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1 / 1)
('
一想到这里,吴远这才意识到,摄像机还放在桑塔纳后备箱呢,忘记拿下来了。
不过午后的这会,刘慧正带着俩孩子午休。
也不适合让文强他们跳舞折腾。
索性无事。
吴远干脆下楼,径自往马明朝家里溜达,摄像机那点家伙事,到时候装在一个尼龙袋子里,背回来就是了。
结果走到村部,正碰见大姐夫蔺先学骑着凤凰自行车,晃悠悠地打南边过来。
“大姐夫,你这是?”
蔺先学从前头大杠上下了车,接过吴远手里递来的华子道:“我申请调到梨园村办小学来当校长了,这不,到来老支书家开个会。”
吴远竖起大拇指:“啥也不说了,大姐夫,就从这一点,我佩服你。”
蔺先学调转车头道:“要不你先去看看,今天其他四位老师也都在,正好你见见。”
吴远嘴上道:“我见哪门子的?”不过腿上却不由自主地跟着走。
他对梨园村办小学的老师们,倒是有几分印象的。
但这不是大姐夫来了么?
人员有了变化,所以也就想跟来看看。
结果跟着大姐夫,到了老支书家门口一看,院子里除了老丈人杨支书之外,正坐着四个人。
其中葛瘸子、董斜眼、宋春红,吴远一眼就认出来了。
毕竟前世也有他们几个。
唯有一个背对着的身影,他没认出来。
结果杨支书一见到俩人出线,连忙招呼道:“来来来,蔺校长快请进。小远你也快来见见咱们小学的几位老师。”
与此同时,院子里闻声的四位老师,也都站起来了。
背对着吴远的那个身影转过身来,吴远登时俩眼一缩——鲍劲?
这人吴远其实并不陌生。
因为他也是前世村办小学的一员。
吴远只是忍不住喃喃道,怎么把他给忘了?
鲍劲正当壮年,脸色却黑红黑红的,一看就爱喝酒。
其实爱喝酒没毛病,但酒品不好,就成问题了。
尤其是喝了酒之后上课,指定会有孩子挨他的痛打。
不过眼下这个教学环境,农村家长把孩子交给老师时,都是说:“老师,孩子调皮,你只管打。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孩子在学校挨了打,回家根本不敢告诉家长。
家长侥幸知道了,也绝对不会怪罪老师,只会再来个补打。
前世吴远也觉着这样没毛病。
毕竟他也经常踹孩子的。
可是久而久之,鲍劲凶名在外,全乡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吴远就觉着不对劲了。
为人师表的,该留下的是桃李满天下的好名声。
而不是这种凶名。
直到96年之后,鲍劲才被解聘。
当时的说法是被调走到别的学校了,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是被开掉了。
吴远脑海里死去的记忆,汹涌而来。
跟在大姐夫蔺先学的后面,一一跟其他四位老师握了手。
相比于鲍劲的手黑,葛瘸子和董斜眼这俩人,不需要出手,就足以吓倒胆小的孩子了。
再加上宋春红,化妆的稍微妖艳点,这都能凑齐四大恶人了。
趁着跟老支书进屋的功夫,吴远拉着对方问:“爹,鲍劲能不能换掉?”
杨支书一瞪眼:“为什么?这几人之中,除了你大姐夫,也就属他有模有样了。”
吴远抿抿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况且,他还要把自己闺女带过来上学,我这实在没有拒绝人家的理由。”
吴远想起来了。
没错,这家伙喝过酒,连自己闺女都打。
这也是村里家长,一直觉得孩子被打是活该的原因。
毕竟人家鲍老师一视同仁,连自己闺女都不放过。
没说的,这是绝对公平的好老师。
况且,孩子被打一顿,又不会掉快肉。
有啥关系!
既然做不了主,吴远也待不下去了。
况且农村师资欠缺,是短时间内改变不了的局面。
大不了少让鲍老师喝点酒咯。
一见吴远抬脚要走,杨支书一把拉住道:“一会晚上在老许家吃饭,你要不一起?”
跟四大恶人一起吃饭?
吴远缩缩脖子摇摇头:“不了不了,爹,我找明朝还有事儿。”
说完跟几位老师和大姐夫打了招呼,径自出门直奔马明朝家。
赶到明朝家的时候,这家伙正在家门口打孩子。
所以这也是孩子在学校被打,兴不起一点浪花儿的原因。
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仔细一问,才知道是儿子玩炮仗的时候,差点炸到了闺女的眼。
那是该打!
不打不长记性。
不过吴远这一打岔,马明朝的气也差不多消了。
接过苗红递来的爬凳递给吴远道:“老板,你咋来了?”
吴远一屁股坐在爬凳上道:“我随便逛逛,一会顺便把摄像机带回去。”
马明朝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竟然把这东西给忘了。”
第303章 虽然不懂,但大受震撼
马明朝家门口是一大片空地,刷了水泥地。
虽然不是自流平,有些坡度,但也比泥地里尘土飞扬的好多了。
隔着空地前的一条马路,就是明朝家里包的几亩鱼塘。
吴远坐在这里,跟马明朝若有若无地说着闲话。
直到俩被打哭、被吓哭的孩子,洗干净了脸,才由苗红带过来,认认真真地叫了一声:“远爷爷,过年好!”
好嘛,一句话直接把吴远叫老成爷爷辈了。
但回过神来一想,论辈分,没叫错。
吴远能说什么,只能随手摸兜。得亏摸到俩崭新的5块钱,一人一张,当是压岁钱给了。
苗红实在不好意思,连说不要。
但事已至此,吴远断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直接交给了孩子,俩孩子懵懵懂懂地就收了。
吴远话题一转,问起苗红道:“马上元宵节一过,明朝又得跟我到处跑。你一个人在家,又是带孩子,又是看鱼塘,还要顾着地里的,忙得过来么?”
苗红一幅典型勤劳的农家妇女口吻道:“远爷,俺顾得过来。顾不过来,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这话说的也对。
这年头,谁家里不是俩三个娃,七八亩田,外带养着几头猪的。
再忙,忙到起早贪黑,也是咬牙硬挺着。
没办法,为了生活。
吴远点点头。
就听苗红语气一转道:“不过等到村里退田种桑了,家家户户都养上蚕,恐怕会有点够呛。我跟明朝琢磨着,到时候鱼塘就不要了。省得一年到头挣得那点,还不够鱼饲料钱。”
这就纯属此一时彼一时了。
搁在以前,家里有几亩鱼塘,年底多个还钱的收成,明朝两口子还觉着不错。
可自打去年,马明朝跟着吴远开车拿工资,苗红时不时跟着做点小工挣外快,他们俩口子突然就有些看不上鱼塘这点进项了。
“能啊!”吴远无可无不可地道:“你们得这样想,少挣点,你家这生活水平不会下降太多,反倒是累倒了苗红,你再试试?”
耳听着吴远替自己个说话,苗红心里得意,嘴上却依旧随意道:“远爷,没事的,大家伙日子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
好在马明朝听进去了,确实是这么个理,语出坚决道:“鱼是坚决不养了!家里有活就干,没活你就带带孩子。一切有我!”
苗红听完,转而问起道:“远爷,我听说开春要盖学校。你看我能不能去做个小工?”
吴远大手一挥:“那有什么不能的?到时候直接去就行,就说是我说的。”
定下这些,苗红就起身道:“远爷你先坐着,我去炒几个菜,一会一定要留下来,让明朝陪你喝两盅。”
既然提这话茬了,吴远不打算吃饭,就得起身走人了。
临走时倒是不忘提醒一句道:“明琪的对象,你们作为哥哥嫂子,还是得上点心。”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