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1 / 1)
的!”
“不是,” 李凡摇摇头,随后他顿了顿,轻轻挽起衣袖,露出里面那根白净修长的手臂:“我昨晚对引进的驱逐舰进行过数学模拟,当它的转速达到每分钟19500转时,只需要连续工作两分钟,就会出现断裂。”
“那不是正是说明燃气轮机难点在叶片强度上?”有位专家抬手不解的说。
“是啊,是啊……”其余人纷纷符合。
搞过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人,都知道层流现象。当火力全开的时候压气机会将热风吹到燃烧室,那里的风速相当于18级的飓风。这个时候叶片的强度至关重要,如果发生断裂那不正好说明现有强度更不上马力的需求吗?!
面对大家质疑,李凡微微一笑:“可是当我改变模型中的一个变量后,原来的叶片强度却可以支撑起每分钟22500转。”
这话一出,现场死鱼般安静,沈工的眉头更是皱的死紧:“你改变了什么变量?”
面对沈工的问题,李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有谁知道/炮/筒为什么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
这话问得颇为跳跃,沈工没反应过来,海上保密局那边倒是咳了一声:“高温。”
说话这人面色坚毅,身体素质明显跟在场技工不同,从上到下都透露着结实两个字。
他不是别人,正是霍劲松。
“/炮/筒连续工作会导致管口融化,产生形变,降低精准度,甚至出现炸膛,危险极高,所以一般会主副/炮/结合使用,如果需要长时间工作,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水温降温。”
“总之,”霍劲松说完略一停顿,回望李凡:“主要就是温度会影响材料的强度。”
“对,温度会影响材料的强度。”李凡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飞速转动的情况下,在不改变叶片强度的情况下,单纯降低叶片的温度。”
这话一出,项目组立马响起嗡嗡的讨论声。
沈书明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不少。
温度影响强度。
如果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在保证引擎内部高温不变的情况下,单纯降低叶片温度,那不仅可以解决短时间无法出成果的难题,更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直接让国内军舰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可问题是如果才能做到呢?
001在小空间内也发出了同样的疑惑——如何才能做到呢?!
“打孔!”李凡也没有卖关子,“用空气流速进行降温。”
“打孔?”
“打孔?”
“……???”
在场专家简直没有想到会是这种解决办法。
现在主流观点都是在采用精锻工艺制作叶片,又或者在叶片上涂抹隔热层。
用打孔去降温???这种破坏叶片完整性的办法即使降了温,那也会影响到原本材料强度——这年轻人,未免太不知所谓了吧!
沈工望着李凡,他的眼睛里全是惊喜。
他想到当初第一次带李凡去动力控制舱时,当时正值八月中旬,那是艘刚返航停港不不久的护卫舰。
控制舱的门一开里面简直就跟个火焰山似的,大家衣服瞬间湿透。
那个时候李凡除了在听自己讲述引擎内部工作原理。他还特意问了叶片工作方式以及材料属性,还着重问已经能否通过降温提高叶片功率……
当时自己没有对想,只对他说了句:“居然你感兴趣,那就好好研究研究,开学的时候告诉我,你的答案。”
没想到这孩子居然真的就一直在考虑。
而且看他这样子,他已经做出了答案。
沈工问:“那你到前面来,跟大家好好说说是怎么个打孔法?”
李凡点头,大步朝前,将自己的想法以及依靠的数学模型全都写了下来。
逻辑清晰,步骤严谨。
瞬间征服了在场一百二十多位专家。
大家相互对视,眼睛里全是跳动的火焰,像是在说,或许真的值得一试。
于是乎大家在沈工的提议下。
决定就李凡提出的方向直接展开讨论和研究。
蓝色劳工服的男人他是学材料工程学的,他直接将李凡的叶片模型在打孔的基础上,引入了三层复合理念,通过重-轻-重夹层处理方式,让叶片在保证气动外形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质量。
同时沈工运用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功底,对叶片上所有打孔的点位进行了无比细致定点,在确保点位在遵循空气动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叶片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振动,增加叶片共振裕度,提升叶片自身强度。
……
会议进行到半夜,就连秘书小王都忍不住站起身来出谋划策。
虽然最后被大家无情给驳斥掉了。
但这样的交流环境就连什么都插不上话的霍劲松都为之侧目。
----------------------
这样的头脑风暴一直持续了整整五天。
这五天里,大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呆在哈工大准备的会议楼里。
直到最终的方案敲定。
第54章 (捉虫)国之巨舰,守卫蓝海23
深夜。
西北某基地, 收发室。
年轻战士正在执勤守卫。
突然桌上电话传来阵阵急促响声。
抬头一看是红色专线。
战士的额头瞬间一紧。
连忙起身锁门,朝着基地总工的房间跑去。
收发室总共有三部电话机。
分别是白色,黑色和红色。
其中白色,保密级别为零, 所有人都可以接听。
黑色那部, 保密级别初级, 必须是小组长及其以上级别才能接听。
而今晚响起的红色, 属于专线,保密级别为绝密, 接听对象必须是基地总工。
“钱老, 红色电话,”战士尽可能的简短描述。
钱老此时正在伏案做导弹推演, 闻言立马放下手中的笔,快步走进了收发室,然后让战士重新把门锁上。
“这里是西北基地,我是钱……”
“哈哈,我就知道是你来接, ”沈书明的声音从电话那一头开心的传了过来:“我要告诉你个好消息。”
原来方案确定后。
沈书明看着怀里厚厚的计划书,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他一会儿傻笑,一会儿叹气,之前无论那次都没有这次这么一帆风顺过,他很怕这么好的开局会是个美丽的错误,于是他又将计划书过了几遍,可这心不仅没平静下来, 反而更激动了起来, 无奈他只好拿起哈工大的保密专线给西北老同学打了过去。
这一次在军舰研究上。
上面将任务一分为二:沈书明负责军舰主体设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