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死对头(6)(1 / 2)

加入书签

表面上是韩却与罗建成结识,背刺了他,可实际上真正动手的是投了公子琮的季成。

韩却背锅了,不过他也无所谓了,这么些年,他为公子琮做这些不知多少了,即使有再大的恩情,他用一辈子也算是两清了。

公子琮看着韩却,见他收了之前吊儿郎当的模样,语重心长道:阿九,你可别忘了之前说过什么,你不过是利用那罗氏女收揽人心,可万万别被人收买了去。

韩却难得摆正脸色,拱了拱手,大哥教训得是,我会注意的。

公子琮哪里又是真担心这些,他巴不得韩却再多一个弱点,这会儿见他似乎对阿梨挺上心的,他心中竟还隐隐有些放心。

也罢,不过一个女子,你想如何便如何了,只不过你还是要注意一下分寸。他给自己圆道。

我明白的,韩却似松了口气,转头问道:大哥,到时候燕国使臣过来,您这伤?

继续先伤着吧,不然回上京了不好说。公子琮捂了捂胸口。

他的伤本也不重,可是对外还是不能说的,若不是他受伤,只怕韩王或者朝上的人不想和谈,还会要求继续进军燕国,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听说韩王身体欠佳,现在他们迫切需要尽快回上京稳定局势。

明白了。

韩却又跟他商量了会儿事情,直到夜深了才离开刺史府。

*

韩军正在城墙上收着前燕国刺史罗建成的尸身。

好在是秋天,天气干燥,溧阳又多风,城墙上风吹日晒的,尸身几乎成了人干,所幸竟然未腐,也算勉强能安慰人了。

唉,这罗刺史可惜了啊

谁说不是呢!现在韩军总算做了人事儿,准备让他入土为安了。

造孽呀有老百姓忍不住感叹。

嗐,有什么造孽的,要是溧阳真在他带领下打起仗来,咱们怎么打得过韩军,那时候指不定还会被屠城了!

谁说不是呢

众人叹息一声,都沉默下来,不过一会儿又有人八卦起来。

听说他女儿也被韩军给抓了呢

是吗?那他们将他的尸身弄下来,这是要鞭尸还是啥?

搞不好就是又触怒了哪位

你们都别瞎说,看到那边的棺椁没?我听说这是要给罗刺史收敛尸骨让他入土为安呢。

啊?那这是是韩公子琮突然好心?

也不好说,说不定是他那闺女得了某位大人欢心呢

阿梨站在城垛旁,百姓的议论声随着风沙在她耳边回响,她面无表情地看着对面士兵小心翼翼地提着父亲的尸身。

沐芳一直昏迷着,因着她现在这个身份,公子却不会杀她,但是也不会放了她,这会儿葬了罗刺史,难道以后真要跟韩却待在一处?

阿梨小心权衡着,韩却心眼儿多,她现在对局势不是很清晰,若是贸然开口询问,很容易引起他的怀疑,为了自己跟沐芳的安全,她近日都很少主动去打听什么。

可是若名正言顺的进入他的谋士圈,那么知道一些事情,打听一些事情就是合理的了吧?

韩却站在她身侧,秋风吹得她的裙角猎猎飞扬,飘舞的发丝将她的脸罩得隐隐绰绰,让他看不清楚她的神色。

只偶尔趁着间隙,能看见她小巧挺直的鼻梁,恍惚间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坚毅。

韩却忍不住想,他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为何此情此景如此熟悉?可是搜遍了前世的记忆,明明都没有她的存在。

你准备将他葬在哪里?他忍不住开口问道。

阿梨的思绪被打断,她想着既然她顶了他女儿的名,能为他做点事就做点吧。

她看向远处那抹苍翠,定定道:望山北坡。

望山在溧阳城郊不远,山不算高,但是能看见自燕都过来的必经之路,相当于能望见燕国都城,所以得名叫望山。

而北坡背阴,有河水流过,树木葱郁,倚山傍水,也算是一风水宝地了。

韩却点头,吩咐了下去,陆行即可派人去办了。

阿梨有些奇怪,往日跟着他办事的不都是陆续吗?今日为何换了人?

韩却也不解释,他懒懒靠在城墙上,斜看她,你要我做的事情,我都照办了。

多谢公子。阿梨垂眸,以后我就是公子的人了,一切但凭公子吩咐。

她本意是想趁机表个忠心,没想到韩却顺着杆儿就上了,他伸出食指抬起了她的下巴,正正好,我要你办的第一件事。

他顿了顿,拇指在阿梨小巧精致的下巴处来回摩挲着,就是做我的女人。

阿梨柳眉竖了起来,愤怒下一把推开了他的手,当时说得好好的,只要我让沐芳改口,你就给我一处容身之所。

韩却也不生气,笑着又靠近了她,刚还说的一切但凭吩咐,这么快就变了?是,放你走是不可能的,可是我身边的容身之所,你要以什么名义呢?

他在她耳边轻道:最好的身份,就是我的身边人。

阿梨看着他带着狡黠笑意的眼神,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想到还昏迷的沐芳,现在跑是跑不掉的,即住之,则安之,说不得还能趁机得到许多情报。

也罢,就再忍他几日。

韩却见她明白过来,也不再说话。只默默看着城脚下正匍匐前行的大雁旗帜,不知为何,他竟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大雁旗帜,是燕国使臣的车队到了

第10章 和谈

据说燕国使臣进城的那一日,有胆儿大的百姓出来看热闹,燕使膀大腰圆,衬得百姓面黄肌瘦的,有大胆儿的直接朝车队扔臭鸡蛋。

好在有龙骧军在侧护卫着,不然可能会闹出事儿来,说起来也讽刺,和谈在自己丢失的地盘就算了竟然还需要敌军的保护。

这次燕使团以德尔侯燕和为首,燕和是燕王亲兄弟,基本上他就代表了燕王本人的意志。

与灰溜溜的燕使比起来,公子琮显得风度许多,他下令溧阳全城张灯结彩,还特意备了筵席为他们接风洗尘。

这次筵席依然摆在刺史府。

说是和谈,其实就是韩单方面的提条件,燕国负责实施,内容早就拟好了,只不过还给他们留了一点脸面罢了。

公子琮坐在上首,旧伤让他看着脸色有些苍白,不过精神尚好。

韩却坐在公子琮下首,接着是韩国这边的人,对面是燕侯并一众使臣。

阿梨低眉顺目坐在韩却身侧,今日一早韩却就让人送了衣服过来,竟然是韩国贵族间流行的流仙裙,没想到他竟然让她参加这种场合。

见到谄媚的燕国使臣,阿梨心中既不屑又愤怒,燕国今日之下场,比亡了的卫国又强多少?哦,大概是燕国王族依然过着纸迷金醉的日子,而卫氏成了阶下之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