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觉醒后娶到女主了(86)(1 / 2)

加入书签

电光火石间,顾修文就已经做出了决定,一个他现在有一点点后悔,但日后无比庆幸的决定。

先生一词我愧不敢当,如果世子爷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说就是了。顾修文选择了归顺,认黎墨当他的主子。

毕竟退一步想,他手有六万人是不假,但黎墨身后的二十万大军更做不得假,要是真的打起来的话,他的赢面非常低。

第一百章

从杀掉钦差那一刻开始,黎墨就已经反了。等到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黎墨已经成功的把顾修文的六万人打散安排进了二十五万平南军内。

在朝廷反应过来以前,黎墨又抽调出了一万人,组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亲卫军,开始让他们接受各种训练,打算把他们变成多方面的人才。

皇帝听到消息后差点犯病晕了过去,把太医院的太医吓得够呛。没等太医看完皇帝,六皇子就直接被气晕了过去,而且还是吐了血以后才晕过去的。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在六皇子看来,黎墨应该是他的盟友才是。结果盟友竟然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背刺了他,他受的刺激肯定比皇帝大才是。

父皇,儿臣愿意领兵平定叛乱!六皇子为了撇清自己和黎墨之间的关系,直接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皇帝没有没有马上答应,六皇子在吃下三皇子的势力后,在朝堂上的声望已经很高了。如今平南王反了,反倒是一个可以打压他的机会。

父皇,儿臣也愿意为父皇分忧,之前父皇给儿臣的兵书,儿臣都已经读完了,只剩下从实践中继续学习了。九皇子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平南王号称有三十万大军,如果想要平叛的话,领兵肯定不会少于三十万,而且还可以借机收拢地方兵权,这个机会绝对不可以让给六皇子。

小九,你的心意朕明白,不过你经验太浅,不适合单独领兵。皇帝微微皱眉,诸位爱卿觉得呢?朕是应该派老六去,还是让小九去?

在场的大臣隐晦地交换着眼神,不管是六皇子的人还是九皇子的人,都没有冒头。

皇帝也不急,等了一会以后,直接点了丞相的名,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

丞相是妥妥的三皇子党,就算三皇子死了,他也没有改投任何阵营。原因也很简单,三皇子虽然死了,但是他是有留下孩子的,而且还是从丞相嫡次女肚子里出来的嫡子。

陛下,两位殿下既然都有为您分忧的想法,不如让两位殿下同行。丞相的垂眸,开始暗示皇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叛军这次来势汹汹,两位殿下要是一起出征的话,一定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平定叛乱。

有些话丞相并没有说的太明显,但目前的局势明显不适合让六皇子和九皇子继续内耗,不把目标一致对外的话,龙椅上还不知道会坐着谁呢。

皇帝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说了一句丞相的提议不错,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皇帝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更多的是担忧和疑虑。一是担心两人一起出征后依旧会彼此针对,从而影响战局。二是担心两人都出意外,到时候选谁当继承人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犹豫了许久以后,皇帝还是打算在观望一下,只是下令让地方官员进入战备状态,停下和叛军的所有交易。南边一带的城池一律只许进不许出,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避免有奸细走漏消息,和叛军里应外合。

过了大概十天后,就在皇帝抽调出地方军组成所谓的五十万大军后,又一个消息传过来了。

镇北王也反了,造反的理由是皇帝纵容皇子勾结蛮夷,导致老镇北王身死,他们要求为老镇北王讨回公道,要求皇帝写罪己诏,并且把六皇子和相关的人全部交给镇北军来处理。

这下皇帝和六皇子都晕了,两人都是又气又怕。一个平南王已经够让他们头疼了,用五十万对三十万,他们还是有把握打赢。

但是现在呢!用五十万打六十万!其中还有三十万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六皇子醒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皇帝,他一口气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三皇子,想要让皇帝出面保下他。

父皇,两王有异心已久,这些理由都是他们胡扯出来的,儿臣绝对没有干出勾结蛮夷的事情!六皇子开始慌了,他非常清楚朝廷现在的实力,平定一王的叛乱没有问题,但平两王叛乱的话,绝无可能。

皇帝闭上眼捏了捏眉心,你退下吧,让朕想一想。

父皇,儿臣发现皇帝没有正面回答他以后,他的心里更加慌乱了。

朕让你退下!皇帝睁开眼,没忍住开始迁怒六皇子,滚出去!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既然决定动手了,那就干脆一口气把镇北军给摁死啊。在镇北军半死不活的时候不补刀,现在好了,对方明摆着就是缓过来要报仇了。

蠢货,真的是蠢货!

皇帝倒不是舍不得一个儿子和几个大臣,如果只要把他们交出去就可以安抚好镇北王的话,他早就在第一时间把他们打包送过去了。

就如六皇子说的一样,为父报仇清君侧什么的,都是借口,都只是造反的借口而已。就算他把人送过去了,镇北王肯定会扯出其他的人理由,然后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既然不能妥协,那就只能硬打了。

皇帝熬了一整个通宵,把所有可以信任的大臣喊过来开了小朝会,颁布下了一道又一道圣旨。除了留下五万禁军驻守京城以外,把所有可以用的兵权都交付了出去。

六皇子和九皇子这次也不用争了,一个南下一个北上,各自作为吉祥物派了出去,在叛乱被平定之前,两人都不可以回来。

打了一棒后,就到了给甜枣的时候了。皇帝各自召见了两人,作出了同样的许诺。谁先一步平定叛乱,就是会被封为太子,继承大统。

东拼西凑下,六皇子和九皇子各自带着十多名老将和五十万地方抽调出来的军队,号称百万雄师的平叛军出发了。

与此同时,黎墨和温如南那边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在没有发生的大规模交战的情况下,就拿下了好几座城池,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三个月后,镇北军和平南军汇合,变成了拥有七十万将士的光明军,以着更快的速度朝着京城进发。

六皇子和九皇子根本就挡不住光明军的攻势,在两人没有任何内斗的情况下,依旧接连败退。等到年关将近的时候,两人直接退守京城了。

大概是因为双方的战斗力太过悬殊,通常在打到一半的时候地方军就跑路了,然后过了没多久,那些逃兵就变成了光明军的一员。

其实也很好理解,镇北军和平南军都已经联合起来了,已经腐朽的朝廷对上联军不堪一击。既然胜负已定,为什么他们还要白白送命呢?

眼看着新年就要到了,京城内的气氛却没有丝毫喜意。因为已经变成百万规模的光明军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看起来随时都有发动总攻的可能,百姓都窝在家里不敢出门,一边担心一边期待。

黎墨和温如南倒是不忙着攻城,确定皇帝他们跑不了以后,就开始准备过新年了。

在诸多将士羡慕的眼神中,手拉着放了烟花,一起坐在首座上,喝了一个痛快。

看到两人互相搀扶着回到一个房间后,许多年轻的将领忍不住拍桌子鼓掌,恨不得现在就把两位主子拉到礼堂成亲。

没错,温如南的马甲已经脱下了大半,她的身份也基本被所有人知晓了。因为身份坦白的时机非常好,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在早些南军和镇北军刚刚联手的时候,联军之间的氛围其实并没有很好,中高层将领之间一直在暗自较劲。

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坐在皇位上的只有一个人,要么是黎墨要么是温如南,而他们谁也不想自己的主子输掉。

发现双方队彼此的意见比较大以后,温如南的伪装也越来越敷衍,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让大部人的中高层将领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