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1 / 1)
怕了,跟着顾浩初又挥霍惯了,穷的时候他能真抠,富的时候他也真敢花。反正他也没有负债,给自己的底线就是卡里存款一百万往上,给他爸养老,然后清江的房子不能动,给儿子长大了娶媳妇,剩下的他自己就无所谓了,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
镇长缓过劲来,问苏天,“那你这家具什么的,是打算从外头买还是跟原先一样在村里做?”
苏天说:“正愁着这事儿呢,原本还是想在村里做,便宜不说,客人也很喜欢,但现在房间这么多,我又赶着开业,砍竹子现做的话怕是来不及。”
镇长眼睛一亮,“那简单啊,咱们县不就主推竹产业,能少了竹子和工人不成?”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自己呢,苏天很谨慎的说道:“但我这预算只够给人工费和一点材料费,比市场上竹制家具的价格怕是要低不少。”苏天主要是怕这人一拍手给自己介绍什么加工厂,那成本得高不少。
“这就够了,咱们不是贫困县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很啊,看看咱们的干部,累的头发都白了,还是没能给群众找到好路子。这不是听说你这修新房子需要家具,就想问问能不能给其他村有这手艺的贫困户个机会,让他们挣点钱,也顺便宣传一下咱们县的竹产业。”
发展竹产业这想法还是前任书记提的,轰轰烈烈搞了好久年,钱投了不少,光展览馆就盖了好几个,结果一点水花儿都没有,别说全国,就在清江也没多大名气。
但现在钱已经投进去了,就这么放弃了可不就白白把资源浪费了,反正罪魁祸首已经拍拍屁股走了,最后吃挂落的都是现在这些在任的,可不得急。
当然,这也不能说前任书记有问题,就火车站那事儿,功劳多数还都是人家的,只能说清湾这地方要啥啥没有,领导们实在是没招了,一时昏了头。
苏天沉吟了一会儿,说:“您都开口了,我肯定是能帮忙就帮忙,就是有点小问题,我这东西是要用好些年的,碰上手艺不好的,也怕毁了咱们全县竹产业的名声。”
镇长拍着胸膛保证:“这个你放心,到时镇上会用专项资金搞培训,确保每个人的手艺都过关,要是实在学不会的,你也不用客气,不要就是了,我们再给他们想别的法子。”
苏天如释重负,“那我就放心了。”
边上有人忍不住问道:“苏老板,这工钱是跟外边那些工人一样日结吗?”显然,他对苏天的财力不怎么放心,摊子铺的这么大,得有多少资金才能扛得住?万一到时候东西做完了,工钱付不出来,他们怎么跟老百姓交代?
苏天说:“这个是计件的,工钱肯定不能日结,不过我会跟之前一样,所有的家具明码标价,做之前付一半的定金,做完了没有问题再付另外的一半。”
这已经很很厚道了,大伙儿点点头,明显都很满意。
苏天又大概介绍了各种家具的收购价格,不算高,但也不低了,六七十岁的老头们做一天也能划个百把块,还不用外出打工受气,已经很美了。
镇长最后又问:“除了家具,你这儿还收不收竹工艺品,像流水摆件灯罩之类的?”
苏天说:“这个我要看了货之后才能定,要是网上反响不错,我就能收。”
镇长有些激动,“那这样,我回去跟上面请示一下,给你弄些好东西过来。”别看他是个老年人,可是也悄悄看过苏天的直播,知道他有多火,他要是愿意帮忙,清湾这个竹产业就真的有希望了。
苏天被大家那看救星一样的目光弄的有些不自在,这么大的担子突然就往他身上压,他有些承受不起啊。
不管苏天怎么想,反正这次走访总体来说还是圆满结束,苏天和书记极力留他们一行人吃饭,结果还是没有留住。
把人送出门,眼看着那辆小破车颤颤巍巍的跟在后头,随时都有熄火的可能,书记突然说道:“天天,你说我让你星哥他们回来开家汽车修理店怎么样?”
第99章
苏天点点头, 笑道:“真有您的,眼光就是毒,前些日子还有客人跟我抱怨呢, 说咱们这换个机油修个车都要跑老远,一点儿也不方便。”
书记一乐,“你也觉得行是吧?你星哥在外头这些年,光给人打工了,也没混出什么名堂, 我早就想给他找个出路, 就是怕到时候车少了生意不行。”
苏天说:“这个应该不会,您前些日子不还说村里要再修条路吗?”
“是要修, 我跟你说这路要是修好了, 第一个受益的就你这清湾山庄。”
苏天来了兴趣, “那这路到底是修哪儿啊?”
“从村东头过郭家庄,直接通那个青云大道,以后咱们去市里去清江都方便了, 压根不用再从县里绕一圈。”
“真的啊?那是真不错, 说了什么时候修没?”
“具体还没定下来, 还在筹措资金呢。”
苏天吓得一哆嗦,“叔啊,我不唬你, 我是真没钱了, 您看……”
书记打断他, “谁说让你出钱了, 人说的是镇上出一部分, 村里出一部分,咱们村里的这部分已经凑齐了。”
苏天松了一口气, “那您跟我说这个干什么?”
“哦,这不是第一手消息让你高兴高兴嘛。”
“不对呀,村里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多亏了你呀。”
书记说完背着手哼着小曲儿走了。
苏天:“……”
不管怎么说,修路总归是好事儿,免得进个城都要跋山涉水的,折腾的要命。
苏天宽慰了自己几句就进了院子,里面热闹着呢,到处摆着麻将桌,每个桌子边上还放了一个架子,上面搁着茶水和水果瓜子之类的零食,有吃有喝有玩,也难怪里面的客人一住下就不想走。
有个老爷子问他,“小哥,那是你家亲戚啊,招待的有够热情的。”
“我家亲戚能有那派头?都是镇上的干部,你们怎么没出去凑热闹?”说来也是怪,他们老苏家还真没出过什么大人物。
房老爷子手里的麻将打的啪叽响,“我当是什么人呢,值当你这样兴师动众的?”
边上的刘老爷子附和道:“就是,你要有这空闲不如给咱们老房多来几份蛋黄糕,他要一高兴,别说镇上,市上都能给你摆平了。”
房老爷子脸上一本正经,“别瞎说,老子一把年纪就那点出息?”
苏天以前只知道这老爷子是退休干部,家里的子女也都挺孝顺,当初七八个人陪着来的,倒是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大的能量,心里还是有些惊讶的,“那再给您来点白糖发糕、玉米饼怎么样?”
哟,老抠这么快就转性了?早知道这招这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