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1 / 1)
('
苏璟只是提及了一些理论,而其中隐含的内容,则是朱标自己悟出来的。
朱标终究还是隐瞒了自己的父亲。
只因为苏璟的话语点破了本质,若是让朱元璋知晓的话,怕是真的神仙难救。
在书写的时候,朱标有时候很诧异,为何自己的老师苏璟能看的如此的透彻。
难道这就是他拒绝入仕的原因?
因为看穿了一切,明白了皇权的本质,王朝的宿命,所以便无所谓了。
但从苏璟泄露的只言片语中,却又能看到一些解决当前大明问题,或者封建王朝问题的办法。
“苏师,学生一定会改变大明!您看着吧!”
朱标眼神坚定,继续奋笔疾书。
……
紫禁城内。
大本堂内。
二皇子朱樉正在被训。
不,准确的说,一众皇子都在。
“把手伸出来!”
马皇后板着脸,那是相当的愤怒。
自己的儿子竟然将老师给气晕了,这种事,简直是皇家之耻!
出身书香世家的马皇后,自然也是亲自来训诫了。
“母后……”
朱樉看向自己的母亲马皇后,想要逃过责罚。
但马皇后声色俱厉,根本就没有要放过他的打算。
朱樉无奈,只能将求救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朱元璋。
只可惜,在这种时候,朱元璋也选择了装死。
杀伐果断的朱元璋,在自己老婆马皇后的面前,还是相当的“乖巧”的。
毕竟母亲教训儿子,这是家事,朱元璋也不好抬出自己皇帝的身份。
“赶紧的!”
马皇后手持戒尺,又催促了一句。
朱樉只能咬咬牙,将自己的左手伸了出去。
毕竟右手还得写字,打坏了就是碎了朱樉的心愿了。
其余的皇子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说话,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啪!
啪!
啪!
马皇后出手,那是一点也没有留情。
但朱樉不敢哭,因为真哭了,那就轮到朱元璋出手了。
老朱家的孩子,这点痛都忍不了?
三尺过后,马皇后将戒尺收起,问道:
“你说了什么,让宋提举那般生气?”
朱樉有些委屈道:“母后,我就是提了苏先生,想让宋师能像苏先生一样叫我们,我可没骂宋师。”
他自认自己对宋濂这位老师,还是挺尊重的了。
马皇后一愣,她气冲冲的过来,倒是还没来及问详情。
没想到这事竟然和苏璟有关。
“樉儿,你可要说实话!”
马皇后有些不敢相信,目光严厉的看向朱樉,收回的戒尺似乎又要拿出来了。
朱樉赶紧道:“母后,孩儿真的没说谎,不信你问弟弟们,孩儿哪敢欺瞒父皇母后啊!”
朱樉赶紧将求救的目光扫向了身侧的弟弟们。
他似乎在说,你们还不赶快给二哥作证,不怕下一个挨打的就是你们吗!
“二哥没说谎!”
“二哥就是这么说的。”
“二哥确实是这么说的。”
……
朱樉的弟弟们还是很快开口了,毕竟这种事,不问他们,也可以问别人。
马皇后听着一众皇子的回答,也被搞的有些懵了。
感情还是苏璟惹得祸。
“樉儿,你真是这么说的?”
马皇后不放心,又问了一句。
朱樉此刻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急的脸都红了,说道:
“母后,孩儿说的都是真的呀!您一定要相信孩儿啊!”
马皇后这下也只能相信了,只是她不懂,为什么苏璟就让宋濂破防了。
明明苏璟连人都没在皇宫内出现过。
虽然这些日子确实是有些关于苏璟的传言,但不至于让宋濂上课直接昏倒吧。
“好了,打也打了,就这样吧。”
朱元璋此刻开口道。
他倒是能猜到一些,因为宋濂已经来找了他好几次了,因为太子朱标的事情。
而太子朱标的事情,其实就是苏璟的事情。
马皇后看了一眼朱元璋,眼神交流了一下,点点头道:
“好,今天就到这里吧,以后不能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不仅是樉儿,还有你们都是!尊师重道是最基本的礼仪!”
一众皇子立刻点头道:“知道了,母后!”
除了朱樉之外,其他的皇子都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挨打。
朱樉就有些倒霉了。
好像就是莫名其妙挨了三下,手心到现在还疼呢。
坤宁宫内。
马皇后朝着朱元璋问道:“重八,这事到底怎么回事?宋提举怎会因为苏先生置气?”
朱元璋笑道:“妹子,此事你就有所不知了。”
说话间,朱元璋就将宋濂之前找他的事情和马皇后说了,脸上只有笑容。
“说到底,就是文人相轻。”
朱元璋满不在意的说道。
朱元璋对于宋濂三番两次来找自己的事情,其实心里也是有些不爽的。
只不过是顾念宋濂的名望,给他台阶下了而已。
马皇后则是摇摇头道:“重八,之前是我们疏忽了。”
“苏先生教导标儿,本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
“但标儿身为太子,身份特殊,无论是这宫中还是朝中,苏先生都无可避免的会被关注,怕是以后还会有人找上苏先生。”
“甚至是偷偷去做。”
不得不说,马皇后还是心思细腻。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上的神色也凝重了不少。
苏璟到底有什么样的才学,朱元璋最清楚。
现在是还能控制,若是真有人刻意接触,那可就不简单了。
苏璟的诸多理论,一旦传播,势必动摇大明的统治。
哪怕不是为了了解苏璟的知识,只是为了除掉苏璟,也是朱元璋不能忍的。
想到此处,朱元璋的脸上便蒙上了一层阴翳。
他目光看向远方,眼神中饱含杀意:
“朕倒是要看看,到底有没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
第五十章 刘伯温请辞,老朱的态度
鄂国公府。
常遇春还在休养,这一次的北伐,对他的身体是一次巨大的摧残。
尽管因为苏璟的影响,导致他没有同历史上那样直接中年猝死。
但这并不能改变他身体“千疮百孔”的事实。
“韩国公求见。”
下人的声音响起。
李善长又要开始搞事了。
……
紫禁城奉先殿内。
朱标的最新的书信已经送到了朱元璋的案前。
一开始仅仅只是什么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描述,看的朱元璋有些皱眉。
他认为这些都是小道,不值一提。
但当他看到朱标对于皇权的理解之后,不由的大喜道:
“标儿真是越发的出息了,越来越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了。”
不过,若是朱元璋知道这些是苏璟的理解,怕是第一个就会想着杀掉苏璟了。
“陛下,诚意伯求见。”
太监的声音响起。
朱元璋眉头一皱,说道:“宣。”
不一会,刘伯温就到了。
“伯温啊,你有什么事?”
朱元璋一副笑呵呵的样子,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刘伯温直接跪下躬身道:“陛下,老臣请辞,告老还乡。”
请辞!
如今天下已定,常遇春北伐大获成功,北元残党虽然没有被覆灭,但已经是不足为患。
刘伯温这个曾经的“子房”,也成了摆设。
他也很清楚自己是什么定位,所谓一直都很安分。
“伯温,你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能请辞呢?”
朱元璋笑眯眯的立刻来到了刘伯温的身边,将他搀扶了起来。
刘伯温说道:“多谢陛下,老臣年岁已大,最近感觉精力大不如前,实在是没有办法再为陛下分忧,所以特意来请辞告老还乡。”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