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1 / 1)

加入书签

清楚,只要有便宜他们就会占,没占到还会直接内涵成自己受了委屈。

对此他只能呵呵一笑,不去接他们的话茬。

转头给老爸老妈碗里夹羊肉和面。

“爸妈,你们也吃,”李文山说:“这羊肉啊,要趁热吃,冷了就膻了,不好吃。”

“这你孩子,怎么光给我们盛了,你给小凡也夹点,”李凡奶奶着急的说:“他碗里都没点肉。”

“妈!”王桂花连忙张口:“李凡不喜欢吃肉,就喜欢吃素菜。年年过年,他都把你给他夹的肉,递给他爸,自己就吃点青菜豆腐的,你都忘啦!”

“是吧!”王桂花转头对向李凡:“婶子说的对吗?”

李凡笑着抬头,对李文山说:“爸,我想吃肉。”

王桂花:“……”这侄子今天怎么这么不懂事,不能要了,不能要了。

李有财猛地瞪王桂花一眼,这败家娘们儿嘴怎么这么欠,多什么话呀,埋头吃不就行了。

王桂花被老公这么一瞪,脑袋讪讪的缩了回来,可手上的动作却一刻也没停,甚至说夹的更快了,那小小的饭碗,堆的堪比一座山。

搞到后面两位老人都看不下去了,老爷子李茂伟更是放下碗筷,拍起了桌子说:“有你们这么做长辈的吗!别忘了这顿饭是给谁做的,又是谁做的。”

看着发怒的公公,王桂花这才恋恋不舍的把伸出去的筷子又收了回来,但她随即又把筷子伸了出去,说:“别瞪我,我这次可不是给我自己夹的。小顾,妈不吃,给你吃。”边说边把土豆烧肉里面的肉全捞起来给儿子。

可李顾的脸色并不好看,因为他是真的不喜欢吃肉,他只想吃点土豆汁拌饭。

小叔手艺真的是出神入化,土豆烧的那更是软糯正好,用料也大方,汁水裹挟着肉香,再配上土豆的粘稠,特别下饭,他简直渴望到不行。

但眼下看着碗里全是老妈夹来的肥肉泡子,他突然想哭。

李顾心里的想法,老爷子不得而知,他只看到二儿子家太霸道,气的不行,直接把菜盘子全往李凡父子那边推。

边推边说:“凡,多吃点,你从小就体弱,这次又发了烧,得多补补。”

李凡:“谢谢爷爷。”

从没经历过隔代爱的他,眼中含有笑。

晚饭就这样又吃了十几分钟,才算彻底结束。

李文山帮助老妈收拾桌上碗筷,李有财白吃了顿好的,不帮个忙也不好意思,他就示意老婆王桂花去厨房洗碗。

王桂花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去了,临走前还用眼睛狠狠剐了李凡。

这小子害她家丢了羊,现在又害的自己要去洗碗。

真是个挨千刀的。

丢羊这事,李有财没跟她细说,他儿子李顾也没跟她明说,她也就一直蒙在鼓里,还以为是老公碍于兄弟情谊不想跟弟弟闹太凶!

老爷子敲了敲烟斗,把装在旱烟袋里烟丝倒了进去,李文山把桌上火柴递了过去。

老爷子笑笑,问:“文山啊,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

李文山点点头,他说:“爸,李凡想去读书,我这边已经从村里拿到了介绍信,明天我准备带他去县一中看看,明天的农活让二哥帮我代做吧?”

老爷子,吸了口烟,缓缓吐了出来:“想读书好啊。早就让你这孩子去读书了,之前还一直不肯,说什么自己就是不爱读书只想帮家里干活,怎么现在终于想通啦!”

“早点想通早点好。”

“干农活能有什么前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轻人就应该多读书为国家做贡献。”

“想当年你爷爷我都是主动念的扫盲班,我记得那时候老师教我们学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话可还是咱们最敬爱的周总理说的。”

“你们瞧瞧这气势,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咱们国家啊,要不是有他们这样一群读书人,你爷爷我说不定到现在都还在帮地主家看稻田呢!”

“哪能像现在这么悠闲,坐在自己家里吃饭,吃完饭还有时间抽口烟。”

“读,这事我做主啦!明天的农活就让老二家做,肚里没点墨水,怎么能行。”

李有财晚饭吃的太饱,坐在小马扎仰面靠在大门板上,脑袋一时半会没来及供氧晕晕乎乎的,以至于老三一开始说的话,他没反应过来。

直到老爷子说什么明天的农活让他做,顿时脑门一闷,垂死病中惊坐起,大声叫道:“这尼玛哪成呢?爸,咱家本来能做事的人就少,老大从小就走丢了,弟妹更是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家里劳动力就只剩下我跟小弟两个人。”

“眼看着小凡,越长越大,好不容易可以帮家里分担点活,我这个做大伯的,不指望他下地插秧割稻子,至少可以上山打打猪草,或者出门学个手艺,像什么泥瓦匠,木头活之类的吧。”

“能为家里帮不少忙呢!”

老爷子眼睛一斜,旱烟都抽不顺口了,他大声质问道:“打猪草你老婆不能做吗?你也不看看你妈现在都多大年纪了,还不是每天在打猪草,这活你老婆就不做不来吗???”

“爸,这话咱们可不能这么说!”李有财摆着手:“人家桂花嫁给我,不是来当牛做马的。再说了我们老李家是有男人的,怎么能轮到女人干活呢?”

“是哦,老李家有男人,那你怎么不去干活呢!”老爷反问:“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每天就爱去村东头打牌。你自己说说,一周七天你有几天下过地,稻子哪天熟,秧苗几时插,水多久放一次,你知道哪一项???”

“要不是有老三兜着,咱们家早就饿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就这样,你还有脸说老李家有男人!”

“都在一口锅里吃饭的人,你怎么连你弟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你爱老婆也好,你疼老婆也好,我统统不管,但你不能影响家里农活。”

眼看着气氛越吵越烈,李顾硬着头皮,张口插了进来:“爷爷,我爸不是那意思。我爸应该是怕小弟在学校跟不上。你看他初中毕业了好几年,贸贸然然的就想上高中,到时候跟不上课程,到头来受委屈的还是他。”

“您也知道,我为了能通过高中入学考试,在家里足足复习了三年。”

“我觉得咱们要不让小弟他先从初中开始,从头温习一遍,再去县一中念书。”

老大爷闭目细细品着李顾的话,嘴里时不时嘬了几口旱烟。

话糙理不糙,读书跟干农活不同,只要有力气就行,那东西需要动脑子,他当初学过算术,老师教他们做什么鸡鸭兔子在一个笼子,通过数什么腿和头,就能算出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

当时自己算了好久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