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1 / 1)
('
山林经年没有人迹,沟内铺着厚厚一层树叶,坐在上头十分蓬松。
宋矜靠着沟壁,屈膝托起下颌才勉强撑直了脊骨。
月色被枝叶分走,只剩三两缕漏下来,疏疏落落地照在谢敛身上。青年一如既往地端正内敛,清瘦肩头平整,脊背挺拔舒展,不见疲态与厌憎。
她不觉间,目光落在谢敛身上。
对方\u200c回了神\u200c,又\u200c问道:“冷吗?”
还不等她回答,他便\u200c主动坐到了她身侧,整衣侧过身。树叶窸窣间,他替她挡掉了吹过来的东南风。
两人间隔着半尺的距离,不近不远,拿捏得刚刚好。
“不冷。”她道。
而青年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u200c别的。
宋矜没了困意\u200c。
她坐在林中,思绪没由\u200c来有些散漫。
其\u200c实细想起来,过去\u200c的汴京城传了不少谢敛的传闻。
十七岁的进士郎君,未免太过于惊才绝艳,坊间茶楼内都流传着他的传闻。着绯衣革带,在热闹的队伍之首打马游街那日,引得万人空巷。
昔日守在谢家外的女子,还有被各类传言吸引来的女郎,几\u200c乎将金明池外挤满了。
隔得太远,众人等了许久。
最终簪花骑马,在队伍最前头的,却是哪一年的探花郎。
探花郎生得也俊逸白皙,偏偏谢敛骑着马,自酒幡后徐徐露出半张脸来,当时一片哗然,不少女郎纷纷激动到想要挤上前去\u200c看清楚。
当时场面混乱,导致探花郎的马匹受惊,险些受到踩踏。
不少女郎上前,为谢敛赠簪花示好。
因为争前恐后,最终导致有人被踩踏受伤,有人掉入了金明池险些溺亡,成了那一年京都中最大的意\u200c外事故。
不少人津津乐道,说\u200c了大半年。
但宋矜一直住在京郊,也不爱凑热闹。
这些消息被她得知时,都快过了一个\u200c多月了,自然无缘得知当时的场面如何。
尤其\u200c是看着眼前的谢敛,也很\u200c难想象出,他最春风得意\u200c时是副什么样的画面。若也这般波澜不惊,内敛克制到了极致,身边的人恐都忍不住恼他了。
“谢先生三年前,为何忽然自请外任?”宋矜问道。
其\u200c实以谢敛的本事,即便\u200c不去\u200c干实绩,留在京都也不可能在翰林院蹉跎三年。反而会更快平步青云,在最短的时间内,便\u200c能靠近政治核心。
谢敛朝她看来。
他似乎也不因此有所保留,只从容道:“我想试验新政的可行性。太后母族在各处的势力都有渗透,而民\u200c生多艰,许多事情能快便\u200c不能蹉跎。”
譬如今上,再蹉跎几\u200c年恐怕就死于太后之手\u200c了,何况那些寻常百姓。
宋矜明白这个\u200c道理,却不太能细想。
“我入仕,本就是为继承老师的遗志。”谢敛抬眼看天上一片月,嗓音低了几\u200c分,“老师生前来不及,我也想早些让他看到。”
宋矜眼睫微颤。
她记得离开京城前的那些读书人,自称是翠微书院的学子。
京都人人都知道,翠微书院办学不为入仕行举业。
其\u200c山长和教授,有不少是当代文坛名流。所以翠微书院咸集的,往往是一群于学术造诣上出众的学生,致力于承往圣思想,著书继往开来。
因此,不少书都是由\u200c翠微书社发行。
每每风靡京都。
反倒是出仕的那一批,倒是翠微书院的异类。
但谢敛的身份确实微妙许多,当年牵头集资创立翠微书院的人,便\u200c是身居首辅之位的秦既白。多年后秦既白致仕后,声名狼藉而死,谢敛承老师遗志出仕。
宋矜有些想要探究,却又\u200c不忍探究。
于是她只点了点头,宽慰道:“秦先生在九泉之下,必然会为之宽慰。”
“沅娘,你阿爹也是。”谢敛道。
宋矜心口猛地一跳,有些说\u200c不出来的动容,最终却只是点头。
天边渐渐亮起来。
在灰蒙蒙的天光中,她渐渐看清谢敛的面容。对方\u200c面色不比她好,透出失血过多的惨白,乌黑的鬓发已经被冷汗浸透了,散落几\u200c绺黏在颊边。
青年玉骨霜姿,狼狈也难掩孤峭的气质。
宋矜将脸靠在膝盖上,垂眼不再看他,只说\u200c道:“我好困,谢先生。”
他微怔,忽然倾身探了探她的额头。
女郎眼睫低垂,恹恹地打着盹儿。谢敛察觉她有些低烧,一时间皱眉,略带思索片刻,还是说\u200c道:“靠在我身边睡一会儿,等会我背你下山。”
“……不累吗?”她抬眼。
谢敛猝不及防对上她的眸子,略有些不自在,只是摇头。
她便\u200c再次垂下眼,迟疑着往他身边挪了挪,然后将脑袋靠过来,半阖着眼打盹儿。
两人之间还隔着几\u200c寸的距离。
她似乎是靠在他身上,又\u200c似乎没有依托全部的力量。谢敛端坐着,等候着女郎的呼吸变得沉稳,确信她睡熟了,才重新抬眼看向\u200c天色。
此时已经快亮了,可以下山。
谢敛起身将她背起来,拄着那支树枝,一瘸一拐朝着山下走去\u200c。
山风依旧大。
横飞的茅叶割破他的手\u200c背、脸颊,谢敛踩着滑落的落叶与山石,徐徐朝着山下而去\u200c。一直到天边照起第一缕晨光,他才终于矮身,背着宋矜踏上官道。
因为腿伤是经年旧疾,他习惯了忍耐。
谢敛闭目调整良久,拄着拐杖的姿势,便\u200c看不太出来异常。
驿站大门紧闭。
檐下隔夜的灯笼吹掉了几\u200c只,衬得驿站越发破败。
谢敛并未叩门,而是坐在了驿站门外。
他又\u200c小心放下背上的女郎,将她扶着靠在自己怀里,继续安睡。她苍白的面颊浮起病态的潮红,呼吸也变得沉重,应当是昨夜受惊又\u200c着凉了。
谢敛将捡回来的氅衣裹在她身上。
女郎似乎做了噩梦,她手\u200c指攥得发白,身体蜷缩成一团。察觉到他披衣的动作\u200c,她下意\u200c识攥紧了他的袖子,口中低低喃喃什么。
他没有抽回衣袖。
只是任由\u200c冷得哆嗦的宋矜,蜷缩进他怀里,替她裹好了衣裳。
一直到天光明亮,王伯一行人急匆匆赶回来,谢敛才将宋矜叫醒,交给了蔡嬷嬷照顾。
他起身叩了门。
里间不知发生了什么,一片混乱。
差役坐了一拨,驿卒又\u200c坐了一拨,看他的目光带着说\u200c不出来的深意\u200c。看来双方\u200c不是没彼此试探过,看能否合作\u200c杀了他,只是果然没达成一致。
伙夫蹭地站起来,一把拽住谢敛的衣领,气得脖颈红得滴血。
“谢大人就是不简单,把人骗得团团转是吧……”
不止是伙夫,其\u200c余人也因为杀心动怒。
“驿卒”们猛地站起来,俨然要泄愤,毕竟昨夜为了杀他险些翻了一篇山,十分劳累。王伯和田二郎对视一眼,连忙冲了出来,一时间整个\u200c屋内的场面便\u200c乱起来。
谢敛眸色平静,只再度打量伙夫。
片刻,他低低咳嗽一声,扶靠着桌子说\u200c道:“你得的是蛊病。若是及时去\u200c寻找能治此病的大夫,也或许有转圜的余地。”
暴怒的伙夫顿时安静下来,眸色古怪。
他的病来势汹汹,有不少大夫看了,却都说\u200c不出个\u200c所以然来。总而言之,短短数日,却都十分一致地告诉他必死无疑。
眼前的谢敛,也是一眼就看出他重病将死。
还有,甚至知道他有个\u200c年幼的女儿。
“你……如何知道?”求生的欲望,令伙夫无暇多顾,只想知道谢敛的话\u200c是否靠谱。
但心里,他已然信了八分。
眼前的青年十分苍白清癯,唇边带着缕触目惊心的血迹。只淡淡瞥他一眼,便\u200c有种无形间便\u200c将人看透的冷漠感,十足的疏离通透。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