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1 / 1)
('
因此如果恰逢马年,冈仁波奇的朝圣者和信徒会非常多。
李砚:“我们也去转山?”
周游:“我可以。”
徐浪:“那就去吧。”
于是周游三人快速穿好衣服,出门加入到了转山的行列。
转山的路大家几乎都是一样的。
从塔尔钦村出发绕冈仁波奇一周,然后又回到冈仁波奇,全程53公里。
这可是不短的路程。
用脚去丈量最快需要一天,慢一些则可能需要两天。
周游他们预留了两天的时间。
从塔尔钦出发一路向西,穿过一片旷野,然后向北,来到北侧冰川融化形成的河谷,再沿着河谷翻越5700米的卓玛拉山口,进入另一个河谷,然后回到起点,形成一个闭合的圈。
周游他们六点多出发,路上已有不少转山的人。
不一会儿太阳慢慢升起。
冈仁波奇雪山的雪顶越来越清晰,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光芒,让人无法直视。
冈仁波奇金字塔般的山体直插天宇。
它就像一尊伟岸的天神俯视着苍生。
它给周游的感觉和珠峰给周游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珠峰像一位美妙高贵的神女!
而冈仁波齐则像一位不可冒犯的神灵。
不可亵渎。
很多人攀登珠峰。
但没有人攀登冈仁波奇。
因为攀登它就像在亵渎神灵。
人们心底对它有着出奇的敬畏。
一路上周游他们看到了很多朝圣者,他们手带护板,身穿皮袍,匍匐磕长头……虔诚而执着。
渴了喝点水。
饿了吃点干粮。
今天天气好,一路上周游他们不仅看到了东西走向的冈底斯山脉,也看到了东南方向的纳木那尼峰,还有正南的阿比峰。
尤其天气之子卡的作用,天气很好,西南方向形似双子的卡美拉山也呈现在视野里。
这里是“山”的盛宴。
【第一次转山,生活点+1】
【瞥见神圣的冈仁波奇,生活点+1】
转山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他考验身体和脚力。
周游拥有特种兵体质,在这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没有高反感觉,即使在走路转山。
徐浪脚力也不错,毕竟是敢骑自行车来卫藏的人,偶尔会喘,但停下来很快恢复。
倒是李砚有些难受。
走走停停。
不过李砚也没有放弃。
“我怎么提出来转山啊……我后悔了。”他时常这么说,但又道:“来都来了,跪着都要走完。”
大概他也想有始有终图个圆满。
因为李砚高反,他们走得很慢。
一天转完肯定不现实了。
日落时分他们到了热止寺。
他们打算今晚就在这里落脚休息了。
在这里可以看到冈仁波奇的北侧山体,周游架起了相机,打算拍摄冈仁波奇的星空银河。
次日一早又早早爬起来拍摄这里的日照金山。
冈仁波奇的日照金山和珠峰的完全不一样!
冈仁波奇金字塔般的雪顶被清晨的太阳晕染成火一般的颜色,像烙铁,也像一座金字塔,辉煌霸气的呈现在眼前!
宛若一尊天神登位。
万象早朝!
【目睹冈仁波奇日照金山,生活点+1】
李砚:“我们运气也太好了,竟然又拍到了日照金山。”
徐浪:“遇到你们后,我发现天气一直很好。奇了怪了。”
李砚:“大概我和周游自带欧气吧。在珠峰也是,人家蹲守了好几天没蹲到晴夜和日照金山,我们一去天气就转晴了。”
徐浪、李砚在那啧啧称奇。
殊不知一切的“始作俑者”就在他们身边。
日照金山的奇景消失,周游他们简单吃了点东西,收拾好装备继续转山。
第一天转山感觉挺有意思。
但到了第二天就感觉有些无聊了。
因为沿途几乎还是那些景色,山、山、山、还特么是山!
冈仁波奇多看两眼感觉也就那样了。
真正调动周游他们神经的,是向东上山走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一处仪式台(不敢写那三个字,昨天才被和谐了,卫藏的一种葬礼仪式场地)。
那里有两位僧人正在煨桑。
桑烟在山上升腾。
不用问也知道这里正在进行什么仪式……有人去世了。
游客们不允许靠近这里。
因为这样的仪式已经不允许游客参观。
周游等人远远的就被一位叫“尼玛”的大叔给拦了下来。
在尼玛大叔身旁,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漂亮女孩儿,戴着一顶很旧的具有卫藏风情的帽子。她很瘦,皮肤看起来很黑,但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倔强。
他背对着仪式台。
抱着膝盖坐着。
孤零零的。
颇有几分可怜。
她好像哭过。
桑烟在天上打着转,偶尔有几缕烟雾飘过来,带来独特特殊的味道。
“那是什么?”李砚忽然指着不远处山上的几个小黑点。
“秃鹫。”尼玛大叔说。
随着桑烟的升腾飘散,远处山上的小黑点越来越多,迅速变成了一大群。
秃鹫群集的地方一定有刚刚死去的动物。
或者有人去世。
而它们也是这种仪式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听到秃鹫这个名字,周游李砚均是微微怔住。
因为他们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一些不好的画面。
听到秃鹫二字,那个皮肤黑黑的干瘦女孩儿身体也是微微一颤,她终于是回头看了一眼仪式台的方向。
尼玛大叔:“要不你还是去看看吧。”
女孩:“不要。”然后再次倔强地转头。
尼玛大叔深深叹了口气,“可怜的孩子。”
李砚问道:“怎么了?”
尼玛大叔:“仪式台上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也不能说是亲人。”
他看了一眼女孩继续说:“她叫阿刁卓玛,是个孤儿。据说是牧民的的孩子。阿妈出行时在草地里捡到的。那时候她才刚出生。阿妈见她可怜,便把她带在身边抚养长大。”
“但阿妈身体不好,在阿刁卓玛十岁时患了一场重病,之后身体每况愈下。阿刁负责起了全部家务,兼照顾阿妈。她是个很要强的孩子。没钱她便想方设法赚游客的钱,然后去老医生那里买药,老医生总少收她的钱,她总说:你不要看不起我。”
“小小年纪硬是有一根倔骨头。”
“她不愿意看到阿妈以这种方式离她而去,所以她硬是不回头看一眼。”
原来是这样……
周游目光不自觉看向那位叫阿刁的姑娘。
她依然抱着腿坐着。
望向远方。
没哭。
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周游听说过卫藏游牧牧民的一些故事。
在草原的牧民,晚上男人可以摸进帐篷和女人睡一觉……游牧的女人可能会和很多个男人睡觉,生下很多个孩子。
这很多个孩子有着不同的父亲。
他们不会结婚。
但身为父亲会偶尔来看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关系。
既然这样,阿刁卓玛为什么会被抛弃呢?可能没有人知道答案。不过这么听来,她的确挺可怜,同样让人敬佩和怜悯。
正思索着,
忽然远处的小黑点开始放大。
它们飞过来了!
一只秃鹫飞掠而来。
从阿刁的头顶飞过,从周游等人的头顶飞过,直飞向仪式台。
秃鹫不善飞翔。
但它们是御风高手。
秃鹫展开它超过两米的翅膀,它从头顶掠过的那一秒,周游等人都感觉到一股毛骨悚然,汗毛倒竖。
不得不说如此庞大的大鸟会给人一种强悍的心理震慑。
高大!
冷静!
强壮!
没有人见过秃鹫的尸体。
传说秃鹫在死亡来临之前,会腾空万里,拼命飞向高空,一直朝着太阳飞去,直到太阳和气流把它的身体消融,不在这世间留下任何痕迹。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