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1 / 1)

加入书签

怀安和程毅司长对此只是相视一笑,没有说话。

“你胡说,”米勒嘴角抽搐,“就连最精密的光刻机,它的光束极限也只有1纳米,你们怎么可能做出0.5纳米,简直是贻笑大方。”

“是吗?”李凡手握话筒,冲米勒笑笑:“但我们的芯片已经投产使用了啊。”

米勒胸口一梗,差点背过去,“这怎么可能,碳芯片的热死亡你们能解决?”

然而米勒这话说完,李凡却连个眼角余光都没给他,他环视众人,对主持人说道:“麻烦把峰为新款手机发下去,各位可以自行体验下我们华清碳芯片的实用性究竟如何。”

说罢,台下的工作人员立马抱出一箱未拆封的峰为手机,发给了嘉宾区。

李凡从口袋里也掏出了一部一模一样的手机,说:“这是峰为公司生产的最新款手机,它内部使用的所有芯片,无论是通讯芯片还是传感芯片以及储存芯片,全都是由我们华清项目组制作出来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它的尺度是否如我所说。”

嘉宾区除了部分政府高官,其余的人大部分都是微电子领域大师,他们对手机的把玩,跟其他人不同,他们在拿到手机的瞬间,就开始对其输入无比强大的数据计算量。

要知道手机性能取决于其内部的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而芯片的优劣与否,则是要看它内部晶体管的数量,如果芯片尺度越小那么同等情况下它内部的晶体管数量就越多。而且在数字世界里,任何的复杂计算都能还原成最基本的0和1.只要晶体管数量足够,它就能顷刻间完成数以亿级的运算量。

反之,只需要测试它完成运算当量的极限就能推到出它的芯片尺度。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走迷宫,无论多复杂的迷宫,只要每个岔路每个途径都安排一个人走下去,总会让人找到最终的出口,那么人的数量就相当于芯片所蕴含的晶体管数量,而迷宫的复杂程度就相当于目前这群行业翘楚编纂的数据包的当量。

这很简单。

很快,随着每个人手机上的数据运算包的快速结束,大家都淡定不下去了,这尼玛哪里还是手机啊,这TMD简直就是一台超级计算器。万万没想到华清居然这么强大,不光做出了芯片还直接投产了,这速度简直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观众区的小黄帽,前一秒还在信誓旦旦的估摸着拿到钱该怎么花,是左手一个水果12呢还是右手一个平板大pro。但就在李凡说完话,发完手机后,他喜悦的心情直落千丈,周围人纷纷双眼冒心心,脸上更是乐开了花。

吓得他连忙拿起手边的望远镜冲着嘉宾区四处打探,他很想捕捉到一个面带鄙夷的大佬,好当素材,可惜他连续找寻了三四圈,那些大佬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着震惊,就连米国的米勒都收敛起了嘴角上的嘲讽,唯独朱教授和一些政府官员一脸镇定,就好像对这种结果司空见惯了一样。

这尼玛太不合逻辑啊!

这钱我究竟还能不能赚了。

小黄帽这样想着,米勒戴维斯也是这样的想着,他站在台上,接过李凡递来的手机。

为了能当众打脸李凡,他直接让助理把最近一周的气象数据输入了进去,输完之后他嘴角带笑的望了望李凡,非常期待接下来手机冒烟,运行卡死的迹象。

可还不等他脑补过结束,助理就已经如丧考妣的跟他说,教授数据算出来了,这位未来半个月全球的天气情况,说完还把结果亮出来给他看。

那一刻米勒只感觉头晕又目眩,这计算量有多大,他比任何都清楚。

别说是手机了,就连他随身携带的特种计算器都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的计算量,他怎么能不惊愕,难道说这手机真是完成了芯的质变。

他现在真的好像把这手机拆开来,一分一毫的仔细研究研究,看看它内部的碳芯片究竟是怎么个布局走线法,为什么能够避免热死亡,为什么能运行起来这么流畅,处理数据这么快的。

这一刻伴随着米勒戴维斯的彻底安静,大家才恍然意识到。

我们华清发布会推出的这枚芯片,真的是世界上最强的芯片,它远比米国还在研究的芯片还要强大。

这仿佛一个信号,顿时点燃了整座会场。

要知道这里可是鸟巢啊,曾经的奥运会主场馆,是一个轻轻松松容纳八/九万人的主场馆,更别说这次国家还特意为了这场发布会提前还增设了位置,现在这里面足足容纳了十万多的群众,此时的他们齐声鼓掌,振臂高呼。

那场面那情形,让人为之动容。

朱长顺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此时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的眼圈一红,泪水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他连忙拿出手帕在眼角附近擦拭了一圈。

就是这么一个短暂瞬间却被现场摄像敏锐地捕捉到了。

他赶紧切换镜头将朱教授刚才的反应推上了大屏幕。

朱教授的年纪其实并不算大,他才六十四岁,都还没到法定退休年纪,但是因为他常年坚守教学一线,为了祖国芯片事业殚精竭虑,经常废寝忘食连轴转,本人显得格外苍老。

此刻他还眼角落泪,眼圈发红,额头上的皱纹,让现场群众看的心里阵阵发酸。

这时候不知道是谁在观众席上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了一声:“祖国!”

另一侧的观众席立马接道:“加油!”

两方观众对视了一下,仅仅是一下,随后大家便宛如国庆阅兵上的方阵,瞬间在鸟巢内爆发了数以十万人声的吶喊,整齐而又有序,齐声高呼了起来:“祖国!”“加油!”“祖国!”“加油!”……

那场面那声浪简直响彻九霄。

朱教授这位出身1957年,经历过Z国最贫穷的年代的人,他这一辈子都在追赶中前进,哪里能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领跑,他眼角的泪如再也止不住了,泪撒满面。

李凡,程劲松,鲍利……大家纷纷走到他身边,紧紧抱在了一起,眼眶湿润。

就连脑内的001都这一刻悄然失声,他在黑暗中慢慢站立起来,伸开双臂尽情的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光明和信仰,这是他有生以来从未体验过的喜悦。

————

与此同时

大洋彼岸的米国。

总统先生双目如血拨打了周的电话:“动手吧!”

声音冰冷地不带一丝情绪。

第30章 科技强国29:这次不一样, 我们有碳芯。

周谦卑应道:“明白!”

随后他小心翼翼的将电话挂断,通过计算机远程启动了‘阴兵’。

所谓‘阴兵’就是专门从事渗透工作的一支秘密部队,这支部队每年耗资超过数十亿米元,人数高达上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