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在七零养崽崽(195)(1 / 2)

加入书签

光有儿子,没个闺女,到老了,都没个送烟送酒的。

趁着两个人的年纪还不算大,赶紧生。

要不然等年纪大了,再想生也来不及了。

而且现在生了孩子,乔家老两口还能帮着照料。

等以后老两口不在了,再生孩子,都没个人能搭把手。

看经济慢慢放开了,宋玉梅和乔志峰心里有了点盘算。

那就是想着在县城,开一个早点铺子。

每个人都要吃早饭,在家吃的话,一大早就得起来准备,比较麻烦。

如果开家早餐店的话,肯定是有市场的。

早餐的价格不贵,吃一顿不要多少钱,很多人肯定是乐意花这个钱的。

不过两口子到底是没有做过生意,所以过来,和乔染商量了一下。

他们知道,乔染的本事大,能力强。

如果乔染说能干的事情,肯定靠谱,他们就敢放开了干。

当然,最重要的是,乔染也可以帮忙提一点意见。

有乔染帮忙掌握大方向,生意肯定是没差的。

两口子将想开早餐店的事情和乔染说了下。

乔染倒是挺支持的。

这生意,确实是有赚头的。

这年代,能够想到做生意挣钱,不得不说,思想还是挺前卫大胆的。

可以,不过做早餐店的话,可能会很辛苦,挺累人的。乔染给他们提前打了预防针。

宋玉梅道,姐,辛苦一点,累一点没事,只要能挣到钱就行。

总不能指望又轻松又挣钱吧?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再说了,再辛苦肯定也不会比在乡下干农活辛苦。

咱们都是从小吃苦吃到大的人,不怕辛苦不怕累。

乔志峰也跟着道,是啊,姐,咱们都是吃过苦的人,也没指望着开店能多轻松。

乔染点了点头,嗯,你们这样想就对了。

不过早餐店的话,一个人忙不开,至少得两三个人才行。

宋玉梅说道,大嫂二嫂正好也没事干,我去和她们商量商量,问一下她们愿不愿意帮忙。

不行的话,我再去找我娘家嫂嫂,实在找不到人,就花钱雇人。

人手的问题事小,算不上什么。

乔染又道,那你们开早餐店,想好做什么了吗?

宋玉梅点头,嗯,想好了。

卖点儿稀饭,包子,大饼油条之类的,这些我都会做,就是味道不是特别好。

要是真开早餐店了,我再去找人专门学一学,争取把口味搞得更好。

乔染道,这样吧,回头你们真要开早餐店了,我来教你们做些早点。

口味的问题,我能帮你们解决。

乔志峰和宋玉梅都知道乔染的手艺。

见乔染这么说,夫妻俩高兴坏了。

有乔染教他们做早点,以后的生意肯定是不用愁了。

乔染又道,门面的事情,回头我帮你们去找找,这个也不难。

好,姐,那麻烦你了。

乔染摆摆手,没事,也不麻烦。

两口子想要干点事业,她肯定得支持支持。

乔染对县城是非常熟悉的,很快,就帮两口子找好了门面。

现在做生意的人少,所以门面的租金也非常低。

大概五六十平的店面,一个月只要六块钱。

这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即便换算成二十一世纪的物价,是绝不可能租的这么便宜的。

租好门面后,接着就能正式筹备开早餐店了。

早餐店比较简单,也不用多准备什么。摆几张桌子,再买些做早点用的器材就可以了。

最后再做个招牌,顶多一个星期就能忙好了。

宋玉梅这边,也和乔大嫂与乔二嫂商量了一声开早餐店的事情。

两个人见乔染如今的生意做得这么好,也有些跃跃欲试,想自己做生意发家。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如果做生意真能挣钱的话,也能给家里添一笔进项。

到时候,一家人在县城的日子就能好过很多。

三个人忙一家早餐店,肯定是忙的过来的。

若是生意特别好,三个人忙不开,大不了再雇人过来干就是。

乔染这边,教了他们各色早餐的做法。

当然,味道提升是关键。

早点有烧卖,小笼包,还有白面包子,馒头,红糖馒头之类的。

再加了混沌,饺子,豆腐脑

三个女人学的很快。

学了几天,做出来的味道虽说不如乔染做的好,但也没有差很多。

拿出去卖,肯定能吸引来不少顾客。

于是乔家这边,三妯娌一起开的早餐店,很快就红红火火的开张了。

早餐店的名字直截了当,三妯娌早餐店。

因为味道好,加上旁边也没有其他竞争的早餐店。

一开业,生意就非常好。

第474章 买电视机

每天起早卖早餐,忙是忙了点,但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忙了一个月后,三妯娌在一块盘算了下,抛开房租,本钱,纯利润赚了九百二十块钱。

三家平均一分,每家也能分个三百出头。

这么一合算,算出利润以后,三妯娌都高兴坏了。

要知道他们男人一个月工资才40块钱,结果她们做生意,一个月平均下来挣了300块钱。

这一个月挣的钱,都快顶得上男人们工作一年挣的了。

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店面,利润竟然这么大!乔大嫂感慨了一句。

一开始她盘算着,一个月就算挣个十几二十块钱都不得了了。

小钱也是钱,好歹能贴补一点家用。

如今这一个月下来的利润,比预想中的超出了一大截。

乔二嫂也感慨道,是啊,真没想到生意能这么好,利润能这么大。

咱们这还是小本买卖,小妹开的那是火锅店,那么大的店,可想而知其利润了。

宋玉梅则道,咱们再继续努力,争取以后挣更多。

嗯!

三妯娌尝到甜头以后,更加有干劲了。

因为开这个店,乔染帮了不少忙,所以三妯娌挣到钱以后,特意请乔染吃了一顿饭,还提了一些礼物,过去表示感谢。

当然,她们也知道乔染不缺这些。

但不管怎么说,是她们的一点儿心意。

乔染缺不缺,那是乔染的事,她们必须得表示一下。

看着乔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乔染也真心替他们高兴。

这天,乔染又去了一趟市里,和陆江提了一下,去海市开火锅分店的事。

如今省内的生意都已经稳定了,接下来就是开拓省外市场。

海市这种地方,消费能力很强,可以去开店试一试,肯定能赚更多。

陆江正好也有这意思,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打算亲自过去一趟海市。

乔染单独和陆江一块去,孤男寡女自然是不合适,于是又喊了江卫国一道过去。

正好江卫国还没有去过海市,这一次过去,可以开开眼界,见识见识海市是什么样的。

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海市的独特位置,发展的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样。

相比较乔染第一次过去海市时,这里明显又发达了不少。

江卫国听说能去海市,很是高兴。

陆江带着刘贵一起,几人一同出发,赶往海市。

过去海市那边,先把分店的事情张罗起来。

因为省内的生意已经稳定了,现在着重发展省外市场。

这一次,陆江打算在海市多待一段时间,等火锅店步入正轨以后再回去。

如今黑市的生意,陆江已经不做了,着重将精力放在火锅店的经营上。

正好,有陆江在,乔染也能省心不少。

海市光是店面选址,就花了四五天时间。

几个人将整个海市跑了个遍,才选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不错的,相对来说租金也没那么贵的门面。

接下来的事,主要是陆江操心的,乔染还得回去忙着厂里的工作,在海市这边,待不了太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