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1 / 1)
('
“哦,他这是会看相,还是懂医术?这些都不打紧,关键是,他父亲苏老先生,精通儒家治世之学,他,懂吗?”
“听说,灭齐之后,他就已经测算出了一套,全新的赋税征收方案,能在提高国家收入的同时,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快,请他进宫来!”听到高颎这一句话,你立马兴奋起来。
苏威,很快就跟高颎一起来了,但见到在大殿上端坐的你,苏威的脸色,似乎并不愉快。
你问他,为何如此?
他板着脸说,国家如今财政困难,您的这个大殿,却是金钩银幔,毫不节俭。
你尴尬,你委屈,你甚至有些生气。
毕竟,这大殿,是你那死鬼女婿宇文赟修的,你住进来,拢共都还没几天,这浮夸土豪的装饰风格,怎么就成了你的锅?
但是,你求贤若渴……
高颎,都还忙不迭地,在替你解释开脱。
你却直接叫人来,把满大殿的金银软装,全部拆除,交给新成立的度支部处理了。
苏威的表情,这才松弛下来,然后对你说,现在,依据均田制的规定,男子年龄,到了十八岁,就成为男丁,国家就应该给他们无偿分配土地,他也开始向国家缴纳赋税。
而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迎来的这一波婴儿潮,到现在,已经近五十年,跨越三代人了。关中一带的土地,已经所剩不多,土地越分越少,赋税却越来越多,很多农民,已经选择出卖土地,甚至干脆撂荒了。
所以,执行已久的均田制,需要一个关键的喘息,以便寻求新的动力。
眼下,可以把男丁的年龄,马上从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这样的话,从今年算起,三年之内,我们不必给老百姓授田,适龄的老百姓,也不必给我们上税。
这样一来,我们和老百姓,彼此都有了,三年时间的喘息之机。
三年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赋税,缩减徭役,甚至免除盐税、酒税,全面地向老百姓让利。
“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样一来,提高政府收入,从何说起?”
苏威却反问你,是否记得,灭亡北齐之后,我们的税制,却在那边一直推行不下去。
你记得,是有这么个问题,在那边很多时候,不过收个税而已,都不得不动用武力。
苏威说,那是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军国主义之下的我们,税率太高,如果我们不主动调低,我们的税制,就无法进入远比关中富裕的北齐故地。
现在我们将其调低,整合北齐故地,就会减少很多的阻力。
尤其是取消盐税、酒税,对于商贸繁荣的北齐故地而言,更是重大利好消息。
所以,关东那边,会欢欣鼓舞地迎接新税制的降临,这就会最大限度地扩充我们的税基。
陛下,您是懂《九章算术》的,你知道,一个乘法算式,其中一个乘数稍稍减小,而另一个却大大增加的话,乘积也会大大增加的。
况且,您别只盯着已经吃下去,只是还没消化的北齐。
南边,还有一个,巨大的税基……
是啊,你这个皇帝,要考虑的,已经不只是关中与陇西,这一隅之地。
第81章 八十一 杨坚9胜利的你 谋划统一
你总是睡不安稳,老是做梦。
原想,做了皇帝,你就睡得安稳。
结果,做了皇帝,你更睡不安稳。
上半夜,你睡不着,在人间也整整活了四十年了,到现在,你才发觉,你的思维,原来可以如此活跃。
睡了吧。
你劝已经第三十五次在床上翻身的自己。
诶!对了,早上那份奏疏,到底送到门下省去,审核过了没有啊?
哎,管他的,明天问问高颎。
睡了吧。
你第三十六次翻过来。
唉,说实话,伽罗穿上皇后的朝服,并没有想象中好看,配色太年轻了,不够庄重。
要不然,起床去尿个尿?
睡了吧……第三十七次。
哦,是啊,那本来,是丽华穿的衣服。
丽华,她现在,还恨我吗?
另外,封阿 7289为晋王,合适吗?
以“晋”为号的王侯,好像都不怎么安分啊,远看司马昭、近看宇文护啊。
呃,不至于吧。
睡了吧……
诶,你说,那个波斯国,到长安,到底有多远。
波斯国送给你的那个大象,你说,它该怎么抠鼻屎?
你烦不烦啊!杨坚!
下半夜,你才把自己,逼睡着了。
或者说,你是被你自己,烦得晕倒了。
可又是,各种各样的颠倒梦想啊。
你又梦见,你是大海里的长鲸,吃饱了,在海里游行。你却看见,天空之上,出现一头遮天蔽日的金鹰,低着头俯视着你,就像俯视着一条,普普通通的鲈鱼。
你不知道,那金鹰,到底有多大。
鹰,要有多大,才能把一头鲸鱼,看做一条鲈鱼?
哪有,那么大的鹰?
醒来的你,嘿然一笑。
除了夜长梦多,做皇帝的头一年,你的感觉,其实还不错。
三省六部的制度,正式启动了。
新的税收额度,也在全国推广开了。
你还把首都,从长安老城,迁到了开发区那边的新城,新城的名字,叫做“大兴城”。
朝野上下的反响,都还不错。
你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废除了北周北齐各自杂乱的钱币,统一铸造新币。
你废止了北周严酷的军国主义法律,采用了更为合理的北齐律,将其改编为隋律,减轻了压在百姓头上的诸多酷刑。
你彻底罢黜了刘昉与郑译,把自己权力的来源,进一步清洗干净。
到开皇元年底,你这个新王朝的秩序,开始走向稳定。
你也开始谋划,更加昌隆的国运。
确实啊,这好长好长的的一段时间里,似乎这世间的所有风云,都在倾向于你。
公元 582 年,开皇二年初的一个夜晚,南方传来一个好消息,已是六朝古都的建康城里,死了老皇帝,立了新皇帝。
死的那个老皇帝,是还算精明强干的陈宣帝陈顼。
他那个文弱的太子陈叔宝,是现在,南朝的新皇帝。
多年来,南北两朝,遇上这种大事,按说,都是要相互写个国书,假惺惺地,慰问一下子的。
第一次做涉外的工作,你感到,这国书的措辞,不好把握。
他是皇帝,你也是皇帝,他不承认,你是皇帝,你也没承认,他是皇帝。所以,这个国书,该用什么样的口气?
你翻了翻前朝发给南边的国书,发觉宇文家给陈家写信,用的都是,几乎吆五喝六的强硬口气。
于是,你也打算,就这么继续。
你摊开笔墨,从一句霸气的话语写起。
这时候,高颎突然来报,说突厥人,可能要打过来了!
啊!突厥!
不急!先把这封国书写完。你如此强令自己,镇定。
可是,你心里,还是一下子就泄了气。
你把手上正在写着的国书,揉了。
你重写了一张。
你的新国书,抬头的第一句话是:杨坚顿首。
顿首,差不多,就是磕头的意思。
而被你揉了的那一份,抬头处,原本写的是:大隋皇帝,启南陈国主事。
你知道,突厥入侵,这已经是危急时刻,你现在不能招惹南边,以免两面受敌。
你只好卑微得,差点把头,埋进了地里。
这突厥,到底什么来头?
为什么,能给你,这么大的压力?
“消息确实吗?是谁说的?”你急切地问高颎。
“是长孙晟回来了,他亲口说的。”高颎急切地回答。
“叫他来!”
两年前,周宣帝宇文赟在临死前,把自己的堂妹千金公主,嫁给了突厥的沙钵略可汗。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