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依旧比屋子里冷多了。

饶是如此,几个孩子还是穿戴整齐,老老实实地蹲在他旁边,看他处理宰鱼,切肉地准备火锅。

没多一会儿,一大桌子的食材就准备好了。

别说乡下孩子没见过这阵仗了,就连杨落雁和蔺苗苗都觉着新鲜。

这样一来,连菜都不用烧了。

现涮现吃的,省了不少功夫。

转眼到了中午,在几个孩子的望眼欲穿中,吴远终于把火锅端上了桌,里头的木炭已经燃烧起来,连带着一圈的鱼头鱼肉锅底,咕咕直响。

在火锅周围,摆放着一圈又一圈的食材。

牛羊肉片就不必说了,豆腐、白菜和土豆家里都是现成的,管吃管够。

鸭血没有,但吴远准备了切好的猪血。

外加农村必备的粉条、萝卜和豆芽,也算得上是种类丰富了。

虽然少了火锅丸子、海鲜这些灵魂食材,但孩子们不知道,看着这一桌食材就已经俩眼放光了。

吴远拿起筷子,夹了块鱼肉道:“吃吧吃吧,注意烫!”

一声令下,七八双筷子立马伸进火锅里。

其中当属钟文强最快,直奔着吃鱼头、喝鱼脑去了。

看得吴远没好气地道:“你让鱼头多煮煮,没人跟你抢!”

钟文强心有不甘地放下了鱼头,这才换了羊肉片开涮。

孩子们已经顾不上说话了,只顾着埋头苦吃。

就剩杨落雁和蔺苗苗偶尔伸上一筷子,面面相觑道:“不错哦,这味道真香。”

只是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杨落雁又忍不住担心道:“这么多菜,够吃么?”

吴远不以为意道:“不够吃,就给他们下挂面。”

然而吃到最后,没等到下挂面,一个两个地全都捂着肚子吃饱了。

毕竟这火锅有鱼有肉的,油水摆在这里,比米饭馒头抗饿多了。

吃完中饭,孩子们全都靠在沙发上,一字排开,一边晒太阳,一边小憩。

结果没过一会儿,家里来人了。

是范为民一家三口。

范为民一进屋,就闻到了残留的火锅味,循着味儿找过去,顿时大赞道:“老BJ火锅,吴老板果然是个会享受的妙人。”

吴远指着一众孩子,无奈道:“众口难调,只有这火锅能打发他们了。”

范为民自然不是空手来的。

他带来的礼,不是平常所见的烟酒之类的,反倒是自家秘制的一些美味食材。

两只烤鸭,两只卤鹅,十斤的卤猪手。

让吴远连拒绝都没法拒绝。

吴远收下的同时,也是有感而发道:“老范,就凭你这手艺,给家具厂做大厨,绝对屈才了。假使将来有一天,你范大厨准备重新出山,我绝对双手支持。”

范为民却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不会的,吴老板。盼盼家具厂能让我和老伴去帮忙,我已经很满意了,绝不做他想了。”

吴远没再多说。

不过人是会变的,现在范为民有些惊弓之鸟,不敢重操旧业。

再等两年,就说不定了。

送走范为民一家三口没多久,大姐吴淑华带着大姐夫蔺先学来了。

蔺苗苗顿时一脸警惕:“老舅,来者不善哪!”

吴远笑骂道:“哪有这样说你爹妈的?”

不过吴远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忍不住犯嘀咕。

因为这次大姐两口子手上都没空着,提的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

这就很蹊跷了。

等到让着大姐两口子在客厅沙发上坐下,蔺苗苗偷看了一眼口袋里的礼,跑过来贴在吴远耳边道:“老舅,都是我和宝俊买回去的东西。”

既是这样,吴远心中就有了底。

饶是如此,他依旧问了一句道:“大姐夫,大姐,哪有你们给我送礼的道理?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有事儿你就直说。”

蔺先学一脸轻松地道:“没有没有,他舅你不要多心。”

大姐夫都这么说了,看来是这没有了。

于是吴远放心地挽留俩人下来吃饭,说是要跟大姐夫喝两盅。

蔺先学一听喝酒,茅台呀,当时就意动了。

生怕吴淑华不愿留。

哪想到吴淑华也是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吴远有些回过味来,这才是大姐原本的样子,不放过丝毫占便宜的机会。

不多时,三姐两口子也来了,还驼了一袋米和一袋子面过来。

原本说是要把俩孩子接回去的,结果一看大姐俩口子都在,就不动声色地留下来了。

有三姐搭把手,杨落雁晚饭准备起来快多了。

灶房里的高灶锅和厨房里的煤气灶,双管齐下,很快就弄了四道凉菜,六道热菜。

另一边,蔺苗苗趁着帮厨的机会,跟大姐吴淑华旁敲侧击的问了半天。

最后一脸失望地告诉吴远道:“老舅,我妈不是转性了,她是在报纸上看到你了,觉得必须巴结你,才来的。”

第267章 明年很关键,不能出纰漏

吴远面不改色地道:“行了,这也不是坏事。你别太往心里去,明天你让宝俊来把这礼拎回去。你俩一年到头的,攒点钱也不容易。”

蔺苗苗顿时眼睛红了,“我不,我就不!我要那样做,跟我妈有什么区别?”

吴远又是心酸,又是感动:“你这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

晚饭时,一桌坐不下。

几个孩子被安排到茶几那儿,坐爬凳。

孩子们无所谓,只要有好吃的就行。

有三姐俩口子在,大姐和大姐夫都很收敛。

相应地,三姐俩口子这次来,肯定也是有话要说,结果到现在也没说。

一顿饭吃得平平静静的。

平平静静之中,下去了一瓶茅台。

吴远还想再开,大姐夫蔺先学也满脸期待着,但三姐夫熊刚说什么也不让了。

酒足饭饱。

大姐两口子走了。

熊刚这才有机会提起道:“今儿中午,刘局长跟爱人请我们吃的饭,在县招待所。”

吴远眉头一挑:“这是好事。”

熊刚递了根烟给吴远道:“刘局长话里话外的意思,明年再干一年,顺利的话,就把我提到局里去。”

吴远沉吟道:“那明年很关键,三姐夫你一定要稳住,工作上别出什么纰漏。”

“我知道。”熊刚吐了一口烟雾道:“可水利上这点事,你也知道,说不准。”

“那就多准备,有备无患!”吴远提醒道:“回去你就多准备点抗洪抢险的物资,缺钱的话跟我说,我以家具厂的名义给你赞助。”

涉及到钱,熊刚颇为谨慎道:“有这个必要么?”

他实在是不想跟大姐俩口子一样,总从幺弟身上薅羊毛。

吴远宽慰道:“反正你也不是为你自己,能保住咱乡不受灾,那是多少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熊刚这才意动道:“那我回去考察考察,真有需要再跟你说。”

俩人说完这话,就见三姐吴秀华扯着熊武熊文俩孩子,要带他俩回去。

熊武倒还好,一脸不情愿,但依旧很听话。

可熊文就不行了,哭得那叫一个委屈。

吴远一见就心疼地抱起来道:“三姐,你俩明天来带。四姐家仨孩子也在,让他们一起多玩一天呗。”

吴秀华脸色缓和下来,但依旧严辞令色地警告熊文道:“明天你要是还敢这样,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熊文躲在吴远怀里,连看都不敢看三姐一眼。

二十八,把面发。

一大早媳妇杨落雁就起床和面去了,留下小江和玥玥,睡到自然醒,然后把吴远吵醒了。

吴远刚把俩孩子抱在怀里,小脸上还挂着委屈的泪水。

蔺苗苗两袖子白面地闯进来了:“舅妈叫我紧赶慢赶的,还是晚了一步。”

吴远问道:“帮着你舅妈蒸馒头?”

“嗯,舅妈发了三大盆的面,说是多蒸点,让我带点回去。可我不想带!”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