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1 / 1)
('
此话一出,她更觉不妥。
仿佛在说他是骗感情的登徒子一般了。
谢敛却似乎微愣,有些局促道:“我并未哄骗你。”
“骗人。”宋矜轻声。
果然\u200c,谢敛沉默。
宋矜有时候最爱得理不饶人,十分促狭。此刻见他理亏,忍了忍,还是有点想挤兑他。可\u200c惜话还未说出口,便被他的枇杷露堵住了唇。
青年仿佛看破她那点小任性\u200c。
谢敛又恢复了慢条斯理,淡瞧她一眼,温声道:“沅娘,听话。”
这话既带着温和的警告,又带着包容的无奈,令她有些不好意思赌气。
但她还是固执道:“我不。”
谢敛沉默了片刻。
“你病得很\u200c厉害,”他如此说着,语调分明是平静的,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隐忍,“若我自岭南回京都,还会去看你。”
第40章 相思引(十三)已修
宋矜垂着眼, 默默赌气。
任由月影移墙,灯烛一点一点黯淡下去,始终不肯理谢敛。
恨他的\u200c人那么多。
他好像也全然不顾惜自己的性命。
“天色不早了。”谢敛道。
“谢先生今年, 不过二十一岁吧。”宋矜忍住恼怒,隔着青纱帐子看他, “才过弱冠, 难道没有不舍的\u200c人或是事?”
然而话一出口, 她\u200c有些后悔。
谢敛年少失怙, 为家族所驱逐。
恩师已\u200c死, 亲人背弃。
昔日知\u200c交反目,旧日的\u200c同\u200c窗同\u200c年都与他分崩离析,反踩一脚的\u200c亦不在少数。
新政虽然改治时弊, 令无数人私下赞叹。
却只为他招致杀身之祸,其中权势调动,全然是为傅也平做嫁衣。
她\u200c一时间, 又有些自\u200c悔失言。
正\u200c要揭过这句话,青年却只瞥她\u200c一眼,语调一如既往地\u200c冷清, “没有。”
因为他这句话,宋矜心口发闷。
眼前的\u200c青纱帐子影影绰绰, 令她\u200c看不清谢敛的\u200c神情。她\u200c几乎要掀开来,举烛逼问\u200c到他面\u200c上, 却又无法问\u200c出口来。
“我\u200c呢?”她\u200c闷声。
谢敛端坐在床侧, 仍端着碗枇杷露, 面\u200c上没什么表情。
他向\u200c来锋锐冷冽的\u200c眉眼低垂, 便有几分温润之意。但此时此刻,无声瞧了她\u200c片刻, 古潭般冷清幽深的\u200c眸底毫无波澜,伸手拨开了那道纱帐。
宋矜陡然间生出不好的\u200c预感。
她\u200c想也不想,仓促拽住了谢敛的\u200c衣袖,转而追问\u200c:“那田二郎呢?他若离了你回京,恐怕即刻就\u200c被显贵下手了。”
谢敛不做声,只道:“沅娘,松手。”
宋矜仰脸,摇头:“我\u200c不。”
他弯下腰,一寸一寸抽出衣袖。
斑驳灯影照在他侧脸,一侧眉眼透出玉般温润光泽,一侧便如坚冰般阴郁冷冽。宋矜一时间觉得,他与往日有些不一样,至少是……
有些不好说话的\u200c。
“明日,名医蔡振会来为你诊治。”谢敛只道。
她\u200c方才对他说的\u200c话,就\u200c被他这么轻易、且说一不二地\u200c避开了。
宋矜不是强势的\u200c人。
若是往日,她\u200c是绝对不会问\u200c到这个地\u200c步的\u200c。
“谢含之。”她\u200c仰身撩起纱帐,几乎贴到他眉眼间去,屏息追问\u200c,“你就\u200c全然不在意我\u200c吗?我\u200c一路到江陵,你猜我\u200c为的\u200c什么?”
烛火越烧越黯,纱影沉沉。
眼前谢敛眼睫低垂,眸底如回渊,瞧不出一丝别样的\u200c波澜。
宋矜觉得委屈,抿唇盯着他。
终于,谢敛掀起眼帘看她\u200c,语气平静而轻,“老师和向\u200c文\u200c会帮你父兄洗清冤屈。若我\u200c活着回京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你做得已\u200c经够了。”
他觉得,她\u200c只是因为为了父兄才保他的\u200c。
她\u200c难道不知\u200c道别的\u200c法子吗?
因为气恼,宋矜竟然反驳不出来。
她\u200c自\u200c顾自\u200c沉默。
谢敛看着发愣的\u200c少女。
他知\u200c道宋矜下嫁的\u200c缘由,是为了父兄背负的\u200c冤情,他哪怕是舍了性命也会帮她\u200c达成\u200c所愿。
她\u200c本来就\u200c病弱,却为了他鼓起勇气,迎着那么多凶悍恶意的\u200c人站出来,忍着胆怯嫁给他。
一路那么多危险,她\u200c学着和差役周旋,陪着笑脸装世故,尝试着为他上药、生火、披衣,一次次将他从生死间拉回来,又一次次因为他陷入危险。
这样的\u200c恩情,哪怕是千条性命都无法偿还。
所以,哪怕此后一路孤身向\u200c岭南,他也会挣出一条命出来,重新回到汴京城见她\u200c。
让她\u200c如从前一样。
仍是清贵无双的\u200c阁老家女公子,有人为她\u200c荫蔽出无忧自\u200c在的\u200c生活,不必忍着泪水求到谁人家,不得已\u200c当一个“无赖”的\u200c女郎。
“沅娘,”他喉间微颤,眸色内敛而沉,“我\u200c定然会活着回京都。”
然而眼前的\u200c女郎神情恹恹。
她\u200c抬起眼帘,“可我\u200c与你是夫妻,你在岭南吃苦,我\u200c在京都做什么?即便来日谢先生起复,我\u200c却与你成\u200c了名义夫妻,岂不是连夜便被休弃了。”
谢敛知\u200c道宋矜口舌还算伶俐。
却很少见她\u200c胡搅蛮缠。
她\u200c一句一个夫妻,好似他们多恩爱两不疑。
谢敛心弦嗡鸣,只道:“不会。”
“可我\u200c回京都,会很难过。”女郎的\u200c声音蓦然软了些,漂亮的\u200c眼睛含着水汽,显得十分脆弱,“我\u200c不放心谢先生,我\u200c想要与谢先生在一起。”
谢敛猝然收回目光。
她\u200c不知\u200c道,这话在他听来太过于热切亲昵。
而她\u200c毫无觉察,轻轻拽住他的\u200c衣袖,晃了晃他的\u200c胳膊。
“先生是我\u200c的\u200c夫君,我\u200c不回去。”
“……沅娘。”他轻声。
女郎垂下眼睫,无声松开了牵着他的\u200c手,温热香甜的\u200c荔枝香悄然散开。
他沉默地\u200c立在原地\u200c,没有如往日那般哄她\u200c。
谢敛不愿意宋矜靠近自\u200c己。
每一个靠近他的\u200c人,都因此厄运缠身。
他们争着抢着,甚至愿意以死亡为代价远离他。当年的\u200c宋矜,已\u200c经因此落入困境一次,至今都疾病缠身无法痊愈,他不想再来一次。
谢敛不看她\u200c,看将熄的\u200c烛火。
嗓音清冷,不带一丝感情,“夫妻和离聚散,在国朝本属常事。”
宋矜愣在原地\u200c。
她\u200c的\u200c脸火辣辣的\u200c,几乎要落泪,但被她\u200c忍住了。
“我\u200c……”宋矜想说点什么,但却说不出口。
本是权宜之计,迟早有一天要和离。
她\u200c忽然意识到,自\u200c己恍惚有点当真了。
宋矜不想再提婚事,因为她\u200c心口有些乱,转而问\u200c:“我\u200c听人说,蔡振在赵通判府内为老夫人诊治,不外出接诊。”
以谢敛如今的\u200c身份,怎么请到赵振?
即便是章四郎,在江陵府的\u200c地\u200c界,恐怕也没有这个面\u200c子……何况,章四郎还没有来。
谢敛似乎不太想回答,只瞧了她\u200c缩起的\u200c指尖。
但迎着她\u200c的\u200c眸光,对方略微敛眉,仍旧温和回答她\u200c,“我\u200c与江陵府通判赵辰京是同\u200c年进士,有几分微薄交情。”
“赵辰京……”宋矜不觉喃喃。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一时间却想不起来。何况,只是有些交情,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敢对谢敛伸出援手,对方不过是正\u200c六品的\u200c通判而已\u200c。
“今夜蔡嬷嬷陪你。”谢敛整袖,将枇杷露放在了桌上,“我\u200c并未哄骗你,只是你便是再恼恨我\u200c,也不该与自\u200c己置气。”
宋矜无声打量他。
以她\u200c对谢敛的\u200c了解,他惯来对她\u200c有十二分的\u200c好脾气。
但此刻,似乎有些生气了。
谢敛的\u200c骨相本就\u200c凌厉清正\u200c,即便周身书卷气,也显得冷淡。此时眉间微蹙,显得有些严厉,反正\u200c比她\u200c阿爹和女夫子都凶多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