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1 / 1)
('
“怎么样?还行吗?”
镜头对着姜宁,姜宁只能装作好吃的样子:“棒,太棒了。”
陆司那组太慢,为了不让节目枯燥,几人也就聊起了天,两个常驻嘉宾已经非常熟悉,相互打着趣儿。
节目组出题让他们说说,自己身上有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到的绝活。
“我的舌头能舔到我鼻子。”话音刚落,一常驻嘉宾当即示范。
另一常驻嘉宾说:“我的就比较普通,单眼皮能变三眼皮。”
他眨了一下眼睛,再睁开眼,一只眼睛已经变成了三眼皮,另一只眼睛还是单眼皮。
表情太滑稽,众人笑得肚子疼。
轮到姜宁了,姜宁说:“我也说一个绝活,我会两只手同时写字。”
前两个绝活,能表演者少,但不是没见过,姜宁这个绝活倒是未曾见过,因此有人表示不信。
节目组很快拿来纸和笔,姜宁右手写“祝街头美食越办越好”,左手写“嘉宾人气蒸蒸日上”,几乎同时完成。
在场众人表情震惊。
“你修炼古墓派的吧!小龙女的两只手也只会画圈和正方形。”说话者表情夸张,立即竖起大拇指。
“也没什么,左撇子而已。”小时候用左手写字,母亲就会用戒尺来抽他手背,他赌气,硬是用左手写,后来母亲去世后,他一直用的右手,几乎不用左手,导致他两个手都能写字。
嘉宾来了兴趣,想考考姜宁能不能一题同时写出来两个答案,姜宁摆手:“真不行,一心两用的事我得事先想好写什么,这临场发挥真太难为我了。”
陆司此时将扣着盖子的餐盘放在桌上,他们也就放弃为难姜宁了。
与陆司一起的常驻嘉宾率先说:“接下来你们看到的,不是我的意思,可别怨我啊。”
常驻嘉宾对飞行嘉宾的友好表情已经荡然无存,显然他们在选取美食时发生过不愉快。
盖子被揭开,看到里面的第一眼,姜宁的胃下意识地抽了两抽,常驻嘉宾更是打起了恶心。
他们不算夸张,因为姜宁也想吐。原因是,里面餐盘上的,是十来只活着的、刚出生的、还没睁开眼睛的小老鼠。
“这是一道闽北菜,名叫‘三吱儿’,”陆司看着手机,照着词条念,“何谓‘三吱儿’?就是当你用烧红的铁趾筷子夹住活老鼠,它会发出第一声吱吱声,把它蘸上调料,会再次发声,这是第二声吱吱声,当人把它放进嘴里,最后会吱吱叫,这是第三声。”①
介绍完,姜宁觉得先前的鸡汤氽海蚌都不香了。
陆司把烧铁筷子的炉子也端了过来,拿起烧红的筷子,问众人:“谁先来品尝?”
众人都后退一步。
贝爷吃活蚯蚓活壁虎他们在电视上看见过,但这不是求生类节目,而是美食节目,这么一道菜,谁能下嘴??
“你俩吃过了?”主持人问,毕竟自己都没试吃过,怎么好意思让别人吃。
“没。”陆司回答得爽快。
“我试过,完全吃不了。”与他一组的另一常驻嘉宾说。
这道菜在当地非常有名,因为鼠仔仔出生的时间点必须掐准再上菜,因此价格上也非常昂贵,他想着,当地人能吃,那他也是能吃的,杀生而已,他们这些肉食动物,哪些个没有吃过小动物,他还曾经生吃过活鱿鱼。
秉着职业精神,尝试着吃过一个,可当鼠仔仔叫到第三声,实在咽不下去,吐了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想尝试。
这道菜够奇葩,陆司找来时,节目组也是惊出一身冷汗,但想着必然能博眼球,就让陆司继续拿出这道菜。
如今三道菜,拿出哪一道让B组品尝?正常点的,会挑鸡汤氽海蚌或者客家生鱼片,想搞搞节目效果的,就会上这道“三吱儿”。
陆司完全不顾及组内嘉宾的意见,“你们不吃,这道菜就留给对面吃。”
对面也有两个飞行嘉宾,咖位与陆司差不多,且都是有众多粉丝的,把鼠仔仔给对面吃,怕会引起公愤。而且节目播出后,一大群动物爱好者会来抨击节目,为了艺人的正面形象,以及节目能够长期做下去,于情于理,只肖把这道菜在镜头里亮亮相博博眼球就行,没必要出境那么久。
节目组及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于是镜头中,常驻嘉宾就商量着不能把这道菜端到对面去,建议以投票的方式选菜。
最终“客家生鱼片”多数通过。
可到了与对面交换美食的时候,陆司自顾自地把生鱼片换成了三吱儿。
众人有多抵触可想而知,录制被迫中止。
耍大牌、节目录制中发脾气、随心所欲地破坏节目正常进行,如此不配合的艺人当真少见。
节目导演找经纪人舒文谈话,经纪人又找陆司谈话。十五分钟后,舒文找导演道歉,眼角还带着泪,她说:“我现在失业了,他的事我也管不了,就这样吧。”
临走前,舒文强忍着泪水,与众人都打了招呼,随后踩着高跟甩手离开。
这背影,挺心酸的。
导演不想与陆司交谈,让助理去拒绝陆司的这起录制,助理硬着头皮前去,但没说几句话,捏着手机的陆司朝导演走来,“这个电话你最好接听。”
导演的表情完美地诠释了打工人的心酸与苦楚,挂下电话,只能笑着恭维陆司,让他继续参与录制。
“他背后的金主好像是‘惠丰集团’的赵元庆,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
“握草,真的假的?这在财经板块是个风云人物,原来喜欢男人啊!”
“不是说是经纪人舒文把他弄到人家床上去的吗?舒文卑躬屈膝的样子也不像啊。”
“还把人炒了呢,经纪人也太惨了。”
两个常驻嘉宾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悄悄话,导演用喇叭交代接下来要进行的录制事项,姜宁则让许欢欢去查查陆司接下来的活动,以及“惠丰集团”投资的一些娱乐项目,避免接下来会跟陆司有合作,毕竟这样的人接触起来并不轻松。
录制结束后,姜宁和许欢欢马不停蹄地赶回香江。
进入香江市后,市政广场的露天大屏幕上,播放着姜宁的那个公益广告,三三两两的人在屏幕下方观看广告。
“什么时候投入播放的?我怎么不知道。”
“大概是在2月末的时候。”
姜宁又问:“自己这边宣传了吗?”
“宣了宣了,我知道后第一时间就用你的号推了。”
姜宁看了她一眼,许欢欢心虚地别开眼,“我当时太忙,想着等会儿回复他们的电话,结果忙了一会儿就忘记了,到了第二天才想起来。”
信息推送不及时。
“你看娱乐圈那些人,要演什么角色,不管有没有实际签约,都在事先放出风声,这叫什么?”
许欢欢不懂:“叫什么?”
“叫饥饿营销!我们不仅不及时,还晚了一步。”
粉丝后援会中也在提及这件事,说姜宁的团队跟不上他现在的资源。
许欢欢垂头:“对不起啊。”
“我又没怪你,说起来,还是人手不够的问题,先别回家了,直接去公司找柏哥吧。”
姜宁来到魏柏办公室,说起人手不够的问题。
“小佐学校还有很多事情,欢欢刚入行可以说任何事情都不太熟,而你又任总监的职位,讲真,星悦刚入行的艺人都没我这么惨吧?”
魏柏闻言哈哈笑了起来:“当初你还想单打独斗来着,现在知道自己一个人不行了?”
“以前盛飞的事我样样给他安排好,做得多了就熟悉了,熟悉了当然也觉得简单,但是现在身份转换过来,分.身乏术,一个人、两个人都干不过来。”
“行行行,你要什么样的人手,只管跟我说,公司给你安排,”魏柏抿了口枸杞水,“要不这样,一开年公司就在招聘人手,人事部已经面试过一些,我让人事部弄份表格过来,你看看有没有满意的。”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