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1 / 1)

加入书签

('

的,会一不小心失足掉下水去。

晚上,舷板又是男旅客大小方便的地方,舷板走道用处大得很;船夫们撑船就必须使用

舷板。

“哦!这是什么地方?”

“金口镇,是附近最大一座镇,有巡检司衙门。”冯船主解释:“一方面要买些需用物

品和食物,以免经常靠岸浪费时间。客官不是要替贵同伴购置衣物吗?”

“对,谢啦!”

小天罡曾经在午餐时向他表示,到荆州去另创局面,不打算回武昌了,怡平只好打消把

小天罡送走的念头。事实上他对小天罡甚有好感,也希望这二十天旅程中有个同伴,孤家寡

人闷在船上,的确寂寞无聊得很。

他带了一些金银,与小天罡到镇上购置衣物。

镇有三四百户人家,是这附近的小商埠,距武昌水程六十里左右,附近大宗的农产,皆

往武昌运销,市况颇为繁荣,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码头泊了不少船只,客货运皆相当兴旺。

四个伙计皆在整理船具,一切妥当,冯船主派了两人到镇上采购,独自在检查风帆。人

站在舱顶,视界自然可以看得远些。

他的目光,掠过左首第八艘停泊的单桅乌船。

乌船,也就是半圆形竹舱蓬的小船。

乌船的舱面,坐着一个青衣大汉,正在喝酒,脚前摊开一只荷叶包,上面有下酒的菜。

他脸色一变,匆匆跳下舱面。

“鬼船上的人。”他向留在船上的同伴悚然地说:“你去通知咱们的人,提高警觉。真

不妙,怎么在这里竟然发现他们的踪迹?我耽心会出意外。”

“你没看错?”同伴也脸有惊容。

“错不了,那家伙左手的歧指我记得很清楚。”

“在哪里?”

“左面第八艘乌船。你不要在举动上暴露行藏,快知会咱们的人,及早离开为上,我不

要发生任何意外。”

“好的。”同伴应喏着,急急登岸走了。

乌船上那位青衣人仍在喝酒,左手举起酒碗。不错,左手有六个指头。多出的那只歧指

附在拇指外侧,根粗尖锐,稍向外歧出,与一般的歧指紧附内收不同,长度也显得稍长些,

这些特征,令人一见难忘,难怪冯船主老远便看出异状。

冯船主又上了舱顶,籍整理帆索向目标加以仔细观察,居高临下看得真切。可惜,乌船

的船蓬舱必须从前后察看,才能看清内部的一切,侧方没有舱窗可以看到内部,不知舱内是

否有其他的人?

桅杆的顶端,滑车上方系了一块绿色的两寸宽缎带,如不留心,是很容易忽略的,他看

到这段缎带。

他的注意力,全放在那艘乌船上,也留意在舱面喝酒的大汉,自然忽略了右侧那些船只

的动静。

江水湍急,泊在码头的船,也随着波浪不住晃动,船与船之间也经常挤擦碰撞,因此有

人登船,也不易发觉。

蓦地,他感到背肋一震,冷飕飕的尖利物体,抵住了他的左后肋近心脏的部位,耳畔听

到阴森森的语音:“坐下来,咱们聊聊。”

他倒抽了一口凉气,乖乖地坐下。

身后的人也傍着他的身后坐下,语音又起:“老兄,哪一寨的?”

“你……”

“我不喜欢撒谎的人。”身后的人说:“你们三艘船,每一艘皆在咱们的人严密监视

下,一举一动皆难逃咱们的耳目。可以告诉你的是:你们还有利用价值,除去你对咱们毫无

好处。但如果你撒谎,又当别论,对付不值得信任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除掉他,你明白在

下的意思吗?”

“华容第八寨的。”冯船主完全屈服了。

“岸上有些什么人?”

“不知道,只知是他们的人。”

“不是你们的?”

“不是。武昌方面,主事人有自知之明,处理不了这件大事,因此授意送来此地,交给

他们在这里办事的一批人处理。他们在这里办的什么事,有些什么人,在下一无所知。”

“如果你撒谎,我会回头来找你,你先小睡片刻。”

接着,脑门轻震,便失去知觉躺下了。

镇上有两条街,沿江岸南北伸展。十字路东面的大路是通向府城的南北官道。本镇的交

通以水路为主,陆路的行旅为数有限。

在这种江边的小镇,既非水陆必经码头,也不是大菩萨可以容身的大庙。

怡平心中没有牵挂,也没有碰上强敌的顾虑,小作停留便得离开,哪有时时防变的念头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