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页(1 / 1)
('
从张良的话中,他已听出,此人对张良影响很深,甚至让张良心生了怯意,若是张良不能走出去,便会一直活在此人阴影下,而那时的张良,也不是张良了,所以张良定然会继续抗争。
争的非是复韩。
也是为了他自身的自我。
他沉声道:“既然子房兄已做出了决定,我韩离也不多言,至于令子,我会好生对待,视若己出,子房兄,无须忧心。”
闻言。
张良感激道:“多谢韩兄。”
韩离深深看了一眼张良,也是直接转身离去了。
张良拱手相送。
他最担心的便是自己的子嗣。
而今听到韩离的承诺,也是再无任何后顾之忧。
今后他的眼里只有一件事。
反秦!!!
他要跟嵇恒争一争,最终谁能笑到最后。
也争一争谁的观点是对的。
他低下头,看向脚边的一堆竹简,直接席地而坐,这么看了起来。
等奖这些竹简看完。
张良目光微动,低声道:“他果然又出手了,依旧是以钱粮破局,只不过现在的他,出手更胆大了,也更加无所顾忌。”
“开源节流。”
“外部修好,内部安抚。”
“不过从这些竹简上来看,嵇恒分明是以北疆为重。”
“这不对。”
“北疆再厉害,终归是外患。”
“内部才是嵇恒最看重的点,只不过秦廷并未表露出来。”
张良嘴角微扬。
第386章 剑走偏锋!
张良坐在地上。
通读了一遍,他心中已有了大概脉络,只是依旧不敢大意,再度将这些竹简翻看起来,直到连看了数遍,甚至都快要背下来后,他这才放下。
张良眉头紧皱道:“从这些竹简上来看,秦廷对北疆明显更为看重,做的各项测试也更多,但这终究只是表象,秦廷的重心从来都是关东。”
“只是这次藏得更隐蔽了。”
“未曾透露分毫。”
“从始至终,都只是简单的传令。”
“对外宣称的,只是将在关东修建大大型中转仓库,只是这仓库当真有这么简单?”
“开源节流。”
“最终是要落在盈余钱粮上。”
“秦制之下,对钱粮的需求是海量的,每日吞吐的钱粮也数不胜数,关东修建仓库,的确能减少路途上的损耗,但以秦廷过去对关东的严防死守,做出这样的举措,明显是得不偿失的。”
“至少……”
“很难赢得朝臣同意。”
“定是有后续。”
“只是这后续会是什么呢?”
张良蹙眉深思。
在仔细想了一番后,张良不禁摇了摇头。
并无什么头绪。
对于嵇恒的想法,他总是猜不透,甚至有时都不是猜不透了,而是根本就想象不到,嵇恒的想法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往往都不按常理,也很难在历史上找到相应的对照。
若是以常理去推断,基本看不出问题,只会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
就实而言。
若非自己对秦廷有较深了解。
恐也会这般认为。
秦廷财政短缺,想进行开源节流,盈余出多余的钱粮。
而张苍又是新任少府。
新官上任三把火。
想做出一些政绩,做出一些改变,完全是合乎情理的。
尤其在关东修仓库,跟始皇巡行宣扬的‘修人事以胜天’契合,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还做了一定的补丁疏堵,便是只容许关东钱粮征收上去后,在地方停留至多三个月,而后便一定要转移走。
绝不在关东地方停留太久。
一切似都理所当然。
但张良不信,此事会这么简单,更不信,以嵇恒这般狡黠如狐的人,只是浅尝辄止,这也不是嵇恒过往的行事风格。
嵇恒定另有所图。
张良起身,手中竹简轻轻拍打着,低声道:“嵇恒究竟在算计着什么?又在图谋着什么?”
“他究竟有何居心?!”
张良一脸疑惑,在院中来回踱步。
沉思良久。
最终。
他还是把目光放在了钱粮上。
解铃还须系铃人。
而钱粮正好是秦廷最在意的。
张良轻声道:“钱粮……秦廷是以钱粮开口,那理应也能从钱粮方向找到突破口,而秦廷这般做法主要是为了为朝廷盈余钱粮。”
“无钱万事休。”
“只是通过所谓的开源节流,这能盈余下的钱粮,终究是太过有限,也根本担负不了太多,北疆也好,修仓库也好,都只算得上蝇头小利,真正论下来,不过是缝缝补补。”
“难以有后续的进展。”
“难道当真是受到嵇恒影响太深,以至于让我无论何事都会起疑?”张良暗自喃喃,眉头却是紧皱。
良久。
张良摇摇头。
秦廷这么做,定不会是无的放矢。
也绝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秦廷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跟精力去折腾?若是不图谋什么,这一切明显是得不偿失的,也是在放松对匈奴的管控,以及放松对关东的控制,以秦制对天下的要求,这明显是不合的。
“通过开源节流,明显是不够的。”
“还需要从地方来钱。”
“嵇恒是有怜悯底层民众之心的,故不太会支持继续敛财于民,而不能从地方民众处取财,便只能从别处取。”
“商贾?”
张良摇头。
他不认为是商贾。
经‘官山海’后,商贾元气大伤,还为地方官吏盯上了,而今的商贾在朝廷跟地方层层盘剥下,根本就收不上太多钱,真正手中有不少钱粮的,身后大都有着地方官吏的影子。
这是官府难以查清的。
秦廷对地方情况没有彻底调查前,都不太可能去动手,贸然举动,只会打草惊蛇,也会入不敷出,秦廷也没有这么大精力跟动力去查。
何况就算查到了。
商贾挣来的钱粮,早就为地方瓜分了。
秦廷又能获利多少?
“哪是贵族?”张良目光微动。
随即。
他再度摇头。
贵族更不可能了。
贵族本就站在秦廷对立面。
他们对自家财富隐藏的更加严实,秦廷想从贵族手中,将那些藏匿的财物搜刮出来,根本就不现实,其中难度跟抓捕隐匿贵族相当了。
这明显也不可能。
商贾、贵族都不行,那便只剩官吏了。
张良抬头望着天空,凝声道:“秦廷这是想趁着始皇巡行天下的余威,继续对关东官场进行清理?”
“只是秦廷真能有这么魄力?”
“关东官场陈苛多年,根深蒂固,互相串联下,没有大军压阵,仅靠一些官吏下来严查,就算真查出一些东西?互相隐瞒包庇下,最终恐都难以定罪,甚至还可能被反告污蔑。”
“而且这跟这仓库有什么关系?”
“难道是想借助仓库,以此来稳定地方?继而让朝廷能慢条斯理的清理,也不担心地方作乱?”
“这倒的确有可能。”
“也是秦廷能做得出来的事。”
想到这。
张良心神一定。
脸上露出镇定自若的神情。
在将自己的想法,仔细的想了一遍后,张良更坚定了自己的认识。
他轻笑道:“欲盖弥彰。”
“大张旗鼓的为北疆谋划,实则只是为转移注意力,让关东官吏放松警惕,继而达成清理关东官场的目的。”
“我若是没猜错。”
“秦廷的真正意图不在仓库。”
“而在仓库建成后,地方听命朝廷,对相应物资做出转移,等到这些资源到了仓库,秦廷没了后顾之忧,恐就会对相应官吏动手了,而朝廷手持大量物资,根本就不担心地方作乱。”
“万民赖以生计的当为柴米油盐铁等。”
“民不乱,地方便不会乱。”
“名义是修的是仓库,实际上修的是地方官吏的墓穴。”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