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1 / 1)

加入书签

('

顿时,武将们无比感动,鼻子一酸,热泪盈眶。

“那燕地叛军的尸体,如何处置的?”

孙仲景犹豫片刻,才道:“卑职命人将其装车,送还燕地。”

话落,中军大帐杀意沸腾,氛围似乎凝固。

有人破口大骂。

“黄毛小儿,谁允许你那么做的?”

更有脾气不好的,冲到孙仲景面前,单手像提小鸡崽子似的将他提起来,破口咒骂。

“小黄毛,老子的弟兄们都只能就地掩埋,无法魂归故土,那些逆贼的尸体凭什么送回老家?”

“不错,是那些狗贼杀害了咱们的手足同胞,陈元帅至今半死不活,而你这黄毛,却将杀人凶手送回燕地,让其魂归故里,你是燕地派来的奸细吧?猫哭耗子假慈悲之心,奸细、叛徒。”

咒骂声、斥责声,若泽不绝,群情激愤。

倘若口水能淹死人,想必孙仲景早就被吃的骨头渣子不剩。

其实,大家从来没把孙仲景放在眼里,觉得不过是一个靠小姑姑陪睡得来的小官职罢了,跑这镀个金,以后好升官。

这就罢了,大家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万万没想到,这二世祖做出吃里扒外的恶心事,踩到了武将的雷区。

秦纪皱眉,看着脸不红气不喘,平静接受咒骂的孙仲景,觉得不简单。

孙仲景如此做,必有原因。

他抬手虚压,示意众人安静,众人只能将怒火压制在心中,松开孙仲景,眼神却依旧犀利,死死瞪在孙仲景身上。

孙仲景非常淡定,他的气度根本不像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

不管怎样,单凭这点,秦纪以及袁空等人的内心,赞赏有加。

“别人不清楚你,朕清楚,你绝不是亲率之人。告诉朕,你的用意,倘若不解释清楚,群情激愤,朕也无能为力。”

秦纪呵呵一笑。

讲真,要说孙仲景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毕竟用眼神瞪他的,都是不世捍将。

他幽幽解释:“两军交战,胜败各有千秋,咱们是正儿八经的朝廷正义之师,天子之师,讲究的就是一个正义作战!

所以,从这层面推算,讨伐燕地是不是出师有名?燕地叛贼落入下风。

而将叛贼的尸体送回燕地,被活着的叛贼看到惨状,必然伤心、惶恐,从而厌战。”

一个老将皱眉,质疑。

“你在跟我开国际玩笑?哪个当兵的会因为弟兄们的死而惶恐?更何况,连大战,反抗朝廷,都干了,又见过血、尸横遍野,还会引起厌战?”

“不错,危言耸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都太理想化,根本就没有见识过人性的邪恶、战场残酷。”

一众武将毫不留情的嘲讽,连翻白眼,嗤之以鼻,表示不屑。

甚至还有人拱手,“陛下,请将这黄毛小子推出去,军法处置,以儆效尤。”

秦纪并没有着急否定,而是继续看着孙仲景,目光越来越欣赏。

“黄毛,朕可以明确告诉你,把贼军尸体送回去,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却能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只需一个时机,那颗种子便会生根发芽。

可是,尸体一旦送回去,燕地百姓就会恐慌。

听到底层的声音,叛军就会有动摇,从而跟着厌倦战争。

到时,朕在另想办法,给燕地的致命一击。你是否是这意思?”

孙仲景瞳孔微缩,诧异的回望秦纪,点头如捣蒜。

“分析的不错,陛下您真乃天人下凡,懂得掐指一算,将卑职心中的想法,都猜对了,别无二致。”

有大将提出质疑,不理解道:“陛下,您怎么和这黄毛一样理想化?”

秦纪解释。

“即便如此做很理想化,但不能否认,有别的好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朕常说的!

两军交战,谁最终能赢,要看谁是仁义之师,谁是正义之师,谁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第543章 仁义道德

“如果是都达成了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便是必胜,百分百的必胜!

大战过后,朕的仁义也体现出来了,将敌军尸体送回去,让其入土为安。

敢问,将来燕地战败,或者即将破城,朕在仁义道德一方,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投降?”

孙仲景脸上震惊,越来越惊艳,情绪激动,难以平复。

陛下睿智,简直睿智,把他想的猜测到别无二致。

他目光闪烁,内心冒出古怪想法。

或许,小姑姑跟了陛下,并非坏事,陛下配小姑姑,绰绰有余,虽然年龄有点悬殊。

一众将领,沉默一会儿后,眼睛一亮,直呼:“陛下睿智,陛下圣明。”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