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1 / 1)
('
想:要不要回岳州现身,引快活刀来找他。把这件消息透露给快活刀知道?
反正乘船入川,要经过城陵矶,何不先返岳州,找机会与快活刀谈谈?
打定了主意,他安心进食。
而在近窗的一桌,一个脸色姜黄的小流浪汉,向同桌的两个大汉低声说:“两位,看到
蓝巡捕捞外快的情形了吧?”
“看到了,油水不少。”一个大汉点头。
“这种事平常得很,小兄弟,你大惊小怪。”第二名大汉用平淡的口吻说:“一个巡
捕,一个月连粮带响没超过二十两银子,吃的是刀口饭,没有外快,鬼才干。”
“你们不去问问?”小流浪汉阴笑着问。
“问什么?”第一名大汉撇撤嘴。
“如果事关你们盐运司武昌分司的事,那又如何?”
“唔!你小子说得对。”第二名大汉色动。
“赶。快去追蓝巡捕,还来得及。”小流浪汉继续扇风拨火。
“对,咱们这就走。小子,酒钱你付。”
“那是当然。喂!有好处别忘了我小天罡。”小流浪汉挤眉弄眼做怪相。
两大汉匆匆走了,去追蓝巡捕。
盐运司在武昌设有分司,管制盐运,当然也负责缉私。
鄢狗官在这里逗留月余,着着实实搜刮了数万两银子和大批礼物,上起布政使大人,下
迄各县的县丞主簿,大小通吃,谁敢不孝敬这位左副都御史,兼天下四大盐运司的总理大
人?管盐运本来就是肥缺,都御史更负责专纠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
纪之司。
总之,上起各地藩王多养一个兵,下迄老百姓多吃一碗饭,都得管,不但管,而且要办
就办。因此,鄢狗官为何吃尽天下大小官吏,日进斗金,其原因再明白不过了。
御史出京巡视天下,是严禁携带家眷同行的。
但鄢狗官不但带了大老婆小老婆妾侍歌伎,连丫环使女奴婢也带了一大堆,所经的各州
县大小官吏们,花在送这些女人名贵珍玩的钱,委实令人不胜负荷,仅靠他们的俸给张罗,
不把老婆孩子饿死才是怪事,试问钱从何处来?因此,朝庭有了四大奸恶,天下各地的大小
官吏,也就成了无官不贪的民穷财尽境界。
第一大奸严嵩,在故乡袁州,把整座城作为家宅,宫殿祟楼占了大半个袁州城。
宅院里,养了二千名亲兵勇士,千余名打手保镖,光吃米,一天也要一两万斤,钱从哪
里来?
这位四盐司总理鄢大人,就是替严奸敛财的人中,最能干的一个。
武昌的盐运分司,有一批鄢狗官的忠实爪牙,直接由大总管拔山举鼎掌握,巡江快艇传
递消息十分快捷。
武昌是大埠,湖广的行政中心,在这里负责的人,当然是高手中的高手。
小流浪汉小天罡的食桌,与怡平的食桌相隔两排座位。
怡平怎料想到有人弄鬼?他找线索的行动迅速秘密,按理不可能被人跟踪监视的。
小天罡脸有病容,但眉清目秀,一双眸子晶莹明亮;少年人的眼睛本来就应该是如此明
亮的。看年纪,约在十二三岁之间。穿得褴褛,脸有病容,大概日子不太好过,只好在外流
浪为非作歹混饭糊口。
太过自信的人,早晚会倒楣的。
怡平太过自信,以为自己在城门关闭的前片刻出城,绝对不会有人看出他的身份,自然
不会有人知道他的活动底细。
按理,他应该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离开现场,以免留下让人追查的线索。
他走慢了些,刚喝干最后一壶酒,刚打算离座会账,甚至刚放杯站起,身边已来了四个
人,其中两人就是与小天罡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大汉。
小天罡已经失了踪,反正不知躲在何处看热闹了。
食客甚多,川流不息来来往往,人声嘈杂,地方窄小,谁会注意计算自己的陌生人?
怡平刚站起,便心生警兆,终于发现从后面拥来的四个人来意不善,沉着地扭头察看。
四个人两个左右欺近,几乎贴身而立,完成了左右挟持的局面,控制了情势。另两人左
右绕过,把住了食桌的左右两侧。
四个大汉衣下皆鼓鼓地,有匕首或牛耳尖刀一类短家伙。
“阁下。”把住食桌右首的大汉狞笑着打招呼:“蓝巡捕告诉你什么了?”
他还不知道另外有人捣鬼,对方的快速行动也令他心中暗惊。
“哦!蓝头怎么干起两面拿钱的混帐事,砸自己的招牌了?”他不胜懊恼地说:“老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