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1 / 1)

加入书签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云中岳《红尘碧玉》

第 一 章

小客船靠上文星桥码头,舟子们有好一阵子忙碌。两位中年人登上码头,背着手眺望附

近的景色。

码头一带,仍留有烽火的遗痕,零落地建了半条街上瓦屋,居民比十余年前少了十分之

七。城墙高仅丈余的湘潭城,要恢复元气,恐怕还得十年岁月。

湘江流哉号称渔米之乡,但是,廿年烽火,把这一带毁灭得几乎成了死村荒城,十室九

空。

李自成与张献忠两个杀人魔王,先后把这一带闹得烟消火灭。然后是左良玉的叛兵,与

何腾蛟的王师你来我往。最后是清兵南下,与何腾蛟展开了为期七载的拉锯战。结果是何腾

蛟尽忠湘潭,他所收编的流寇李过(李赤心,李自成之侄)、郝摇旗(郝永忠)、混十万

(马进忠)……十三镇兵马也瓦解冰消,重新打起土匪旗号一哄而散。

桂王(永明王)从桂林向西逃,最后被吴三桂追入缅甸就俘,结束了大明皇朝两百余年

的统治,大汉子孙再次在异族的统治下呻吟。

甘几年过去了,到处仍遗留着可怕的烽火余痕。有些村庄根本就在世间消失了,有些仍

是没有(又鸟)犬的废墟。

原来有几万人口的湘谭,这时还不足五万。

大清皇朝的八旗兵驻守在首府长沙,小县城很难看得到真正的满清人。唯一让人们觉得

改朝换代的表征,是官吏们穿的袍服变了样,和每个百姓(男人)头发剃掉了一半。一半头

发当然不能梳发结,只好编成辫子挂在后脑上啦!这条丑陋的猪尾巴,在大汉子孙的头上,

足足悬挂了三百年,成为耻辱的标志。

天下太平了,读书人重新抬起经书埋头苦读,以便成为皇朝的新贵;人总得活下去。

一位穿一袭儒衫,外面加了一件奇形怪状马甲的年轻书生,手中有一把折扇,一摇三摆

上了码头。

没错,是外地人;外地的贵人。

"到了地头?”书生向两个中年人问。

“是的,少爷。”那位右耳下有条旧刀疤的中年人欠身恭敬地回话:“这里就是湘潭。

走路到衡山,还有两百里左右。

如果走水路,更远些,但比较舒适”

“等这里的事办妥,再决定怎么去游南岳。”

“是的,少爷。”中年人恭敬地答。

“这就进城吗?”

“是的,少爷。”

湘潭城内,市况比城外好不了多少,街上没有几家象样的店铺,行人零零落落。

兵荒马乱期间,也就是豪强们称雄道霸的时候。

湘南一带,其实太平不了几年。自从何腾皎殉国湘潭,桂王退入广西,瞿式铝死节桂

林,桂王西走之后,这一带仍然受到大群散兵土匪的揉购,十余年后,吴三桂反清,这一带

又成了战场。

从康熙十三年打到十九年,去年(廿年)吴世潘始终被总督四川湖广军务蔡毓荣,率绿

旗(汉军)与少数八旗兵团围攻昆明,吴世潘自杀,结束了大周(吴三挂国号)八年半壁天

下。

吴三桂是在衡州称帝的,周兵真正退走贵州是十九年。所以,这一带周兵和清兵你来我

往打打杀杀,整整杀了七年。在这短短年余的太平岁月中,地方的元气要想恢复,谈何容易

呢?

兵祸之后,正是豪强们大展鸿图的最好时机。谁敢杀敢拼,谁就是大爷;谁拥有派群狗

党,谁就是一方之霸。

如果等社会秩序步上正轨,那么,发财的时机便消失了!

湘潭城正在走向恢复社会秩序的交替关头,也正是豪强门发展势力到达最高峰期间,各

路英雄各展神通,各占地盘。

明的地盘是设法取得无主的田地、店屋、财物;暗的地盘是划分势力范围,保护既得的

利益,网罗羽翼招引爪牙亡命,锄除异己壮大声势。

城内弱肉强食,城外乡间也同样混乱。

有些村庄早就成为废墟,有些乡镇已经人烟断绝。

官府为了要田地早日复耕,因此只要有人提出些少证确;其至不需提出所有权证据,只

要能保证复耕,能托些有力人士在官场活动,就可以取得合法所有权。因此,新的村庄开始

建立,新的地主取代了旧主人。

当然,那些曾经投身绿营,替大清皇朝尽忠效力的退役兵勇,有优先划地的权利。而那

些曾经被周兵掳走不得不成为“叛逆”的人,即使敢逃回来,也不敢争自己的产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