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1 / 1)

加入书签

('

黑暗中举步难行,越到深处,火折子的光越弱,到最后,一阵阴风吹过,火折子直接灭了,无论如何再也无法点燃。

见状,楚祯与夏侯虞的手不仅未松开,反而握的更紧了。

不知在黑暗中行进了多久,前方突现光亮。

明明应该狭小的一个空间,却让他们在里面绕了许久。

看见光亮惊喜的同时,楚祯和夏侯虞心中也不自觉对孙道知这位礼部尚书的心思缜密感觉后背发凉。

一扇石门推开,面前豁然开朗。

缓过猛然见光的不适感,他们睁开眼睛,就见一个身着素白长衫,头顶随意挽了一个发髻,手持黑白木扇,坐在桌前慢慢品茶的人。

倏见此人,楚祯直觉心绪都舒畅了起来,怎会有如此素雅之人。

那人听见楚祯这边的动静,往他们那里轻轻瞥了一眼,便如沐春风般笑道:“小楚祯来了?”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那人收扇,走到楚祯面前,用扇头轻点楚祯的眉心,说道:“你小时候,见我一面后,便赖在我身上不下来,与世子殿下不知打了多少架争抢着让我抱。”

楚祯逐渐睁大双眼:“您是……柳先生!”

柳滨笑而不语,算是默认。

楚祯本想像幼时那样,扑进算自己半个老师的怀里,如往日那样,赖着不下来。

可是动作前,楚祯突然意识到,自己如今长高了许多身量,经历了无数波折,心境已不如那时畅快了。

更何况,曾经与自己争抢先生的世子,也终是没等来回家,死于敌国,尸首无踪。

柳滨没有在意楚祯的不对劲,转而看向楚祯身后的夏侯虞。

他问道:“敢问这位少年是何人?”

夏侯虞慢慢抬头,与柳滨四目相对。

他知道,老师是在装作不认识他,可是就连楚祯与柳滨只有一面之缘都如此亲近,老师于自己有着救命之恩,又怎不会激动。

幸而他们所处阴暗之处,夏侯虞眼角的泪被隐住,楚祯看不到,柳滨也看不到。

楚祯为他们介绍:“这位是我的朋友,虞净舟。他是前朝太傅,柳滨柳先生。”

“净、舟,好名字。”柳滨赞叹道。

“多谢。”夏侯虞强装镇定,冷冷道。

此时,楚祯才反应过来,在孙道知的地下密道中见到柳滨,是何等的奇怪。

“柳先生,您为何会在此处?”

“我在等少将军。”柳滨说。

许久没有听到“少将军”这个名号了,楚祯背脊不自觉一僵,脸上的笑容艰难地挂着。

“来。”柳滨笑着对楚祯挥挥手,招呼他。

楚祯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柳滨身边的,当柳滨的手轻轻拍他的头,说“孩子,这么多年苦了你了”的时候,他才恍若惊醒。

身后的夏侯虞,在无人注视的角落,暗自捏紧拳头。

面前是他的老师,幼时遭到灭顶之灾后,世上仅剩的唯一亲人。

如今他看着却不能与之亲近,只为了他的一腔抱负。

无论是赶赴栾国为质,还是如今为了大周将有的开明盛世,他一直都在忍耐自己的情感。

柳滨轻轻放开楚祯,对他们二人说:“你们可是在找这个?”

柳滨手中赫然拿着他们要寻的密折。

楚祯:“它怎会在先生的手中?”

柳滨未回答,而是将其放置烛火纸上,折子被点燃一角,迅速燃烧。楚祯和夏侯虞都来不及反应,去抢夺下来。

而柳滨于他们而言,亦是不能轻易对之造次之人。

柳滨烧完折子,双手轻轻拍打指尖灰尘,就好似扑落普通灰尘一般。

他说:“我来孙道知并不清楚,顾风浔也不知晓。我来,也正如我所说,来见见少将军。更是想对少将军说一句话。”

未等楚祯问,柳滨接着说:“相信你的父亲,他是一位值得万人敬仰的将军。”

“先生……”

柳滨转过身,只留给楚祯和夏侯虞一个清瘦风雅的背影。

“前朝之事,万物皆有不得已,楚将军如是,顾风浔如是,我亦如是。”

夏侯虞冲上前,离柳滨只剩不到三步却猛然停住脚步。

“您……您可还有其他话,予我、”夏侯虞稍作停顿,“予我们。”

柳滨清爽的笑声传进夏侯虞的耳朵,“本想劝你们,莫要走我与顾风浔的老路,但少年人心性纯粹热烈,你们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的波折要经历。我能送你们的话,便只有那四个字:但行无悔。”

话落,柳滨消失在密道另一头。

楚祯和夏侯虞冲过去,只有一扇石墙等着他们。

任他们如何寻,都找不到其中机巧。

在密道内已耽误了太多时辰,折子被烧了,他们无功而返。

回到孙府院门处,孙钦见他们终于出来了,松了一口气,与门口的随从胡扯了几句,就与他们汇合了。

筱罗正与夏侯般斗嘴,见楚祯他们出来,赶紧迎上去。

可是楚祯微微摇头,以及略带歉意的表情,就已经告诉了筱罗答案。

她本来也没奢求能得到答案,楚祯能为她所做至此,已是无上感激了。

便拉着楚祯,与他聊起孙府内都遇见何等惊险刺激之事。

夏侯虞走在最后,望向前方楚祯的背影。

心中回忆起老师临走前说的那四个字:但行无悔。

所以,如何才能,无悔。

第13章 百户

密折没拿到,在几人的心里,倒也是意料之中。

如果真的拿在手里了,会不会真的打开,在几个年少的人心里,更是个难以抉择的分岔路口。

故当听到楚祯和夏侯虞说有神秘人当着他们的面毁了密折时,所有人,包括孙钦都松了一口气。

楚祯和夏侯虞不约而同隐瞒了柳滨的身份,就如柳滨在密道中所说,前朝事有太多不可言说,顾风浔和柳滨都是脱了一层皮才能在前朝的乱世中存活下来。

筱罗暂时放下心中怨笃,在夏侯虞的聚鑫赌坊帮起了忙。

夏侯般也不知和筱罗在楚祯他们进孙府后,又发生了什么龃龉,天天来聚鑫赌坊给筱罗找麻烦。

楚祯带回了被孙道知扣下的剑,交予楚谦手里时,什么都没说,只道:“娘亲赠予您的定情之物,您下次收好了。”

楚谦早已在计划如何从孙道知那里拿回宝剑,猛然从楚祯那里拿到,着实惊了他一惊。

不过很快,他也清楚楚祯的能力,别说是从孙道知手中,若是被当今圣上扣下了,凡是与他娘亲有关的,楚祯拼着如今残破的半条命,也要夺回来。

楚谦思量出缘由,便摇摇头收起剑,进宫面圣去了。

一般人面见周帝时,不允许佩戴兵器。

楚谦因屡次战事有功,被周帝特许可佩剑面圣。

周帝见到楚谦手中剑的一刻,便一笑。

这一声笑,让楚谦脊背霎时涌起一片冷汗。

“楚卿有一个好儿子啊。”周帝不咸不淡道。

楚谦头深深低了下去,“不敢,黄毛小子,如今还没长成,连束发都未及,怎敢接圣上的夸赞。”

周帝:“楚卿心里应该清楚,朕口中的,是楚卿的大儿子,楚祯。”

楚谦方要再反驳些什么,周帝不理会,吩咐公公,传召顾风浔与柳滨。

楚谦蹙眉,顾风浔和柳滨与他皆是前朝重臣,若没有重中之重的事宜,周帝断不会同时召见他们三人。

顾风浔与柳滨进入大殿,见到殿中跪拜的楚谦皆是一惊,面对周帝,不容失神,他们很快立于周帝左右。

周帝命楚谦平身,道:“楚谦之子楚祯,元月十五筹办元宵佳节有功,敕令楚祯任麟舞阁百户之位,诸卿可有异议。”

楚谦跪了下去:“陛下,楚祯身体抱恙,无法执掌百户之职,更何况他才过束发年纪,断没有陛下以为的才能。”

周帝抬手,打断楚谦接下来的话,继续下旨:“清明,柳滨,近日刑部上报,有前朝余孽混入长安,绞杀余孽之事,你们与楚百户协作。”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