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都差点给我整不会了。

但凡我要是脑子不好使,都要开始怜香惜玉放了她。

三黑子属于天下第一直男,冲小虎娘胡沁大声喝道:“哭什么鸡毛?!再哭我再给你来一点!”

小虎娘胡沁见这招不好使,赶忙捂住了嘴巴,强忍着哭声。

我咳嗽了两句,对她说道:“刚才给你吃的只是暂时止疼药,但你体内的毒性没有断,天底下除了我们,无药可解。如果你想活命,必须一切听我们的安排!”

小虎娘胡沁捂住了嘴巴,忙不迭地点头。

我又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下属:“本来你们刚才要杀我们,我应该把你们全给做了,但我老斑鸠心地善良,放你们一条生路。”

“但有一个前提,你在配合我们做事的时候,这些人最好躲起来别出现,也别来打扰,更别想着来救你,否则,你这条命绝对保不住!”

小虎娘胡沁眼眶红红的,颤声回道:“两位小哥请放心,我很惜命的呀,绝对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没再吭声了。

小虎娘胡沁转头对那位我们弄醒的下属说道:“等他们全醒来,你告诉他们,这些天全都回自己的老家藏着,不许跟外人有任何接触!今天的事,如果向别人泄露半句,当心你们的脑袋!”

聪明人!

懂得因时因势因地而为。

我非常满意,点了点头:“你跟我们走!”

讲完之后。

我打头,三黑子和小虎娘胡沁在后面跟着,三人下了山。

到了山脚商务车上。

三黑子主动坐在了驾驶位。

我和小虎娘胡沁坐在中间那排座位。

上了车之后。

小虎娘胡沁说:“斑鸠哥、牛牯哥,你们两位肯定不是普通的白盗中人,我之前有眼不识泰山,向你们诚挚道歉!”

“你们需要我做什么事,只要我小虎娘能办到,绝无二话。”

“看在我一个弱女子的份上,别再折腾我了,好吗?”

我也不再兜圈子,单刀直入地问:“你带着下属,又赶火车又赶汽车的,准备去哪里?”

小虎娘胡沁闻言,神情顿时一愣。

三黑子喝道:“说话!去哪里?!”

她吓得身躯一抖,回道:“不敢瞒两位,我准备从辽省转鲁省,再出海。”

我心中顿时诧异不已。

出海?

我问:“出海做什么?”

小虎娘胡沁回道:“黄海与东海交界之处有一艘沉船,里面有不少惊世海货。”

我更觉得奇怪了:“海货?你们洹洛帮从开宗立派以来就专门弄陆地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干起海猴子的勾当了?”

盗墓各大门派其实绝大部分以盗陆地墓为主,主要是陆地墓相对好挖,有规律可循,对技术、装备要求也不算太高。

但少部分盗墓贼却专盗海墓,也叫做海猴子。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海底的东西,古时候航船可不像现在,那时出海去的,几乎没有客船的概念,要么是官船、要么是商船,而且都是大型的。

无论是官船出海彰显国威,还是商船出海繁荣贸易,船里面的东西全是一等一的宝贝,丝绸、瓷器、茶叶、铸造器皿、种子、书画……

毕竟洋洋华夏,带出去的东西不亮瞎洋人的眼睛,咱们丢不起那人!

可以想想看。

自古至今,有多少船只沉没在茫茫的大海之中,里面又有多少奇珍异宝?

只要能找到一艘沉没的海船,那些被海水损毁的东西暂且不讲,像瓷器、铸器这种不容易损毁的,那可就是取不完的宝藏!

比如,在九八年,德国水泥厂老板沃特法曾打捞起我国的“黑石号”沉船。这艘船是在去古阿拉伯途中沉没,沉没地址在勿里洞岛海域。沉船里面及附近发现了近七万件唐代文物,轰动了全世界。

还有若干年之后,我国打捞出来的南海一号,出水文物价值上千亿。

盗墓行当有一句话,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但此话并不适用海猴子。

海猴子如果弄到一艘沉船,可以吃三辈子。

更关键是。

挖海货比挖陆地墓更安全,一来,从海上挖出来的东西,很难遗留下什么现场证据,被逮住的概率比较小,二来,根据文物法规定,国境内、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但对于境外打捞的珍宝情况却属于一个盲区,不少海猴子从国外弄来一艘船,专门在领海外晃荡,发现东西直接打捞,踩法律灰色地带发大财。

不过,海猴子不是谁都能干的。

水性、装备、探测、打捞……

技术含量比挖陆地墓不知道高出了多少档次。

小虎娘胡沁回道:“实不相瞒,我没有当海猴子的本事,我去主要是帮人做事。”

我问:“做什么事?”

第746章 西丫王子

小虎娘胡沁回道:“帮人去鉴定弄出来的青铜剑。”

我问:“青铜剑?”

小虎娘胡沁点了点头:“对!在黄海和东海交界区域的一处公海上,有一座无人岛,叫帆公岛,前段时间渔民在打鱼的时候,因为风暴,误闯进这个无人岛躲避,无意之中,发现岛岸边一柄生锈的青铜剑和带文字的青铜残片。”

“渔民把生锈的青铜剑给带出来了,拿出去卖,但被一个拉洋片的人给忽悠了。这拉洋片的人也不大懂,打算将剑卖给一个洋人,这人叫西丫王子。这家伙识货,初步判断这是一把秦朝的青铜剑,而且,里面有一种匪夷所思的工艺,铬盐工艺。”

“西丫王子立马出重金弄了一艘外船,把渔民带出了海带路,还专门请了技艺高超的海猴子,前往了帆公岛。目前,他们探测出下面有沉船迹像,正在岛的附近想办法打捞这艘秦朝的沉船,但暂时还没确定好位置。”

“因为他们对青铜剑和残片的锻造工艺不大确定,让我去帮忙鉴定。我的任务是对已打捞上来的青铜剑以及他们后续打捞出来的青铜器物进行工艺鉴定,给我的报酬比较丰厚。我最近也没太多的事,而且也想借此机会认识一些海猴子,期待今后能够合作,所以就决定去了。”

我心中大为震惊。

震惊不在于帆公岛有没有秦朝沉船。

这事情即便有也没什么好稀奇的,毕竟当年徐福就曾用船涉足过这片海域。

青铜剑也正常。

在西汉之前,古时候冷兵器用的剑基本都是铜铸造,后来随着冶铁技术发展,铜兵器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震惊在于她口中的铬盐工艺。

铬盐,全称为“铬盐氧化冶镀工艺”。

这种工艺也叫形态记忆合金技术。

怎么形容这工艺呢?

简单举个例子,我们用一把剑,将其弯曲到极大的弧度,然后再放开,它会恢复回弹到原来的形状。这玩意儿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稀奇,但其实直到一九三七年,才有外国人创造出来并申请国际专利。

可是!

咱们在秦朝有过这种工艺!

当年在兵马俑的挖掘过程中,曾发现两个兵马俑过洞之间竟有青铜剑,清理表面的污垢之后,发现经过了两千多年,剑依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剑身八个菱形图案非常清晰。

唯一觉得无比可惜的是。

剑当时被一个重达三百斤的陶俑压着,弯成了四十五度角。

考古专家见此情况痛心不已,因为这种压弯的角度,按照秦时的铸剑水平,百分之百会成为一柄断剑。

可当把陶俑挪开的那一刻,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严重变形的青铜剑竟然瞬间反弹,恢复成原来平直的样子。

这事情让所有人诧异不已。

因为不科学!

于是,考古学家请来了世界著名的冶炼专家威廉斯·勒普和国内铸剑大师对这批出土的青铜剑进行研究和探测。

结果发现。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