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1 / 2)
主持人鸣锣示意现场安静,“一点小状况,但已被这位美人楼主解决,现在比赛继续。”
评委其中一人站起:“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今既为春季,经我等商议,便以这春为题,只要不离了春季之意皆可,意境深远,辞藻华美,朗朗上口者胜。”
这边刚把题目说完,那边就有侍者点了香,时限还是一炷香。关欣垂眸避开因主持人所讲而投射过来的目光,轻轻的问旁边的程玉娇,“刚才昏倒的姑娘是谁家的。”感觉那姑娘的爹不是一般人。
“英国公府的李青釉,没想到她也来了,据说当年英国公南征北战,李夫人也跟着吃了不少的苦,所以身子弱了下来,后来生下了这个最小的女儿,却从小就体弱多病,如今快二十岁了,还未许配人家,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也挺可怜的。”程玉娇不胜唏嘘的感叹,大家同在长安城,像她们这些贵女,很多场合都有见面的机会,但是这么多年,她都没怎么见过这个李青釉,可见那姑娘的身子骨是有多差。一般情况英国公李勣都不让她出门,就怕她着了凉生了病。
关欣扫了眼二楼,刚刚她已经看见邱掌柜带人上去了,应该是郎中到了,这会那个房间的门关着,围观的人都已经开始关注比赛,但愿没什么大问题,也幸好人醒了,不然,她这茶楼还开不开了,多闹心的一件事。李治他们的方向,李治与昌宜似乎觉得他们赢定了,见关欣的目光过去,昌宜还有些得意的扬扬下巴。虞子谦跟阎怀礼都是才华横溢之人,二比一,当然他们的机会更大些。关欣毫不认怂的对着他们笑笑,她也很有信心,上官仪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上官体,在唐朝时期红极一时,可以说他的诗歌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炷香一首诗,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对于有些人来讲,难度仅次于当年曹家那位才子的七步成诗。眼看着那炷香即将燃尽,有人在奋笔疾书,有人依旧是一字未动。观众席中更是一点声音都没有,所有人的目光都停驻在舞台周边的比赛之人身上,生怕自己发出声响,打断了这些才子的思路。关欣一直关注着上官仪,他竟然也没动。这倒是让她有些意外,难道那些诗都是他后期写的?那可就太坑了啊。
香越来越接近烧完,关欣差点都要放弃对他的期望了,就见上官仪提笔刷刷刷,一蹴而就,最后一个字写完,香正好燃尽,锣声响起,比赛结束。关欣悄悄的松了口气,只要动手写了,大概就不会太差。
接下来就是评委评审阶段,众人都在紧张的注视着评委席。就连李泰都从座位上站起,密切的关注着评委席的情况。那些老学究们竟然还起了争执,看的关欣都跟着揪心。最后他们竟然要靠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才终于评判出了前三名,第一的不负关欣所望,上官仪,一首《春日》“□□蝶乱仙人杏,夜密莺啼帝女桑。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让他得了头名,第二名是虞子谦,第三的是一个叫王远道的年轻公子。
“欣欣,我们赢了。”程玉娇高兴的拍了一下关欣的肩膀,对着楼上的尉迟宝珠挥挥手,那边也兴奋的回应,一旁的李治跟昌宜则是一脸懊恼的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