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页(1 / 1)
('
蔺苗苗矢口否认,可惜她迟疑了一下。
要是不迟疑这么一下,假以时日,当个厂长也不在话下。
可惜,眼下也就只能先当个副厂长,锻炼锻炼。
跟苗苗说话间,二徒弟赵宝俊散了根华子过来,这又见缝插针地送了火过来。
手里头的烟一点上。
吴远走到小楼门口,也不进去了。
师徒俩就在外头聊起来了。
相比于蔺苗苗的尚需历练,赵宝俊就显得成熟多了。
显然是接手了整个拆迁安置小区的工程之后,迎来送往地,方方面面地,没少受锻炼。
吴远大概齐地了解了一下情况。
等到赵宝俊再散给他第二根华子的时候,他就摆手不接了。
不仅如此,还提醒徒弟道:“如今你坐在这位置上,应酬上离不了烟酒。平日里就少抽点,少喝点。再怎么年轻,自己的身体,还是要自己注意。毕竟你跟苗苗还没结婚,没要孩子的。”
对于这话,宝俊虚心受教,咧嘴一笑。
蔺苗苗却老大不乐意地道:“老舅,你说什么呢?谁要给他生孩子了!”
说完,就进了小楼。
好家伙,竟然害羞了。
吴远难以置信的样子,反而把宝俊给逗笑了。
师徒俩也都跟着进了小楼。
蔺苗苗嘴上说不生孩子,一进屋就把玥玥抱在腿上,不撒手。
宝俊也坐过去,任由小江往他身上乱爬。
吴远没管这些,先去洗了手簌了口。
回头到厨房那边,才发现,在煤气灶上烧菜做饭的丈母娘刘慧,竟然还穿着早上那一身。
珠光宝气的,洋洋自得。
难得她这么高兴。
吴远趁机提议道:“妈,要不过两天,等我跟落雁去上海时,你也跟着咱们过去。”
“这样,正好咱们先路过省城,去大姨家坐坐,顺带着也让大姨带你故地重游一番。”
刘慧一听,顿时就心动了。
就咱现在这条件,身上这羽绒服,手腕上这紫檀木珍珠手串。
只跟村里的老姐妹们炫耀,跟锦衣夜行有什么分别?
就咱这身,别说是穿到省城了,就算是穿到大上海,那也是绝对时尚。
吴远一看丈母娘这表情,当即就拍板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说完这事,吴远径自从厨房去到灶房。
从媳妇手上接下红烧肉的活来,顺便跟杨落雁提了这事。
杨落雁眼前一亮,随即回过味来道:“天底下,恐怕没谁比你更会讨丈母娘的欢心了!”
吴远脱口而出道:“我这么用心,还不是因为你?”
杨落雁心里听得美滋滋地,就听丈夫道:“但爹那边,你去说。”
第978章 全村的希望,支书的颜面
果不其然。
杨落雁在饭桌上,刚提出这个打算,就遭到了杨支书的反对。
可惜杨支书一反对,反而愈发坚定了老伴刘慧出去走一圈亲戚的决心。
那情形,那效果,瞧着就跟老俩口演双簧似的。
吴远和媳妇早就习以为常了。
但却把在家吃饭的赵宝俊和蔺苗苗吓得够呛。
等到吃完饭回去的路上,蔺苗苗抓着宝俊腰间软肉道:“等结婚后,咱们一定不要跟爹妈住一起。”
赵宝俊不仅没反对,反而跟着加码道:“也不能跟你爹妈住一起。”
“一言为定。”
转天就是冬至。
按说是个大节,否则也不会当事似的,送那么多礼来。
但刘慧的一门心思,早就飞到了冬至后的出行上了。
不仅带着小江去县里的剃头铺子,剃了个头发。
而且早早地在楼上收拾起,此次出行要带的行李来。
真正当个大事一样在办。
吴远也就听之任之。
反正今儿媳妇上班去,冬至的大餐,他在家来负责。
正好趁此机会,把家中的各种食材盘点一番。
顺便着把明天能带去省城和上海的,都码出来,省得放在家里发霉变质。
如此不知不觉地忙到了天黑。
天色愈发阴冷,毕竟今天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吴远烧了一大桌子菜。
然而,等到媳妇杨落雁都回来了。
老丈人杨支书却还没过来。
高兴了一天的刘慧,脸色一沉,看着小江和玥玥道:“不等他了,耽误俩孩子吃饭长身体。”
吴远连忙拦住道:“妈,那什么,我去找找,保证快去快回。”
回头跟媳妇使了个眼色,让她把这一桌子放在锅里,捂着。
吴远腿着出了门。
经过学校门口时,正碰见大姐夫蔺先学推车出来,身后跟着一同下班的宋春红。
吴远给大姐夫散了根烟道:“苗苗都回来过节了,你还这么晚回去?”
蔺先学接了烟,直接别到耳后道:“所以我就不跟你抽了,先走了。”
说完,蹬上车子就走了。
吴远也不怪他,转头跟俩孩子干妈打招呼道:“你走前头,别回头又骑车撞我。”
宋春红羞红着脸:“哪能回回撞你?上回不就没撞!”
吴远边走边道:“那我真是谢谢你了。”
宋春红依旧推着车子,没上车道:“听说明儿你又要走了?”
吴远讶道:“这都知道?”
宋春红笑道:“全村人都知道了。”
也对,就凭孩子姥姥那高兴劲儿,就差没拿村里的大喇叭公开宣传了。
于是点点头道:“正好有点事,出去办一下。”
如此,十来分钟后,走到了村口。
就见杨支书正坐在贾痦子的小卖部门口。
不仅自己不吃饭,而且拉着老许头和李会计一块,没回去吃饭。
宋春红跟老几位打了个招呼,随即跟吴远道:“我先走了。”
吴远点点头,就见老许头冲他招手道:“小远,听说你明儿去省城。得空的话,去看看慧琴那孩子。”
“这孩子每次写信回来都说好,也不知道是真好假好。我这心里,还挺惦记。”
吴远给老三位散了华子道:“放心,许叔。你不说,我也打算去瞧瞧。毕竟她身上寄托着咱全村发展的希望。”
老许头颇感欣慰,接着就起身,拍了拍屁股上尘土。
顺带着对正犟着的杨支书道:“快回去吧,闺女婿都过来请了,你个糟老头子,还别扭个什么劲!”
吴远也趁机道:“爹,要不然你明天也跟我们一道出去旅游旅游?”
李会计也跟着劝道:“听听,孩子考虑得多周全?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杨支书终于开口说话了,“我跟着出去干什么?再说没人看家怎么行?就算是几条狗,也得有人喂。”
一听这话,老许头顿时嗤笑道:“你看家喂狗?瞧瞧你家那大黑都瘦成啥样了!快别说这话了。”
李会计跟着打圆场道:“大过节的,咱都快点回吧。别回头明天村里人都知道,你老支书闹别扭,大晚上的不回去过节。”
身为老支书,村里头有头有脸的人物,最是在乎颜面的。
劝到这份上,杨支书心里别扭劲儿也差不多了。
更何况,话说回来。
刘慧出去越体面,越风光,越是给他长脸。
翁婿俩一路回到家。
刘慧的脸色虽然不好看,但杨落雁却是当着父亲的面,把在锅里捂着的饭菜,原原本本地端出来。
杨支书看着俩孩子饿的嗷嗷地,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所以等吴远拿出茅台来,提议小酌两口时,杨支书甚至条件反射地拒绝了。
吴远却没把酒收回去,径自道:“大过节的,真就是小酌,一人二两,暖暖身子。”
这话听着熨帖。
加上宝贝闺女也直点头道:“喝吧喝吧,今天不拦着你。”
一顿饭渐渐地吃得和谐起来。
和谐之余,反而渐渐地生出一丝不舍来。
吃到中途。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