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1 / 1)
('
徐霞沉默没有回应。
见状,苏白继续开口:
“那我再问一句。”
“如果按照你的陈述,来对这个案件进行理解。”
“方如风在搜索中,搜索了把小三和出轨女杀了,会不会判死刑。”
“按照搜索的内容,对方是两个人,那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等同于说方如风做了杀害两个人的犯罪预备?”
“那么他在做杀害这两个人的预备中,具体做了什么?”
“搜索以后会不会死刑?”
“只是搜索并不能伤害谢婷婷和其出轨男吧?”
“那凭什么,或者说怎么进行判定?”
“就好比徐律师你,我今天在庭审上说徐律师,你以后肯定会因为职务犯罪进去。”
“我私下里搜索如何陷害他人职务犯罪。”
“这种情况下,徐律师是不是要报警抓我陷害他人,导致他人被诬告?”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什么呢?”
“我什么都没有做,我只是简单的陈述和上网搜索了如何陷害他人职务犯罪。”
“在我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难道就能判定我有犯罪行为吗?”
“我想请徐律师正面回答我这个问题。”
面对苏白的这个提问,徐霞保持了沉默。
对方的这一提问的确没有办法回答,并且回答了也会陷入更深的套路当中。
徐霞清楚这个案件的判定在于审判长,而不在于对方律师。
干脆直接保持沉默。
审判台席位上,林凤如在听完双方的答辩后,眉头微皱。
这个案子在她反复观看一审的判决后,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
只不过……
苏白提出了这一观点,等同于说不认同搜索属于客观实施了犯罪预备的行为。
对于这一点,林凤如开口询问:
“上述方委托律师提出来的搜索内容不等同于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那为什么方如风会去搜索这些内容?”
“上述方委托律师或者是上诉人,能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
对于审判长的提问,苏白愣了几秒。
不是,这TM提问的是什么问题?
这不相当于那个经典提问——
你如果不想杀人,不想进行预备,你为什么要那么搜索?
……
第323章 重要的事说三遍,证据!你虚空判定是吧?!
苏白知道审判长在庭审上询问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如果方如风不想着去杀人,他干嘛要搜索杀人后的刑罚?
这个问题从常理的推断上面来讲的话,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是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这个问题不应该由审判长在庭审上询问出来。
因为法院需要依照证据去判决判定。
尤其是在刑事上……依照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
没有相关证据和完整证据链进行判定,都是不符合相关诉讼流程的。
刚才林凤如的询问就是打破了这一点。
虽然说可以通过情理方面来进行认定、采纳证据和法律意见。
可是你来了一句,如果没有实施犯罪的预备,那么为什么要去搜索?
这反过来不就是说你去搜索了,就等同于你实施了犯罪的预备吗?
扯淡!
再有,方如风去搜索这个问题是为什么?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遭受到了屈辱,脑海里闪过这个想法。
但并没有前一句的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苏白对于审判长的这一提问,不理解,但也意识到了审判长的倾向性。
不过目前这个询问是指向方如风的。
面对审判长的询问,方如风略显有些紧张,但还是开口道:
“我搜索的目的是因为我当时很生气。”
“我在外面工作,可是谢婷婷却在家里出轨,这是个男人都忍受不了的事情!”
“对于这种事情,谁不愤怒?”
“所以我就在想,谢婷婷在家出轨,而且还是在我们买了不到一年的新房当中。”
“我应该怎么办?我当时真的很痛苦,是个男人都接受不了这种结果!”
“然后我就到网上搜了,老婆出轨了怎么办,还有如果杀了老婆和小三会不会判死刑……”
这时候林凤如又继续开口追问:
“你上网搜老婆出轨了怎么办,是出于你理性的考虑。”
“可是你为什么要搜杀了老婆和小三会不会判死刑?”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是不是出于对于谢婷婷和出轨之人的恨意,有想过杀了他们的想法?”
方如风朝着苏白的方向看了一眼,点头:
“嗯,我的确有过杀了他们的想法。”
“出了这种事情,除了圣人之外,谁不会想?”
“是个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情况。”
“我觉得我有这种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在当时我很愤怒的情况下有的,所以在网上进行了搜索。”
“等我冷静下来,回过头一想到我爸妈,我这个想法就没了。”
“因为我爸妈就我一个孩子,如果我因为杀人犯死刑。”
“我爸妈就没人照顾了,考虑到这一点,我后面就没有了想法。”
“你说你后面是没有了这种想法,那这种情况是在什么时间没有的呢?”
“是在谢婷婷报警以后,还是在谢婷婷报警以前?”
方如风纠结:“这个……是报警之前吧。”
“报警之前?这个不对吧,你的搜索时间记录和谢婷婷的报警立案记录不相符合。”
“明显是在报警之后才没有的这种想法,对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撒谎?”
面对方如风的回答,林凤如开口质疑。
面对林凤如的质问,方如风不知道该怎么回。
而在这时候,苏白举手示意:“审判长,关于这一点我有话要说。”
林如风扭过头:“上述方委托律师有什么要陈述的?”
“针对谢婷婷报警之前还是报警之后,这一点询问我的委托人有任何的意义吗?”
“况且我的委托人怎么可能知道是在报警前还是在报警后!”
“当时谢婷婷已经离开了家,不在方如风的身边,方如风当然也不知道谢婷婷什么时候报的警。”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他根本回答不了!只能凭借一个大概来进行回答。”
“我的当事人并没有撒谎,而是审判长你的提问明显出现了逻辑性的错误。”
“我想请审判长不要再继续追问下去,这种逻辑性的错误,不应该在庭审上发生。”
“如果再继续追问下去,出现类似情况,那么我对于本次庭审审判长的专业程度进行质疑!”
苏白直接打断了林凤如的询问。
依照着审判长现在的倾向和询问,完全是想要往方如风的口供上进行引导。
这个对于这件事情……必须进行打断。
对苏白突然开口打断询问,林凤如的脸上只是闪过了一丝不悦,不过也没有继续询问下去。
而是沉默着,对刚才的询问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刚才她的询问,只想证实着一点,那就是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报警前后,预示着第四条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所致。
这也是她刚才一直追问的主要原因。
只是追问的有点迅速,没有考虑到,刚才苏白提出来的说法。
大约过了一分钟的时间,林凤如才继续开口:
“根据刚才方如风对于所提问问题的回答。”
“已经表明了方如风的确有着犯罪的意图,这一点上诉方没有任何异议吧?”
苏白:“我方没有任何的异议。”
“好的。”
“那么现在针对方如风,是否在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的行为进行判定。”
面对审判长的开口,在庭审场上的各方都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