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1 / 1)

加入书签

('

弓的利箭?箭到如穿鱼,贯甲而入直透前胸,一箭一个惨绝人寰。

林华十年积愤,正苦无处发泄,藉这次大屠杀来发泄怒火,可苦了回回堡的一群回贼。

抄后路的两路人马,只赶上了一二十名散贼。林华的乌锥马,已接近至败贼身后十余丈

了,其他十骑士仍在后面半里地,追杀那些落伍的残兵,无法赶上。

林华只剩下五枝箭,前面还有六七十骑。

毙了落后的五名回贼,他拾起一把斩马刀,策骑飞赶,赶了个首尾相连。

他不发声呐喊,悄然跟上.长刀一挥,最后面一骑的回贼人头飞起,马仍向前冲。连劈

十二名回贼,他方感到心中发酸,停刀大吼道:“杀!快逃!”

五十余骑魂飞胆落,伏鞍狂奔。

他兜转马头,回望五六里外的嵩山堡,敌楼上鼓声沉寂,旌旗飘扬。后面里余,十骑士

正在追逐一些乱窜的残贼,远处的左右四十骑正向中间兜截散贼。

尸横遍野,血腥触鼻,受伤的贼人哀号呻吟,闻之心酸。失了主的马匹散处各地,伤了

的坐骑不住长嘶。

他感到心中发冷,不由测然心动,大吼道:“住手!放他们逃生。”

他心中一酸,丢掉斩马刀,双腿一夹,一掌拍在马臀上,乌锥马奋蹄狂奔,向嵩山堡驰

去。

他在堡门内下马,狂热的欢迎人潮淹没了他。他一言不发,脸色铁青,不与任何人招

呼,径自回到静室,带了自己的衣物包裹,骑上瘦马直出堡南门,走了。

驰出五六里,劈头又碰上了四海堡的副堡主小诸葛万智,带了二十名伙伴拦住去路,马

上抱拳行礼道:“林兄请了,在下奉堡主之命,专诚请林兄至敝堡一叙,尚请赏脸。”

他冷冷一笑,冷冷地说:“对不起,在下有事,恕不打扰。”

“林兄……”

“在下不久前,杀了回回堡上百回贼,你们如果不让路,休怪在下得罪你们。”

“林兄请相信在下的诚意……”

“在下当然相信你们的诚意,你们希望在下替你们赶走嵩山堡的人。”

“林兄……”

“我警告你,你们在边外立业,万千风险,创业不易,守成更难,唯一图存之道,便是

破除成见,彼此团结对外,共御外侮。自相残杀,必将同归于尽,官兵无力保护你们,你们

只有靠你们自己。日后你们如果再向嵩山堡寻衅,回回堡将是前车之鉴。言尽于此,请寄言

贵堡主好自为之,再见。”说完,策马前驰。

小诸葛赶忙向侧让,不敢拦阻。

在日落前他落了店,膳罢闭门大睡。他住的是店中唯一留宿女客的单间,吩咐店伙不许

任何人前来打扰。

他怎能人睡?心潮起伏,往事如烟,前尘往事纷至沓来,睁着眼睛到天明。世间他唯一

尚有些儿怀念的人,已经作了他人妇,情爱恩怨已成过眼云烟,海誓山盟已随风而逝。

“我为什么?我为了什么?”他不住向自己痛苦地问。

天亮了,他小睡片刻,洗漱毕换了一身牧装,入城直奔通事馆。

在甘、肃二州,边墙要塞重要出入口,皆设有通事馆,由嘉峪关通事馆派驻两名通事,

协助官兵处理译传事宜,通常这两名通事一通回文,一通蒙文。嘉峪关的通事馆规模最大,

为首的人称为大通事由京师太常寺的四夷馆派任。四夷馆下设八馆(后增至十馆),每馆设

有通事与译字生,分别派至边地或随同行人(使臣)至各国出使。嘉峪关的通事馆规模最

大,名义上只有蒙古、西番、西天、回纥四馆派来的人,其实还有在当地聘请的通晓西域各

国语文的人才。但以外的各关隘,只派通蒙、回语文的人办事。

昨晚,嵩山堡已传来信息,来自中原探亲的大英雄林华,率领嵩山堡的五十名子弟,大

破回回堡勾引瓦刺人入侵的三百铁骑,独力毙敌百余,神威慑敌魄,马前无一合之将,这件

耸人听闻的消息到处轰传,林华成了神乎其神的可敬人物。下占城堡是附近的贸易中心,消

息传播特别快速。

在城门(被禁止)验路引,说出来意。守城的官兵不但客气,而且派了两名军士引领他到通事

馆,省了不少麻烦。只片刻间,通事馆被围了个水泄不通,首先入馆相陪的是上次被打的曾

本善三位便衣侦探,不打不相识,亲自替他找来了两名通事。

两位通事很年轻,一姓郑一姓庄,听说大英雄林华有事请教,深感荣幸,在公事房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