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在七零养崽崽(22)(1 / 2)
别的不说,就冲他家妹子的外貌条件,想要嫁人都难,别说是嫁给城里人。
真当城里人随便娶媳妇儿的呢?人家也得衡量女方的条件,挑好看的,勤快能干的,家里条件好的。
江爱英啥条件?
但凡不是个傻的,都不会娶他家妹子回去。
他帮忙给别人介绍他妹子,岂不是坑人家么?
乔染刚好在门口听到江卫华说的话,差点没笑喷起来。
虽说江卫华这人讨厌了点,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这不,喜欢说实话是他的优点之一。
蔡金花听到江卫华这话,脸色立马沉下来,不高兴起来。
老四,你咋说这话哩?你小妹长的叫富态,什么肥头大耳的?
就冲她这富态样,铁定是个旺夫的。谁要是把她娶回去,这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还有你小妹胯宽屁股大的,一看就好生养,能生儿子的。
江卫华嘴角抽了抽,娘,你别说这些有的没的,那只是你觉得,人家不一定这么想。
见江卫华依旧是不愿意帮衬的意思,蔡金花继续纠缠道,哎呦,老四,英子是你妹子,你这个当哥哥的,不帮着她看着点,谁帮她啊?你就不盼着她一点好,让她嫁到城里过好日子去,吃商品粮吗......
江卫华实在厌烦蔡金花的啰嗦,只能应付着答应道,行了,娘,我知道了,回头我问问看。
蔡金花听到江卫华应下,这才放下心来。
好好好,老四,那你快点回去吧,别耽误了时间。
江卫华也有自行车,将两百斤细粮绑好了,骑着自行车回了县城。
......
这件事告一段落,江家倒是过了几天安生的日子。
如今分了粮,哪怕不从空间里拿,乔染现在的粮食也是吃不完的。
粮食倒是够吃,就是不能经常吃上肉。
不说家里的几个孩子馋了,几天吃不上肉的乔染,也憋得慌。
想着有一段时间没去城里了,乔染打算去县城走一趟。
现在有自行车,来去县城也方便的很。
正好,她过去县城一趟,多卖点东西,换点钱。
再过大半个月就得过年了,到了年关,大家的采买也会多起来。
现在出货方便,多成交几笔,多挣点钱回来。
毕竟她还励志要买房子呢,现在奋斗奋斗,买一套四合院,等老了可就能彻底躺平了。
上次只给了谢大爷和谢大娘一点粮食,这次过去,再给他们补上一些,顺便去旧货市场淘一点旧的袄子,被褥过去。
两位老人过的并不容易,她收了人家价值不菲的大钻戒,给的东西太少了,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对于乔染时不时去县城的事儿,江家人也见怪不怪了。
三弟妹,你去县城能不能帮我带一包红糖?见乔染要去县城,李翠菊问道。
她如今怀了身孕,身体得补一补。
别的好东西吃不上,只能指着喝点儿红糖水。
正好,她娘家给她送了一张糖票,可以用上。
不过顺手的忙,乔染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行,我帮你带。
那好,三弟妹,谢谢你啦。李翠菊说着,将买红糖的糖票和钱给乔染塞了过去。
二嫂,别客气。
乔染吃过早饭,才骑着自行车出门。
如今天气更冷了,出一趟门都是对身体的巨大考验。
大冬天的,躲在家里猫冬才是最舒服的事。
她一如既往的先去给几个老熟人送了货。
快过年了,城里需要备货的人更多。
老熟人又帮忙介绍了不少客户。
于是乔染没去黑市,光靠着熟人的关系,一共成交了三百多块的生意。
加上之前她出的货,还有吴大爷给的钱,手里差不多有近一千块钱的存款。
在二十一世纪,一千块钱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年代,有一千块钱,绝对算得上小富婆了。
再努力多攒攒,离她的北京四合院就不远了。
出了货以后,乔染去了旧货市场,淘了点旧衣服,鞋子,还有被褥。
这些东西虽然是二手的,可是保暖御寒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另外拿去送人,谢大爷和谢大娘肯定也不会嫌弃。
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招眼。
像谢大爷谢大娘那样的情况,要给他们送新的东西过去,那才是害了他们。
之前乔染还注意到谢大娘家的锅破的都快不能用了,也没有暖水瓶,于是又去了供销社,给李翠菊买了糖,顺便帮着谢大娘买了一口锅和一个暖水瓶。
这大冬天的,烧点热水喝,总归是舒服一点的。
采买好了,乔染拎着东西去了谢大爷和谢大娘那儿。
看到乔染过来,两口子很高兴。
闺女,你真来了呀。
上次乔染给了她那么多的细粮还有肉,她心里都有点过意不去,想给她道谢呢。
第54章 腊八
可后面乔染好几天都没来,谢大娘还以为乔染不来了。
没想到人家今个儿真的又来了。
看到谢大娘,乔染笑了笑,嗯,大娘,咱们有话进屋说。
谢大娘看了看周围,在外面说话确实不方便,还是进屋说来的好。
于是谢大娘先领着乔染进屋。
谢大爷看到乔染过来,也非常高兴。
之前要不是乔染送来的那些粮食,他们两口子可能真的就饿死了。
所以对于谢大爷和谢大娘来说,乔染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两口子都说了不少道谢的话,乔染笑了笑,谢大爷,谢大娘,你们不用如此。我又不是白帮你们的,不也收了你们的东西。
那枚鸽子蛋的大钻戒,价值不菲。虽说这年代特殊,不值啥钱了,可总会有一天恢复它真正的价值来的。
我送的那点儿粮食和钻戒的价值比起来,根本算不上啥。
今个儿我又给你们送了点粮食。
我看你们还有其他缺的,一并送了过来。
乔染说着,将旧衣服被褥放下,还有一口锅和一个暖水瓶。
至于粮食,她送了二十斤大米,十斤白面,十斤挂面,二十个鸡蛋,还有一只老母鸡,腊鱼和腊肉也一并给了些。
这么多的东西,应该足够他们好好的过个年了。
想着大冬天的不容易,乔染正好今天在赵朱姐的介绍之下,和她煤厂的同时成交了几单生意,拿了不少煤票,便又给谢大爷和谢大娘匀了点煤票。
其实他们乡下人即便不用煤票都行,可以上山打柴火,另外生产队每家每户还可以分稻草,玉米杆,还有棉花杆之类的柴火烧。
之前乔染给二房送了点东西,她那个二哥倒是个厚道的,给了打了不少柴火,那么多的柴火,就是不烧煤用到来年开春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上次收了乔染那么多的好东西,谢大爷和谢大娘已经觉得不好意思了,这次看到乔染又送了这么多过来,怎么都不乐意收。
谢大爷,谢大娘,你们收着吧,权当是我的一片心意。
别人不知道钻戒的价值,我却知道的。
给你们送这些东西,我可不亏,还有赚头。
你们要不收,我反而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白占了你们许多便宜。
谢大爷和谢大娘原本还不好意思收,见乔染又道,谢大爷,谢大娘,如今正是你们过得最不容易的时候,咱们别想着那么多,把日子过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你们守着这一份骨气,志气,并非什么好事。
乔染的这句话让谢大爷和谢大娘感慨良久。
她说的确实有道理,如今和以前不一样,对于他们两口子来说,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
之前受了那么多的屈辱和折磨,他们两口子都咬牙熬下来了。
现在撑着一分骨气,反而可能让自己没办法活下去。
闺女,那大娘就收了你这些东西了,真谢谢你
大娘,都说了别客气,你这是拿东西和我换的,没欠我的。
乔染倒不是安慰谢大娘,这单生意自己确实做的不亏。
那枚鸽子蛋钻戒那么漂亮,回头就是不卖出去,自己改一改,拿来佩戴也是十分不错的。
送完了东西,乔染也没有多停留,骑着自行车就回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