心疼儿子,但阿平该承担的责任她却不会让他推卸。大雍朝的局势有多危险,大雍的百姓生活有多艰难,她做宗妇的时候就已经看得清楚。只是,身为旁系宗亲没有话语权,日常只能在家跟丈夫吐槽封家后半段出的皇帝有多不靠谱。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能做。

结果兜兜转转,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她的儿子。温太后从老家启程进京那日便许下心愿:若是阿平成不了皇帝便罢,不然无论如何都要让她儿子名垂青史,成为被后人赞颂的好皇帝。

为了成为好皇帝,该忍耐的该承受的都要坚持,这是必须支付的代价。

听到了!

小皇帝惊喜地扭头,发现母亲似乎若有所思,便也很体贴的没有打扰。

他招呼冉昱过来,与他一起听着从龟背屿传来的信号声音,小手还在不停地做着记录。

陛下,您觉得信号的声音还清晰吗?

崔慎忽然开口问道。

今上之前刚在龟背屿上亲自监听过短波,对于信号的变化应当还有印象。

果然,小皇帝放下耳套,点了点头。

很清楚,朕觉得和之前在龟背屿上差不多。

听他这样说,众人顿时都松了口气。

陛下说差不多,那应该就是真差不多,陛下没必要撒这个谎。

也就说,短波真的能依靠天空反射传播。

冉七郎提出的理论很可能是对的!

不是我提出来的理论

冉昱红着脸拼命摇头。

我哪有这个本事,只是之前在某一本杂书中偶然看到的吧。

当时还没太当回事,毕竟我那时候也不明白什么发电啊波啊之类的,后来还是秦知造出涡流发电机,我才忽然想起了这回事。

也是想着尝试一下没想到还真就成了!果然民间有很多大能隐于市,细细挖掘都是宝藏!

这也是他之前便计划好的说辞,毕竟电磁波理论和无线电知识他都是学自巴小霸,虽然不知道巴小霸是不是这些理论的创造者,但他冉昱绝对不能干盗用他人成果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丢人事!

之前所有与他有关的发明和发现,除了他自己受点拨造灵光一闪出来的以外,其他的都被冉昱安上了各种各样的出处,堪称五花八门。

大家好像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解释,听他说也都是嗯嗯嗯的随口应下,反正冉七郎这家伙天资绝顶,看的书自然也比普通人驳杂,发现点什么沧海遗珠很正常。

看得多,知道的就多嘛

黑熊礁和龟背屿之间距离大概是300公里,而且中间间隔了大海,如果电池能够保证供电,那么等于把东海线变成我们的池塘,随时都能掌握情况。

崔慎的语速不快,但一字一句满是肃重。

同样,如果能把搭载到远海贸易船上,那么就可以及时收到来自海西洲的情报,而不用等待船只返航。

这句话是温太后补充的,她一开口,崔慎立即停住了话头,恭敬地聆听太后的意见。

我们必须尝试更远距离的短波通讯。

温太后轻声说道。

不单单是通信便利的问题,我们需要能够跨越海洋的快速通信方式。现在海西洲正在打仗,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各方势力卷在一起,再传递回大雍的情报早已损失了大部分价值,这对于我们判断局势十分不利。

再者现在我们周遭也不甚安稳,海倭国一直蠢蠢欲动,现在只是因为暂时的进攻受挫而龟缩,一旦有机会他们势必还要反扑。

萨巴诺茨对于土地的贪欲是无穷尽的,而且他的战争借款也只有通过战争才有希望偿还。如果他成功赢得了海西洲的战事,那么接下来他的权力欲望只会进一步膨胀,我们必须随时防备战争!

喏!

众军兵齐声答应,冉昱也听得热血沸腾。

目前受到电台功率和频率的影响,他预估最大通讯距离只能限制在2000公里以内,距离再远几乎就收不到信号了,温太后要求的越洋即时通讯目前是做不到的。

他也曾想过几个方案,比如建造大功率发射塔,或者拉长天线,在边境建造中继塔之类的,他都考虑过。

前两个方案最后都被否决了,因为无论是天线还是发射塔都投入巨大,而且收益有限,中继塔的效果冉昱还在研究,目前他更侧重的还是寻找最适合天地反射的波长。

短波传播的理论来自巴小霸提供的资料,主要是借助地表波和电离层波两种。其中电离层对电波的一次或多次反射以进行远距离通信,但却不是所有的短波都能被反射,需要选择适合的工作频率。而且由于电离层的情况昼夜不同,白天和晚上需使用不同的工作频率,

因为时间的关系,巴小霸提供的只有基础原理,后续的频率选择需要冉昱自行探索。

好在他现在也不是孤军奋战。有了太后拍板,研制可移动无线电台已经成为龟背屿上第一等重要的任务,几乎所有相关学科的工作人员都参与了进来,学科不相关诸如陈颖达,也都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说起陈颖达,这里还有一件趣事。

陈颖达刚跟着冉昱上岛的时候,新元实验间的众人也只把他当成冉七郎来游玩的好友,并没人真把他当成工作伙伴。

恋耽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