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在七零养崽崽(12)(2 / 2)
肉包子没啥气味儿,偷偷给孩子们吃吃没事。
另外这次回来,乔染多带了点鸡蛋。直接煮,鸡蛋气味儿也不大,偷偷的给孩子们吃,同样不怕别人发现。
虽然鸡蛋比不得肉,但也有丰富的蛋白质,吃了对身体发育很好。
虽然不能每天吃肉,只要给孩子们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孩子们身体也能养好,养壮实。
另外乔染还从空间里弄了不少大豆出来,每天磨点儿豆浆,让孩子们每天一杯豆浆,同样可以充足的补充营养和蛋白质。
她的空间倒是有奶粉,可奶粉太招摇,县城的供销社都买不到,要被别人看到了,肯定会惹出乱子
豆浆虽比不得牛奶,但补充蛋白质也不差的。
当然,磨豆浆可不能用豆浆机,而是用那种小型的石磨。
说起来,乔染当初囤物资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没有电的情况,买了这些可以手工替代的工具。
现在正好能够用上。
石磨磨豆浆,磨起来也不麻烦,放在自家屋子里,也不容易被发现。
中午,乔染没有给孩子们烧肉吃,整了一盘鸡蛋羹,另外又炒了两个小菜。
菜里放的油水足,哪怕没有肉,几个孩子也吃的很香。
下午,生产队召集队员们出去干活儿。
入了冬,生产队里没有平日里那么忙碌了,不过还是有些农活需要干的。
比如种麦子,割草,打理牛棚猪圈之类的活儿。
当然,这类活儿不多。
相比较夏秋,冬天要轻松不少。
乔染也领着孩子们出去干活儿。
出去干活儿能挣工分,年底能多分粮食,也能多分点肉。
肉和粮食乔染倒是不缺,就是怕被别人说思想觉悟不高,每天在家吃好的喝好的,不干活儿,一副资本主义,地主阶级做派。
再者,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去体验一下这年代的生活,也挺好的。
很快,队员们就在广场集合,大队长赵中兴开始分配农活。
基本上生产队的队员们都出来了。
刘卫东,刘二狗,江兴华,你们几个去把刘家沟那几块地给耕了!
王金花,李秋菊,你们负责去割猪草......
......
......
随着任务的分配,乔染得了打扫牛棚的活儿。
通常情况下,打扫牛棚的活儿别人都不乐意干。
乔染倒是不嫌弃,虽说脏了点,可胜在清闲啊。
没别人打扰,她免去了和生产队的那些妇女拉家常的麻烦,还能多挣工分。
别的活儿,轻松点的,可能只有四五个,五六个工分,但打扫牛棚却有十个工分。
江东升和江东燕则和生产队里其他的孩子一样,负责干一些小活儿,孩子们能干的动的。
当然,工分不多。
领了活儿,乔染便去开干了。
牛棚这边,除了养了几头牛之外,还住着好几个人。
第30章 牛棚的人和事
这些人都是下放过来的,因为成分不好,只能住牛棚。
乔染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对这年代的历史还有点了解的。
现在这些人虽然住牛棚,可是过几年,形式好一点了,都有回去的机会。
对于这些遭受不幸遭遇的人,乔染和生产队的队员们不一样,并不是对这些人避之不及,更没有瞧不起厌恶。
牛棚这边的环境简陋,脏乱差不说,还不遮风避雨的。
夏天蚊虫多不说,冬天天寒地冻的,更是熬人。
乔染十分同情住在牛棚里的几个人。
根据原主的记忆,牛棚里住着的一对夫妻是京都来的资本家。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是北大的教授。
还有一个六十多岁老头子,还是部队里的人。听说职位还挺高,是老shou长。
不过原主以前对这些人也是避之不及的,没有太多的接触,只是大概了解一点这些人的信息,大多数都是从生产队其他人口中听来的。
过来牛棚这边打扫的人除了乔染之外,剩下的就是住在牛棚这边的人。
看到乔染过来,几个人还是挺惊讶的。
因为平常时候,打扫牛棚,清理牛粪之类的活儿都是他们来做,很少有除了他们之外的生产队员。
闺女,你这是得罪了大队长了?怎么给你分配了这里的活儿?老shou长吴大爷过来关切的同乔染问了一句。
乔染感受到这个吴大爷的善意。
虽然在牛棚里呆了这么久,吴太爷被摧残的有点沧桑。
但是乔染看出来,吴大爷还是有一种坚毅感,身上的有一股韧劲。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
难怪是一个军人,不管什么样的环境里,和一般人就是不一样。
这特殊的年代,其实只要熬下去,熬过了这几年,未来就会好的。
乔染回了吴大爷一个微笑,没有,不是大队长要给我分配到这里,是我主动提出来的。
来这里干活儿,能够多挣点儿工分,我觉得挺好的。
吴大爷听了乔染的话,点了点头,闺女,你年纪不大,倒是个能吃苦的,不怕脏不怕累。
乔染笑了笑,这儿就是稍微脏了点,但是也不算累吧?就收拾打扫卫生而已。
别的活儿也不轻松,挣得工分还没这么多。
吴大爷点了点头,这倒是。
不过闺女,像你这样来牛棚的不多了,你是我见过主动过来的第一个。
不至于吧?牛棚虽然有点脏,可打扫猪圈,挑大粪也是脏活儿累活呀,比之那些活儿,我觉得打扫牛棚不算脏的。
相比较猪圈,牛棚都能算得上干净的了。
牛和猪不一样,牛排粪没有猪那么脏,牛粪的气味没有猪屎那么难闻。
要让乔染选择的话,肯定也会选择打扫牛棚而不是猪圈。
吴大爷道,倒不是脏累的区别,主要是牛棚这边住着我们这些人。
生产队的人对我们避之不及,干活儿也不愿意同我们一道。
闺女,你能愿意过来干活儿,还愿意同我说话的也是第一个。
乔染听了吴大爷的话,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中间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说起来,这年代特殊,吴大爷几人成分不好,作为生产队员们,同他们接触多了,确实害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吴大爷,以前的事儿不说,只要咱们好好努力,接受改造,都是建设社会的好群众。
对,闺女,你说的没错,咱们这些人也是努力接受改造的,不是什么坏人。
生产队里的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现在碰到一个正常看待他们的人,吴大爷还是挺感动的。
说话的时候,乔染已经忙活起来。
除了吴大爷,生产队的另一个中年,也就是下放过来的大学教授,一亩教授一同来干活儿。
对于乔染的到来,周教授也是挺意外的。
毕竟牛棚这边,很少过来生产队的人。
相比较吴大爷的精气神,周教授显然沧桑很多。
生产队这边的条件极差,加上这些下放的人平时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比生产队的人身子还要来的干瘦。而且脸色都非常蜡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模样。
干活儿的时候,周教授苍白的脸色还咳嗽了几声。
建华,你要不回去歇着吧?活儿我来干,你这段时间身体不舒服,咳嗽还没好,再这样干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吴大爷见周教授拖着病干活儿,劝道了一句。
周教授摇了摇头,吴叔,没事儿,我可以撑一撑的。
李叔和李婶已经在歇着了,我要是不干活儿,您一个人哪儿能做的了这么多的活儿?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