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1 / 1)
('
嵇恒转过身。
他神色幽幽道:“不过此事急不得,也不是朝夕能解决,你也不用为此多费心。”
“在天人关系上,始皇只会定下个基调。”
“便是修人事以胜天。”
“而你日后的重心,并不在这上面,而是在这份令书下来后,在各地兴建的防灾救灾制度。”
“这也将是大秦今后的政治重点。”
闻言。
扶苏面露异色。
他不解道:“这防灾救灾我清楚,只是为何会是朝堂重点?”
嵇恒轻笑一声,平静道:“因为这会牵涉到很多人,很多官员,很多钱粮,而这都是大秦目前最急切的,由此也会引申出很多东西,甚至对大秦方方面面都会有影响。”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扶苏蹙眉。
他在脑海沉思片刻,依旧感觉一片雾水。
他开口道:“还请先生细讲。”
嵇恒看向扶苏,犹豫了一下,淡淡道:“眼下你知道的太多并没什么用处,你只需知道,你当下的重心还是在解决军功爵制上,眼下南海大军的士官已经安置下来,但北原大军还没有头绪,而想要如法炮制,那就意味着要让地方腾出官职。”
“而且还需得关东官吏腾位。”
扶苏颔首。
他自然也清楚这点。
这几天更是没少为此头疼。
他回来后,更是往丞相府跑了数次,就是想清楚地方目下还有多少官职空缺,只是丞相府给出的回复实在太少了,根本就安置不了上千人的北原士官。
随即。
他猛地看向嵇恒,不确定道:“依先生之见,当从这次防灾救灾着手?”
“另设官署?”
只是这话刚说出,扶苏自己就否定了。
这不可能的。
诚然。
设立新的官署最为一劳永逸,即便一个县就安排三五个人,大秦全国有七百多个县,这也足以安置数千近万人,但设立官署后,也将直接面临一个问题,便是俸禄,这数千上万人的俸禄可非是小数。
而且这官署职能便是防灾救灾,无疑也会动用不少人力去预防。
这一来一回,花销可就太大了。
朝廷不会同意的。
扶苏苦笑道:“我还是有些心急了,若是能这么简单解决,父皇也不会一直压着了,眼下朝廷人力、物力、财力都很紧迫,加之因为士官退伍的事,各地还要兴修学室,还要去招揽教书先生,少府已没少上书抱怨,若是再另设一官署,只怕杜赫非得跟自己急眼不成。”
“而且也绝不可能通过。”
嵇恒点点头。
防灾救灾的确很重要。
但单独设立一个官署,就大秦目下的情况而言,实在有些过于奢侈了。
也太过不切实际。
大秦本身体制就有些臃肿,对财政要求也很高,再另设官署,大秦根本担负不起,因而大秦唯一能做的,便是对地方官署进行调整,将防灾救灾的职能,分给相应的官员。
这其实也是大秦的唯一选择。
扶苏眉头紧皱,双眼殷切的看着嵇恒,等待着嵇恒的解决之法。
嵇恒很淡定,淡然道:“其实政策下去,解决起来不难,不过就是跟之前的盐官铁官一样,从其他官署分一些人出来管理,然如果仅仅只是做到这点,对大秦当下的困境是毫无用处的。”
“大秦想要的更多。”
扶苏正襟危坐。
他的身体挺的笔直。
嵇恒道:“大秦要以防范天灾为由,防范人祸,同时不断加深对关东各郡县的控制,并对关东官吏进行一番清理,为北原大军的那些退伍士官腾位置。”
“这才是大秦的主要目的。”
“防灾只是借口。”
“也不会是大秦日后的重点。”
“至少眼下不是。”
闻言。
扶苏若有所思。
经过嵇恒这么一提醒,他只觉眼界开阔不少。
只是对于具体如何操作,还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并未急急忙忙的开口,静等着嵇恒的后续。
嵇恒道:“关东官吏跟朝廷并不齐心。”
“然世间熙攘皆为利来利往。”
“他们其实是很乐意在朝廷的政策下位自己谋利的,等朝廷防灾救灾的政策下去,对关东官吏而言,无疑是眼冒精光的,因为他们又能借此大肆谋利了,而且还有正当理由,这其实也是过去天下的常态。”
“任何政策一旦落到地方都会变形。”
“也都会为人利用。”
“官员的主观权力太大,可以随意左右征发黔首的人选,因而只要对地方黔首做一些刻意针对,便能让很多地方黔首活不下去,到时卖儿卖女、卖田卖屋的事,也就会不断发生。”
“地方的民怨民愤也会再次加剧。”
“即便防灾救灾是为民着想,最后反会背上天大骂名。”
扶苏面色一沉。
他又何尝不知道其中道理?
他早已不是过去对政事一知半解的扶苏了。
但就算知晓,也根本无力预防,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下糜烂下去,甚至内心更希望朝堂能少有动作,放民休息。
嵇恒看向扶苏,沉声道:“所以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能只管出,不管负责,如果只管出政策,却不想着监管,最终说是为了防灾救灾,然而事实上都会变成人祸的根源。”
扶苏点头。
他一脸认真道:“朝廷定会做好监管。”
嵇恒失笑一声,揶揄道:“你当真以为朝廷能做好监管?”
“监管不好的!”
“朝廷没那么大精力。”
“更没有对天下这么大的控制力。”
“最终所谓的监督制度,只是地方的自纠自查罢了,然这又岂能真的查出问题?”
“只是在人祸上粉饰了一层太平罢了。”
“然这又岂能真的遮得住?”
“一旦地方包不住,那便就酿成了大祸。”
“监督才是朝廷日后的重点。”
扶苏眉头一皱,不解道:“只是按先生所言,朝廷是监督不了的,至少监督不会那么有力,这种情况下,岂非只能放任地方官吏为所欲为?这又谈何监督?”
嵇恒点点头。
他笑着道:“所以过往的监督方式不能用。”
“要换种方式。”
“不过大致还是趋同的。”
“也就是将防灾救灾的职能,交到地方的某个官吏头上,然后准许地方揭发,让地方开展纠察,朝廷知晓后,再出面将这些官吏清理掉,从而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过若是这些揭发没有落到朝廷耳中,朝廷自不会有后续。”
“而就算朝廷有意进行监督,效果其实也不会太好。”
“主因便是朝廷对关东控制力不足。”
“地方上下一心,全力隐瞒,就算朝廷知晓,但没有证据,也拿他们没有办法,甚至还可能让这些人变本加厉,而这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老路上,然大秦又岂能经得起这番折腾?”
“就算朝廷经得起,地方黔首折腾的起?”
扶苏恭敬作揖道:“敢问先生的监督之法是什么?”
嵇恒沉默了。
他抬起头,望着又开始飘零的雪花,长长的叹息一声,而后冷声道:“只有再苦一苦黔首,然后以待王师,先让地方官吏猖獗一段时间,然后朝廷趁机收集证据,等证据收集的差不多时,雷霆出手,将这些丑类悉数清理。”
扶苏长大着嘴,满眼不敢置信。
嵇恒转过身,眼神很是冷漠,嗤笑道:“是不是感觉很冷血?”
“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朝廷想真的做到,也会无比的困难,甚至是困难重重,为此还需始皇亲自压阵,地方官吏上下包庇之下,就算朝廷收集到了足够多的证据,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将他们治罪的,一个不慎,就可能将他们逼反到六国余孽那边。”
“然大秦又不得不这么做。”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