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1 / 1)
('
说完又接着道:“吴老弟,你知道这个摩天大楼建筑群悬在哪儿么?”
吴远笑了笑,没说话。
他自然是知道。
但说出来,实在是扰人兴致。
果不其然,吕文清语气渐渐激动道:“你一定想不到,就选在现在的烂泥渡!如果这个规划方案能被采纳,那今天的烂泥渡,将是明天的高端商务CBD区域。假日时日,成为咱们国家的华尔街,也说不定……”
一根烟的功夫,吕文清还没说完。
吴远又给续了一根。
直到第三根华子过后,吕文清意犹未尽之余,才觉得有些口干,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不由一突道:“都十点多了,吴老弟,真是对不住,瞧我一激动,就说个没完。”
吴远把华子掐灭道:“吕老哥,其实我也有件事得告诉你。”
“你说。”
“有人通过我,跟国外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联络,目前正在联络中。”
吕文清一愣,随即释然道:“意料之中的事儿。”
旋即又昂然道:“不过我对我们的规划设计方案有信心!反正是骡子是马,咱拉出来遛遛。管它家猫野猫,能逮到老鼠才是好猫!”
吴远颇为欣慰。
这就对了。
只要有这股心气,何愁大事不成?
俩人上楼的路上,吕文清喟然道:“吴老弟,说起这个规划方案,其实我还是受你的启发,很多地方都是照搬你那晚跟我说的话。”
吴远咧嘴一笑道:“吕老哥,我那都是酒话,根本不知道成不成!”
吕文清正色道:“反正不管怎样,这份规划方案里,都有你一半的功劳。”
其实吴远是不差这点功劳的。
但依旧被吕文清这种态度所感动。
回到家,开了门。
就听卧室里传来媳妇杨落雁的声音道:“回来啦?”
吴远嗯了一声。
然后闷头走进卧室,就见杨落雁在面前悠悠一转,施施然道:“怎么样?”
吴远瞬间来劲了。
媳妇的旗袍装!
玲珑剔透,隽秀华美,再加上媳妇手上那一把淑女扇,谁能看出她是来自农村?
“太漂亮了!”
说着,吴远就要扑上去。
结果却被媳妇捏着鼻子,用淑女扇拒绝于一步之外道:“一身的烟味,快去洗澡。”
临了还加了句魅惑十足的话道:“人家等你。”
隔天一早醒来,吴远躺在床上,依旧意犹未尽。
媳妇的旗袍装太好看了。
不过好看归好看,就是有点费腰。
怪不得媳妇昨晚就说今早要吃韭菜盒子,敢情是蓄谋已久呀!
起床洗漱。
杨落雁正在厨房里忙活,结果门响了。
吴远过去一开门,是付秋端着一盘茶叶蛋道:“刚煮好的,家里也吃不完。”
碰巧杨落雁也端来一盘韭菜盒子,相互交换。
吴远趁机道:“吕老哥呢?”
付秋没好气道:“他呀,天不亮就走了。”
第426章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连吕老哥都愈挫愈勇,吴远瞬间觉着,自己这顺风顺水的,就更得倍加努力了。
于是和媳妇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饭,一刻不停地上班去了。
临近五月的季节,教职工小区体现它的好来。
小区内普遍文化水平高不说了,似乎连一砖一瓦,都透着点某种积淀。
而桑塔拉开出小区,即便只拐到门前的单行道马路上,社会的喧嚣便汹涌而来。
上班的路上。
杨落雁思忖着道:“我打算把总店旁边的两家店铺也盘下来,一并打通,否则总店这地位怕是保不住。”
吴远一听,就直接问道:“那两家店主愿意出手么?”
毕竟南京东路寸土寸金的,绝对是一铺传三代的好地方。
所以吴远一开口,也只问人家愿不愿意卖,而不是直接问价钱。
言下之意,只要愿意出手,一切都好说。
钱不是问题。
杨落雁显然是早有准备道:“左边这家,自打芙蓉衣巷做起来之后,几易其手,换了好几个老板,全都做不下去。租金已经要不起来了,房主正有此意。”
“倒是右边这家,正常经营,须得多花些功夫。”
吴远点头:“那就可办。”
接着杨落雁侧过身来道:“我还想跟上海这边的国有第一服装厂,谈谈代工的事儿。现在的一步裙和公关装在上海率先流行,等到7月份,势必会风靡全国。”
“趁着被同行反应过来之前,咱们这产量得马上堆上去,尽可能地多吃点头波红利。”
吴远提醒道:“县服装厂那边,还巴巴地等着你去收购。”
“正因如此,”杨落雁皱眉道:“所以我才更倾向于跟上海这边服装厂合作,这样的话,不用考虑那么多人情因素,该怎样,就怎样。”
“这是一个优点,同样是一个缺点。”吴远直接挑明道,“万一对方做出点出格的事,咱们人生地不熟的,怕也难以反制。”
杨落雁却坚定道:“我会尽量考虑周全,或者说把可能的损失提前考虑在内。”
媳妇话已至此,吴远不再多说了。
看着媳妇下了车,走进芙蓉衣巷店里,银色桑塔纳掉头离开。
事实上,即便在上海这边出了什么幺蛾子,找关系,通门路,他依旧可以试一试。
车子从南京东路离开,抵达黄家巷时,远远地,就看见腾达公司门口围了不少人。
闭眼假寐的吴远,瞬间清醒过来。
眉头紧锁地思忖道:“围了那么多人,该不会是房东俩口子又来闹事?”
等到桑塔纳开得近了,吴远才发现,这些人不像是围观的看客。
反而一个个都精心倒饰过,男的高大帅气,女的时髦靓丽。
而且一张张脸上,都是满怀着期待和兴奋。
这样的表情,吴远以往只在那些前来公司应聘的员工脸上看到过。
一念至此,吴远忽然问起道:“明朝,今天几号?”
“阳历25号。”马明朝下意识回答道,“老板,今天来应聘的人不少哦。”
吴远这才确定,这些人确实是来应聘的。
桑塔纳在腾达公司门前停下,吴远推门下车,挤进公司,就见范冰冰、邹宁、马明琪仨人,正在给这些上门应聘的人员一一登记。
吴远走到桌前,问范冰冰道:“咱们不是只招10人么?怎么来了这么多?”
范冰冰忙得香汗淋漓道:“我也没想到。可能是新民晚报的受众太广了,咱们在那上面打招聘广告,所以效果出奇的好。”
不管是不是,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先得把这股热潮应付过去再说。
好在腾达公司在先前的多次现场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这种小场面,早就游刃有余了。
吴远进了办公室,找到前几天的新民晚报,翻到上面腾达公司的招聘启事。
没错,是招10个人。
6名行政,4名财务。
可瞅今天这架势,没有一百人,也得有八九十了。
一个多钟头后,办公室外,人少了一半。
范冰冰几人,在登记的过程中,完成了初筛,对于那些硬性条件不符合的人选,直接淘汰,省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于是不少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而被留下来的人选,难免暗自庆幸,却又免不了面带忧虑。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但凡事总有例外。
邹宁看着自己表中那个高材生的材料,找到范冰冰问:“我这有个同济的,是不是找老板亲自面试?”
不料马明琪也凑过来道:“巧了,我这里也有一个华东理工的。”
范冰冰把俩份表格拢在一起道:“那正好,我过去问问老板。”
片刻后,吴远看着名单上的俩大学生,也很意外。
90年代的大学生,那多吃香。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