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1 / 1)

加入书签

('

那爷被连问两句,老脸上再也掩饰不住地道:“你说得对,我也动心。就是不知道小吴师傅搞这么大个工程,贵不贵,得要多少钱……”

听到这里,吴远这才插话道:“那爷,这工程再大,也抵不上您一件古董的价钱。”

众人纷纷转身,跟吴远打着招呼,顺便给他让了个位置。

吴远接着解释道:“其实呢,给各位大爷大妈家里单独改造卫生间的话,也一样能解决水路不畅的老毛病。”

“只不过那样花的价钱,跟你们面上看到的成果,不成正比。因为很多功夫和价钱都花在地下了。”

“但你们要是跟黄老爷子这样,整体大张旗鼓地搞一下,不仅多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呢效果也是杠杠滴,就跟住进新房没什么区别。”

金大妈一脸激动地拉住吴远道:“小吴,你可别忽悠我。”

那爷也有所保留地附和道:“小吴师傅,你说话可得负责任。”

“金大妈,那爷,我们对四合院的翻修改造,主打的就是一个居住体验。”

吴远趁机道:“再说了,等到黄老爷子的四合院改造完工,你们到时候一看,就知道了。我忽悠你们,有意思么?”

那爷骂骂咧咧道:“说得好像到时候,我们还能进的来似的!”

金大妈也讶然道:“不错,小吴师傅,到时候我们可参观不了。”

吴远抬手一指,“胡同口那边还有两套四合院,也正在翻修改造。其中有一套,等装好了,你们随便参观。”

“那敢情好!”

打发走了那爷和金大妈众人,吴远又带着孟师傅细致地看了一下水路。

恶劣天气的洗礼,确实是最能检验工程设计和质量的方式。

一番看下来后,大问题没有,但小瑕疵还是有一两处的。

但肯定比以前强多了。

接着吴远和孟师傅商量了下整改方案,确保尽善尽美。

随后吴远去了自家那套二进院和颜如卿的一进院,龚大彪和李鸿忠分别带队,趁着雨后这凉快的气息还在,抓紧时间赶赶工。

一通转悠下来,吴远也习惯这种当甩手掌柜的状态了。

换句话说,各个施工队已经磨合出来了。

这人一闲下来,吴远就突然有些归乡心切了。

当下就打电话给邹宁,让她帮着预订晚上回去的火车票。

打完电话之后,吴远又趁着时间尚早,坐车去了趟三环的别墅区。

翟第率队的施工队,有了他在上海的经验在先,目前是进度最快的一个。

潘麻子从建筑工程突然转做室内装修,加之又是瓦匠,进度上是比翟第的要慢一些。

但进度上的差异,一星半点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吴远提都没有提。

倒是马上就回北岗了,所以见过翟第和潘麻子这样的老乡,最后都会问一句,有什么要往家里带的么?

翟第眉头微皱,顿了顿,什么也没有说。

问到潘麻子的时候,这家伙直接叹了一口气道;“老板,帮俺带点钱回去给婆娘。让她别心疼田里的稻子了,就算全淹死了,颗粒无收,俺潘麻子也饿不着她们娘几个。”

接着潘麻子施工队里的几位师傅,纷纷凑过来道:“老板,也帮俺带点钱回去。”

看来他们还不知道家里已经雨过天晴的消息。

吴远当即大手一挥道:“如果是这事,你们就把心放回肚子里。昨天夜里,雨就停了。稻子会有点损失,但不至于颗粒无收。”

“真的,老板?”师傅们全都振奋地问。

“不信你们现在打电话回去问……”

第631章 暗藏玄机的一场谈话

最后潘麻子还真跑出去打电话了。

去别墅区传达室那边,给传达室大爷塞了包孬烟,就直接电话打到了村里。

这都不用叫自家婆娘来接了。

潘麻子直接就问道:“是许叔吧,俺是潘麻子!”

结果电话那头轻咳了一声,没好气地道:“我李会计,什么耳朵!”

“哦,李叔,对不住,听错了。”潘麻子连忙道歉道:“李叔,俺问你个事儿呗。”

李会计都拉过大喇叭的话筒准备广播了,闻言才问道:“不是叫你婆娘来接电话?”

“不用,李叔,”潘麻子当即道:“俺就想知道,家里雨还下不下?”

李会计的声音透着畅快,遥远地传来道:“不下了,昨晚就停了!现在日头烈的,特别晒,出去走一遭,跟蒸桑拿似的,黏糊地,太难受。”

潘麻子顿时喜出望外地道:“停了就好,停了好!”

很快,潘麻子就把好消息带了回来。

一个两个平日里拿着十五块钱一天工价的师傅们,听到这消息,全都笑得咧开了嘴。

明明他们两三个月的工资,就能涵盖田里一年到头的收成,他们也依旧笑开了怀。

这土地情结和观念,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转换过来的。

不过经此一事后,想要让吴远带钱回家的师傅,顿时没几个了。

吴远也乐得轻松,接着去了尤处家的那套新房。

尤处在盼盼评部优这事上,还是挺帮忙的。

所以吴远对潘二好一阵子嘱咐,咱得帮人把活干好了,干漂亮了。

同一时间,北岗,太阳当空照。

吴秀华跑了一上午,好不容易才搜罗来了差不多一百来斤的小龙虾。

加上县里小院一直攒下来的百来斤,这才凑了二百来斤的样子。

张艳和苗红都恢复了往日的忙碌,蹲在院子里,头顶着烈阳,收拾起小龙虾来。

吴秀华连忙招呼着道:“你们别蹲在太阳底下,那得多晒!”

张艳却兀自不动道:“三婶,不晒。北岗下了这么久的雨,俺都觉得自己个要发霉了,正好晒一晒,去去霉气。”

苗红附和道:“俺觉得也是。”

听了这话,吴秀华只好从屋里找了几顶草帽子给俩人带上,顺便自己也带上,在小龙虾边上坐下来,一块收拾准备。

仨人早就是熟练工了,收拾起来,动作娴熟,而且颇具节奏。

没过一会儿,苗红就憋不住问道:“三婶,咱可有阵子没卖过这么多小龙虾了!今天准备这么多,会不会……”

做生意的人有颇多忌讳。

所以苗红这话也没问出口,但吴秀华和张艳都知道她的意思。

对此,张艳露出期待之色。

吴秀华手上动作不停道:“其实俺心里也没谱,还是幺弟前几天让弟媳妇过来带话,说是天气转好之后,小龙虾可能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叫俺做好准备。”

是远爷说的?

哦,那没事了。

远爷说得,那准错不了。

仨人手脚再不停顿,越忙越快。

等到忙得差不多了,张艳扶着膝盖起身道:“三婶,如果是师父提的醒,那咱们准备这么点小龙虾,会不会少了?”

事实上,吴秀华也有此担忧。

闻言试探道:“那就再出去收一轮回来?”

苗红和张艳都同意道:“去吧去吧,多准备点总没错。反正卖不完的话,咱还可以先养着。”

于是吴秀华又出去转了一圈,收回了五六十斤新鲜的小龙虾。

加在一起,足足二百五六十斤。

仨人琢磨着,怎么也足够了!

连绵雨季后的第一个晴天,终于过去。

这一天,熊刚忙的是鸡飞狗跳。

雨停了,运河的水位却没有立刻下降。

从各处水渠排出来的雨水,持续涌入运河,让水位稳中有升。

不过这种上升,其实是极为缓慢的,而且也上升不了多久。

但要是觉得雨停了,天晴了,我又觉得我行了。

那就是高兴地太早了。

事实上,在水位缓慢攀升的这半天里,发生管涌跑漏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真要是,之前那么多天都扛过来了,却在这半天里出了纰漏,导致功亏一篑,那才是不值当呢。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