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1 / 1)
('
徐老威望非常之高。
现场鼓起掌来。
徐老起身,向大家微笑着作揖。
江主持继续讲解。
“今天窜货场,有朋友单纯想来鉴赏,有朋友想来交流,有朋友想与鎏金娃娃结缘。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咱一切都按江湖老规矩来,分三个环节:江湖鉴宝、主家选宝、同仁换宝。”
“鉴宝环节,由大家将今天带来的宝物,放鉴宝台,供徐老鉴定。当然,这个环节有三个规矩,第一,宝物不真不上台。第二,宝物匹配不了鎏金娃娃价值不上台。第三,宝物不想置换鎏金娃娃不上台。”
“鉴宝结束后,就是主家选宝环节。被徐老认定符合要求,留下来的宝物,供我们胡家公子挑选。主家选宝过程就是结缘过程,胡家公子挑中了哪件,哪件宝物就与鎏金娃娃置换。”
“最后就是大家互相交流换宝时间!胡总在丫玉茶庄特地准备了宴席,大家交流结束后可赴宴共饮,祝大家玩的开心!”
我顿时有些发懵。
来这里的,没有哪个人不想要鎏金娃娃。
可江主持在第一个江湖鉴宝环节,就给出了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可谓精心设计。
宝物不真不上台。
这话专门说给那些想拿着赝品来浑水摸鱼换鎏金娃娃的人听。
毕竟,台上坐着金陵古董界泰山北斗徐老,如果被鉴定出来假的,当着这么多名流在场,非常没面子,顾忌于此,打掉了一批人。
宝物匹配不了鎏金娃娃价值不上台。
这话最狠。
鎏金娃娃价格最少三百多万,在座的又有多少能拿出三百多万的宝物进行置换呢?
估计除了四方斋、影青阁、抱古轩等大店,其它人都没有这样的实力。
鼎元胡总不愧是无比精明的商人。
表面上,他若笑脸弥勒,非常客气地称不敢独占金陵重宝。实际上,他组织这个江湖窜货场,既解决了自己儿子送宝的问题,换来的东西,又不会吃半点亏。
宝物不想置换鎏金娃娃不上台。
此规矩就是给了大家一个台阶,假货、便宜货,自己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玩去吧。
我手中那块伯奇鸟牌,市场价也就二十万左右。
即便遇到喜欢的,翻一两倍算顶天了,与三百万相差实在太远。
江主持条件一出来。
我斜眼瞥见,边上陆岑音无比得意地瞅了我一眼,嘴角上扬,鼻尖微微哼了一声。
她意思非常明显。
如此档次的江湖窜货场。
像我这种租便宜房子住的货色,根本不可能拿出价值三百万的宝物来置换鎏金娃娃。
我是首先被PASS的对象。
陆岑音已经不担心我会搅场子了。
肖胖子听到三个规矩,显然已经有些着急了。
他从边上走了过来,附在我耳边说道:“苏子,这怎么办……”
我冷声回道:“瞎操心!”
肖胖子闻言,没再作声,继续站回了红花棍郎的位置。
九儿姐常说,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乾坤未定。
谁都可能是黑马。
在场不少人开始窃窃私语地交流起来。
他们对话声音小且多,但我能听出他们交流的大概内容。
很多人已经准备放弃,躺平看戏,等着最后的同仁换宝环节,看一看能不能交流到一些好宝贝。
江主持非常有经验,主持风格也很利索。
他朗声说道:“诸位,时间宝贵,咱进行第一个环节,江湖鉴宝!请自认为符合三个条件的朋友,将携带宝物请上台!”
我非常期待。
裴哥与陆岑音,他们到底拿什么宝物上去。
第24章 置哪门子气
可裴哥却按兵不动,嘴里叼着烟,吐着一个个烟圈玩。
模样极为嚣张!
陆岑音也不动,美眸清冷,淡定地看着。
好吃总在后头。
估计他们会作为压轴。
有人开始动了。
最先前往鉴宝台的是一位秃子。
秃子手中拿着一柄折扇。
扇子在古玩四大项中,归于杂项一类。
折扇是金陵传统手工艺品,通常由竹、木、动物骨做扇骨,韧纸或者绫绢做成扇面,用时须四向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但秃子这把扇子,却不是普通的竹木骨扇,而是一把金扇!
他将金扇拿到鉴宝台上,说道:“请徐老过目。”
徐老微笑颌首,戴着白手套,打开扇子,用高光手电一照。
顿时。
整个大厅熠熠生辉!
“能看出是什么吗?”
陆岑音突然低声问边上戴厚眼镜的宋掌柜。
宋掌柜俯首回道:“大小姐,好像是一把金扇,从品相风格来看,估计是明朝的老东西……我认为应该是属于金陵折扇的一种。但距离太远了,看不大清楚。”
宋掌柜虽然近视,但眼力确实可以。
秃子的扇子确属明朝的东西。
但不属于金陵折扇。
徐老在打开扇子过程中,金扇最中间那根扇骨不动,扇面向两边分别打开,有折有叠。
如此特征,与金陵本地单纯叠开的折扇有显著区别。
这是一把倭扇!
也就是说,从小日子过得不错国家传过来的扇子。
倭扇自唐朝随遣唐使传入中土后,一直是上层士大夫所喜爱的奢侈品。
但像这种金倭扇就比较罕见了。
徐老脸露一丝欣喜,反复观看,却一直不说出结论,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现场开始交头接耳。
爱宝之人,对这种好东西完全不可抗拒。
没想到的是。
那位有点傻憨的宋掌柜,有些忍不住了。
他竟然主动开口问我:“苏先生,您看这是?”
很显然。
陆岑音曾向宋掌柜介绍过我。
一旁的陆岑音没有吭声,也没阻止宋掌柜与我聊天。
估计。
她也想听一下我的看法。
但这妞可能碍于面子,自己看不准,又不好意思发问。
我对这位宋掌柜心中怀有好感,便回道:“半剪青荷一片风,月华荡漾露珠融。谁知万里扶桑物,尽属中原掌握中。”
这是明朝王恭的一首诗,叫《咏倭扇》。
明人咏明扇。
宋掌柜一点就通。
他神情顿时一惊,问道:“您的意思,这是一把明代金倭扇?!”
我点了点头。
陆岑音闻言,冷哼了一声,主动搭茬道:“既然已断代为明,迄今为止,明朝出土的倭扇,已证明全是国内制作的,没有一把真正来自扶桑国!更何况,他拿的还是一把金扇。”
我懒得搭理她。
见我不搭茬,陆岑音显得有些生气,但又不好发作。
此刻。
徐老轻轻放下了金扇,说道:“明万历年间金倭扇,好宝,好宝啊!钟先生,你这可算是填补了国内明出土倭扇的空白!徐某认为,可以作为主家选宝环节的置换之物。”
秃子闻言,脸上笑嘻嘻,抱拳道:“多谢徐老!”
现场打脸。
啪啪之声在陆岑音心里,必然很响。
陆岑音俏脸青一阵红一阵。
其实。
她完全清楚我本事。
否则,她也不会三番五次来让我跟她。
可我说什么,她却偏要与我对着干。
陆岑音有些分裂。
尔后。
抱古轩上场了。
一位身穿唐装的中年人,手中拿着一方砚台。
砚台纹理非常细腻,若一方墨云,面体光滑,冰感耀眼,上缀梅花,给人一种沉稳雄厚之神韵。
宋掌柜见了,赞叹着说道:“此乃歙县正品歙砚!与肇庆的端砚、绛县的澄泥砚、洮州的洮河砚,并成为‘华夏四大名砚’。抱古轩确实有好东西,只是不知道传承如何。”
我没吭声。
因为我的判断,也与老掌柜一致。
我眼力再好,并不是神仙,看不到一方黑色砚台上面的落印。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