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1 / 1)
('
苏璟耐心的解释道,他当然知道确切的时间,不过他并没有打算说。
这几百年后的事情,说了又能怎么样呢?
“原来如此,我受教了。”
刘伯温朝着苏璟拱手道。
这温暖期与寒冷期的理论,他已经有些懂了。
苏璟的话,证明他自己的研究并没有错,这对于刘伯温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
“哪里,不过就是看了些杂书,学了些旁门左道而已。”
苏璟笑着说道。
三人继续吃饭,刘伯温也没有继续问下去了。
因为剩下的问题,并不适合在这么一个饭店内说,哪怕这里是包厢内。
不多时,三人吃完返回了住处。
院内,朱标依旧继续着定滑轮的受力分析,而朱橚则是在设计着明年要做的实验流程。
刘伯温简单看了看两人学习的内容,只觉得苏璟更加的厉害。
作为一个全才,刘伯温涉猎很广。
但无论是朱标学的,还是朱橚做的,这些都是他未曾涉及过的领域。
而且,全都相当的不简单。
即便只是粗略的看了看,听苏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刘伯温便确定,苏璟教的是一套成体系的东西。
这就很令人震撼了。
这说明苏璟教导的这两个领域,自己起码是精通的。
苏璟在算学上的本事,刘伯温已经亲身体会过了。
然后是王朝覆灭论、商业上的产业论、植物的培育,现在又有两个全新的领域。
苏璟的全才,完全不下于自己。
但苏璟才什么年纪,这是正常年轻人该有的学识吗?
简直就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才能如此厉害吧。
苏璟,简直就是仙人投胎下凡。
客厅内。
苏璟和刘伯温相对而坐。
“来,喝杯茶,老刘。”
苏璟给刘伯温倒了杯热茶,将杯子放到了他的面前。
“多谢苏公子。”
刘伯温立刻接过。
“老刘,在牛家没那么轻松吧。”
苏璟看向刘伯温,笑呵呵的问道。
他能看出来,这刘伯温这一次的气色面貌和上一次的差别还是不小的。
大家族的下人,想要过的好,是没那么容易的。
哪怕是才能再高,终究只是外人。
在这个宗亲血脉关系才是主流的时代,这就是现实。
“苏公子说笑了,老爷待我还是很好的。”
刘伯温立刻解释道。
苏璟笑笑,也没揭穿刘伯温,他倒是可以理解的。
这朱元璋怎么看都不是普通人家,刘伯温作为下人,就算是在外面,还是得注意言辞。
“那你这次来找我,应该也是有事而来的吧。”
苏璟朝着刘伯温问道。
刘伯温展现出来的学识,不是一般人可以具备的,而朱元璋显然不是一般人。
这突然跑到自己这里,肯定不可能是纯粹想要见见自己。
说白了,就是没有那么闲。
“果然什么都瞒不住苏公子。”
刘伯温点点头,并没有隐瞒。
这种事,苏璟要是看不透才奇怪了。
苏璟自顾自的品了一口茶道:“那让我来猜一猜,肯定是你家老爷让你来的,对不对?”
刘伯温继续点头道:“没错,但我也确实想要再见苏公子一面。”
在家研究苏璟理论的这些日子,刘伯温那是越研究越觉得心惊,也是越发的沉迷其中。
“哦,那我先不聊你家老爷的吩咐,就单纯聊聊你想知道的。”
苏璟说道。
刘伯温的状态不对,苏璟的想法很简单,给刘伯温放松一下,先私再公。
“让苏公子费心了,不过我的问题和老爷的问题,其实都差别不大。”
刘伯温回答道。
这就让苏璟有些奇怪,这刘伯温到底来找自己干啥的?
“行吧,那你说说吧。”
苏璟只能是听听刘伯温说啥了。
刘伯温说道:“苏公子,为何你会说这大明的科举,只是一年之后,便会停下呢?”
科举一事,正是朱元璋嘱咐刘伯温问的第一件事。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科举明年就昭告天下了。
这问题,已经拖不得了。
苏璟一愣,看向刘伯温的神色有些怪异,因为这事是不久前他在饭桌上和朱标刚说过的。
就算是朱元璋知道了,但何至于连朱元璋的下人都知道了?
刘伯温似乎也预料到苏璟的疑惑,不等他问便说道:“不瞒苏公子,我家老爷正是这一次科举确定的负责人之一,所以他很想知道,苏先生为何会这么说。”
这话刘伯温倒也说的没毛病,朱元璋的确是科举的负责人,还是最高负责人。
“原来如此。”
苏璟点点头,也没想太多,笑道:“科举会停这事吧,其实和科举本身的制度没啥关系,你家老爷不用太担心。”
“真正的问题呢,其实是出在了天子的身上。”
此言一出,刘伯温的脸色顿时骤变。
天子!
那不就是朱元璋。
这事怎么又是朱元璋的问题了?
科举可是朱元璋亲自负责的,他怎么会让科举停下呢?
刘伯温的脸上,满是惊恐和疑惑。
第一百七十章 天子的局限性,老刘的近视眼
“怎么,听到我说天子,不敢听了?”
苏璟看着刘伯温,淡定的喝了一口茶。
这是明朝,妄议天子这行为,还是相当严重的事的。
苏璟自然是知道的,不过他倒也没那么怕。
因为他并没有打算诋毁朱元璋,同时眼前这个老刘学识不错,还听过更劲爆的内容。
要是真怕了,那应该永远都不来见自己才对。
“还请苏公子详谈。”
刘伯温终究还是选择了继续听下去。
这可是朱元璋想知道的问题,他不想听也得听。
苏璟淡淡道:“要论这科举为何会停,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重要的缘由,与天子关系最为深刻。”
“老刘,我问你,当今天子是何出身?”
刘伯温当即回答道:“一介布衣。”
他可不敢说朱元璋是乞丐。
苏璟笑笑道:“布衣可是说高了,咱们的天子其实本身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乱世之中建立了这大明王朝。”
“可以说,当今天子雄才大略,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帝王能比得上的。”
听到苏璟这般夸赞朱元璋,刘伯温的心里也是稍稍松了口气。
还好,并不是什么诋毁讥讽的话语。
只是,他这口气还没松完,苏璟便继续道:“但正是因为如此,天子也有着其局限性。”
局限性?
刘伯温开口问道:“苏公子此言何意?”
苏璟说道:“很简单,因为咱们天子原本农民,即便是当上了皇帝,也无法改变其一些刻在骨髓中的老农思想。”
“当然,这些老农思想并不代表就是不好的。”
老农思想?
刘伯温微微蹙眉,似乎对于苏璟的这个描述有些陌生。
但细细品味,倒是觉得有几分道理。
农民心里怎么想的?
与朱元璋的一些心思印证一下的话,竟然是十分的契合的。
“苏公子大才,老刘受教了。”
刘伯温朝着苏璟拱手道。
“这就大才了?老刘你这拍马屁的功夫不到家啊,怪不得在你家老爷那里过的不太舒畅。”
苏璟调侃道。
只是这话却是让刘伯温猛然一惊,自己和朱元璋的相处,问题是不是就出在这里。
自己向朱元璋拍的马屁,太少了!
老农思想的朱元璋,其实对拍马屁这一套还是很受用的。
当然,不能是瞎拍,拍到马腿上课不行。
“多谢苏公子指点。”
刘伯温再度朝着苏璟拱手致谢。
这就让苏璟稍稍有些尴尬了,自己随口的调侃,竟然被刘伯温当真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