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页(1 / 1)

加入书签

('

拴着腿的鸡鸭,喂些粮食,还能多养些时日。

这两条大黑鱼必须马上处理了,剁吧剁吧,给队里的邻居和本家都分些。

至于那条猪前腿,只能放锅里煮了,抹上盐,腌起来……

更关键的是,王凤还没等开始忙活。

就见闺女宋春红推出那辆破烂二六式坤车来道:“妈,我去学校去了。”

王凤一瞧:“这,我这还指着你帮把手滴。”

话音刚落,就有个年轻点的小媳妇手捧着瓜子,笑着接话道:“大嫂,什么事儿需要帮忙,你尽管说。”

宋春红管来人叫了声三婶,随后上了车,飘然而去。

留下王凤面对着老三家的弟妹刘翠铃道:“翠玲啊,你来得正好,快帮把手。”

王凤看得出来。

自打跟吴家攀了这么干亲之后,老二老三家里的,过来的都愈发勤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

王凤不排斥,毕竟是本家,又是同一个生产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况且,她原本就准备把两条大黑鱼分了,送些去。

如此一来,倒是不用她亲自送了。

帮完忙,叫她们直接带走就行。

与此同时,吴家小楼。

俩孩子刚回到家中,就去溜猫逗狗消食去了。

刘慧都插不上手,只能上楼去午睡。

吴远在宋家吃得有些撑了,躺也躺不下,坐也坐不住的。

干脆就在家消食,哪儿也不去。

杨落雁悉心地替他端来砌好的茶水,甚至还主动要他躺下,给他揉肚子。

这突如其来的温柔劲儿,让吴远心里直发毛。

尤其还在刚从宋老师家里回来的节骨眼上。

“媳妇,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光天化日地,咱别动手动脚的。”

杨落雁纤手不停,兀自在丈夫的肚皮上揉来揉去,几次差点揉出了轨。

揉的吴远一阵心惊肉跳。

“刚才在宋老师家,不是说好的吗?这么快就忘了?”

吴远极力回想,想来想去只有一件事了。

“媳妇,你是说,芙蓉衣巷出口创汇的事?”

看着媳妇狂点头的劲儿,吴远大松一口气,总算是猜对了。

“这事啊,需要你转变观念。”

吴远心安理得地躺下来,享受着媳妇的温柔道:“芙蓉衣巷这么快能走出过门,把自身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是我没想到的一大进步。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话说回来,芙蓉衣巷品牌,想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却没那么容易。”

“因为时装,尤其是女装品牌,本身就是柔和了时尚和文化的主观产品。在国内市场流行的公关装,到了东南亚可能就是稀松平常的衣服。”

说到这里,直接把杨落雁做服装的满腔热情浇灭了一大半。

本身芙蓉衣巷在内地的异军突起,主打的就是一个时尚潮流。

结果这种时尚潮流,到了国外,可能只是稀松平常。

那就无怪乎,出口的服装,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规模上,难以打开局面。

“所以回到创汇这个主题上来,以芙蓉衣巷现在的生产规模,想要加大创汇还不简单?跟曼迪菲一样,寻求为进口品牌代工。”

“当然这种代工,是在供应内地市场之后,有生产余力的基础上。”

“这样不仅创汇创收,而且在代工过程中,吸收国外的流行时尚元素,然后加以本土化,用在芙蓉衣巷后续的时尚单品上来。”

第946章 市场要拓展,新品更要出

听到这里,杨落雁美眸不由亮了起来。

这又回到了她擅长的领域和模式上来了,眼前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但她依旧忍不住疑惑道:“那国外市场,短时间内咱就攻克不了了么?”

吴远闻言,不由失笑道:“媳妇,咱们内地有着11亿人口,这么大的市场,未来全都开发出来,还不够你们服装厂吃的么?”

“说来说去,国内市场都是芙蓉衣巷的立厂之本,这一块首先你得吃住了,拿稳了,才能谋求更多。”

“至于国外市场,真想攻克的话,除了代工这一法子,还有另一条路,一条完全不同的模式。”

杨落雁满怀期待地追问道:“什么模式,什么路?”

吴远晒道:“时机成熟的时候,咱在国外找找人,想办法去米兰时装节上或者别的什么时装节上,去混个脸熟。混得多了,自然就有路人缘,慢慢地,说不定就做起来了。”

杨落雁思忖着道:“这么说来,我确实有些好高骛远了。”

能从媳妇口中听到这话,吴远也是大感欣慰。

毕竟芙蓉衣巷起来的太顺了,作为创始人,顺风顺水的时候,是很难听得进去逆耳忠言的。

好在自己这旁敲侧击的,总算是让媳妇听进去了。

顺着话茬,吴远这话就好说多了:“说白了,媳妇,服装这块,国内市场的潜力比国际市场大多了。等到芙蓉衣巷在国内市场站稳名牌的脚跟,每一款时尚单品都能引起追捧的时候,进军国际市场,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话就纯属安慰的成分了。

但吴远相信,媳妇应该听得出来。

果然杨落雁的下一个问题,就围绕着国内市场来了。

“如今芙蓉衣巷在国内接连推出这几款女装之后,确实反映还不错。但如果不靠着打开国际市场,上一个新台阶,后续的发展迟早会后继乏力。”

“话是不假,”吴远先赞同道,紧跟着话锋一转:“但媳妇,趁着芙蓉衣巷还能吃一步裙、公关装和健美裤几年红利的前提下,是不是也该考虑研发新品,投放市场了?”

“我记得你之前在牛仔裤上也有尝试,那就继续尝试下去。”

“另外,国内冬装市场上,滑雪衫之类的毛病太多,又不好看。我建议你考察一种叫做羽绒服的防寒冬装,不仅女的能穿,而且男女老幼都能穿。”

现在的芙蓉衣巷有钱,不怕尝试,不怕花钱。

吴远出起主意来,也是一点负担都没有:“旁的不说,今年过年,你先给咱一家老小做身羽绒服。既要好看,又要保暖。”

一番话聊完,杨落雁立马钻进房间,不出来了。

连晚饭,都是吴远亲自做的。

吴远欣之如怡的,看着自家媳妇干劲满满的样子,他也跟着轻松。

转天周六,11月3日。

吴远正从外头溜达完回来时,就见刘慧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怔怔出神。

连俩孩子在旁边爬上爬下地都不管不顾。

吴远打眼往电视上一瞧,嘿,张凯丽?

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刘慧芳。

这不就是导致万人空巷的一代热播剧集《渴望》嘛!

那刘慧看得如此入神,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而且再过些时日,恐怕就不仅仅是入神,而且还得跟着哭哩。

果不其然。

日子一天天过去。

杨落雁沉迷于新款牛仔裤的设计,以及一家老小羽绒服的试制之中。

根本没注意到,每天一到八点,刘慧就雷打不动地坐到电视机前,一动不动。

直到当天的剧集播完。

转眼11月8日,立冬。

吴远打盼盼家具厂下了班,坐上宾利慕尚,直奔芙蓉衣巷服装厂。

这些时日,媳妇杨落雁沉迷于新款服装的设计,经常深更半夜才回家。

丈母娘刘慧沉迷于电视剧,无法自拔,根本想不起关心闺女。

所以只能吴远这个做丈夫的出面了。

一刻钟后,宾利慕尚拐入芙蓉衣巷总厂。

传达室老头一见吴远打车里露了脸,就亲切道:“吴老板,您可有日子没来咯!”

吴远就从车里丢出一包烟过去道:“您身体可好?”

“劳烦吴老板挂念,好着哩。您快进去吧,这些天,厂长都忙到很晚很晚。”

“好嘞,回见。”

摇上车窗,宾利慕尚一脚油门开到办公楼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