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1 / 1)
('
“长公子,你……”张苍脸色涨的通红,神色又羞又恼。
哄然一声。
殿内众人也齐齐大笑起来。
扶苏对张苍很了解。
张苍秉性很好,并不会真动怒。
他拱手道:“这次就麻烦张御史操劳了。”
“杜少府,等会你下去核实一下知情信息的官员,将相关名册,交予张御史,在此事没结束之前,这些官员都暂时不能归家,更不准跟外界有任何联系。”
“同时盐铁官署的官员,一律不得再插手此案。”
杜赫连忙道:“臣遵令。”
扶苏看向张苍,沉声道:“张御史,盐铁之事事关关中千万人生计生活,容不得半点懈怠,我这才出此下策,也的确是为难张御史了,但还请张御史倾力而为,尽快将告密之人绳之以法。”
“以正视听!”
“公子都这般说了,我还能这么办?只能倾力而为了。”张苍郁闷道。
扶苏微微额首,道:“仅靠查是不够的。”
“事情并不能真正解决。”
“目下之形势,商贾多有预料,已裹挟民众,意欲施压朝廷。”
“因而必须舒缓民众的恐慌不安。”
“此事当由少府解决。”
“请公子明示。”杜赫拱手道。
扶苏道:“少府掌天下山海池泽之税。”
“因而少府府库积蓄的盐铁是足以满足关中需求的。”
“这便是安抚之道。”
杜赫蹙眉。
对此说法很是费解。
他执掌少府,对少府最为了解,少府府库内哪有盐铁?
张苍跟蒙毅也一脸疑惑。
扶苏笑着道:“少府内有没有不重要,重要是让民众相信少府有。”
“只要底层相信有。”
“少府内是否真的有,就已经不重要了。”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这便是安民之法。”
闻言。
张苍眉头一皱,随即似意识到什么,猛的抬起头,眼中露出一抹惊异。
杜赫沉思稍许,也是若有所思。
唯蒙毅还眉头紧皱。
第148章 一环扣一环!
杜赫道:“公子想如何做?”
“话从口出,自然是靠说。”扶苏笑了笑,直接道:“地方民众对少府内情并不知晓,因而可在民意汹汹时,由一些少府官吏,将少府的一些‘实情’,以无心之言的形式说出去。”
杜赫微微颔首。
随即,他蹙眉道:“消息就算传出去,但地方民众若是不信呢?”
“那就让他们信!”扶苏掷地有声道。
众人挑眉。
扶苏深吸口气,目光冷冽,道:“我前面已通知过,官府不管盐铁之事,官府只负责查沉船一案,地方发生的任何情况,少府也好,廷尉府也好,都必须当不知情,也不要去理会,更不要想着去解决。”
“任其自如发展。”
“这是需严令相关官员官吏的。”
“但如我前面所说。”
“在这些官员官吏身边人询问情况时,便可借机将少府的‘实情’泄露出去,其中主要需说明的是,我扶苏及尔等对地方之事不了解,奉命处理的只是沉船案件,并不会负责解决盐铁之事,对此更是知之甚少。”
“但需说明少府是有能力解决的。”
“只要此事闻于我等之耳,或许就能说动调用少府府库,用以解决关中盐铁短缺。”
“在事态闻于我等之耳前,诸位对城中之事当选择漠视。”
“当充耳不闻,当置之不理。”
“蒙毅,你当下主要职能,便是调集官吏,调查沉船案件,此外,派人巡视相关官员,严禁他们将少府的真正实情说出去,外界知晓的,必须是官府想让他们听到的。”
“甚至于特殊时候,可将人调离咸阳。”
“此事绝不容有失!”
扶苏少有的一脸冷酷无情。
蒙毅心神一凛。
他深深的看了几眼扶苏。
对眼前之人却难得感到了几分陌生。
杜赫沉思些许,开口道:“若地方官吏上报呢?”
“压着,反正不能呈到你们手上,更不能闻于我的耳中。”扶苏冷声道:“若是你们担心做不到,等会安排下去后,便可直接去怀县,等到事情进展的差不多时,我会派人通知你们回来的。”
杜赫神色微异。
对扶苏的果决暗暗心惊。
他思忖片刻,躬身道:“朝廷对盐铁之事彻底不管?”
扶苏认真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们的担忧。”扶苏沉声道:“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朝廷眼下就是要做到完全的冷酷无情,也要向下表露出对底层的漠不关心跟隔阂。”
“唯如此才能取信于民。”
一旁。
张苍若有所思。
他已大体是听明白了。
扶苏的种种举措,就是要将朝廷跟地方切割开,将盐铁缺失之事,完全归于地方无能隐瞒,而后再由朝廷出面力挽狂澜。
从始至终朝廷都是高高在上、睥睨无人的。
而这一切的一切,首先就要将底层彻底拖入水中,让底层一步步沦为即将溺亡的人,让底层彻底深陷绝望跟恐慌,而就在底层濒临崩溃时,朝廷便会适时递出一根稻草,这根稻草,无疑会成为民众的救命稻草。
到那时。
无论底层相不相信。
他们只要不想死,就只能死死抓住。
继而实现绝地翻转。
只是这条计策过于冷血。
就算是张苍,也不由为之胆寒。
他看向扶苏。
最终却是摇了摇头。
他不认为这是扶苏能想出来的。
下意识。
他想到了那一个人。
嵇恒!
张苍心中唏嘘道:“嵇恒,你可真是够无情的,以上千万人为算计,你就真不怕搞砸吗?”
“这若出了纰漏。”
“大秦内部恐会当即崩解。”
“就算是有始皇在,也根本无力回天。”
但随即。
张苍目光就一沉。
他回想了一下大秦目下局势,却又不得不暗叹,嵇恒的想法或许才是对的。
大秦拖不得。
怀县沉船之事必须尽快解决。
按正常流程去处理,关中内部短时难安,若为六国余孽抓住机会,关中恐会爆发更大乱事,嵇恒此举看似冷酷无情,但却最为省时省力,若是处理得当,甚至可以在六国余孽反应过来前,直接将此事给解决好。
不给六国余孽任何乱事的机会。
想到这。
张苍目光稍缓。
他也不得不佩服嵇恒的胆量。
换做他,一来想不到这般想法,二来也绝不敢这么冒险。
一念至此。
他对嵇恒已越发好奇。
甚至很想当面见一见,见见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看了看杜赫跟蒙毅的迷茫眼神,主动解释道:“两位过去可曾溺过水?长公子之意,便是让底层如那溺水之人,毫无支撑,而在底层要溺亡时,再从岸上递出‘少府能解决’的稻草,让民众为活命不得不抓住。”
“想让底层毫无依靠。”
“最简单明快的办法便是无视。”
“官府越是无视、越是不理、越是冷漠,底层对朝廷的期待就越高,等到朝廷真的出手解决时,底层更是会感激涕零。”
“这便是公子的取信于民。”
“非是取信。”
“而是置之死地,再给予一条生路。”
“让人不得不信!”
“此法虽不仁义,但的确是目下最好的解决之策,高效明快,而且一环扣一环,只要执行不出太大偏差,等到取信于民后,更是能给外界一个合理的解释,公子特意让我去查少府的泄密官吏,以及蒙毅廷尉严查的地方涉事官吏。”
“这些便能为朝廷的不知情做解释。”
“等案件‘水落石出’。”
“民众只会对包庇隐瞒的贪官污吏怒不可遏,怨声载道,但绝不会对最后出手的朝廷有怨言,因为朝廷是被下面蒙蔽了,而且朝廷一旦知情便立即着手解决,谁又能再去指摘?”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