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1 / 1)

加入书签

('

小花子贴地一腿扫出叫:“人屠,留下双腿。”

人屠大吃一惊,向上一跃。

“哈哈!滚!”房内九指狂乞大笑。

一个黑影从房内飞出,真巧,“砰”一声大震,撞倒在刚跃起避腿的人屠身上,两人同

时向外跌出廊下。

几乎同一瞬间,一个和尚从房内纵出,用沙哑的嗓音道:“风紧扯活!利害!”

后到的两个黑影一手仗剑,一手握了一把黑木杖,闻声止步,在四五丈外倏然向下一

蹲,想先看看情势。

小花子不敢上前,向房内叫;“来了五怪,快出来除怪斩

笑无常与癞头僧撒腿狂奔,被撞倒的人屠也一跃上屋,如飞而遁。

小花子不见狂丐追出,赶忙向里—钻。

“穷寇莫追!”里面传出狂乞的叫唤声。

可是,方士廷已经不见了,原来他目力超人,已看到后到的两个黑影,正是神偷鬼窃两

个老贼,不但身材依稀可辨,一手剑一手苍木杖的姿态,他一看便知,猛地暴起忽冲而上。

两黑影已听清扯活两字,扭头狂奔窜入花树从中。

方士廷吸入一口气,跟踪便追。可惜双方相距在五丈外,无人整修的花树高与人齐,不

易施展,等他追到西面的墙下,两贼恰好越墙而出,向下飘落时往民它中一钻,老鼠般逃掉

了。

他不死心,仍穷追不舍。

前面寺中的僧人,已被响动声所惊起。有人持灯向园中奔来察看。

他追了两条街,追上了两个更夫,两个老贼早就失了踪。他不甘心,一咬牙,上了屋

面,发往般四处乱闯,希望看到夜行人的身影。可是,他失望了,搜了半个更次,除了打更

的与巡商民壮外,一无所见。

等他回到能仁寺,老小两花子都不见了。

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找不到任何能帮助他的人。行囊与八十余两盘缠,皆放在紫

燕杨娟的家中,目下他是孑然一身,身无分文。酒是英雄财是胆。出门人身无分文,岂不糟

透?

天亮了,第一件事是今天没有钱买食物充饥。如何是好?

拖至午间,饥肠辘辘,他再也耐个住了,一咬牙。出城径奔女儿桥。

白天看这座村子,与晚间完全不同。怪,他人得材来,看不见半个穿劲装的人,全是些

殷实诚朴的村民。男女老少与其他的村落并无不同。

他向村人订听杨姑娘的下落,村民们一问三不知。杨姑娘所住的那间大厦,竟然是乡长

的住宅。乡长不但一口否认有杨姑娘这个人,而且声张起来,引来了一群村民,众口一词指

责他有意登门讹诈。要将他送官究治,他只好乖乖地,狼狈地出村。

他必须找到场姑娘讨回银子行囊,不然就槽了。

他想起杨姑娘说过在石门涧设伏的事,心说:“我何不到石门涧去找她?我非找到她不

可。”

到石门涧,远着呢,涧在池山与铁船峰下,两山并峙如石门,壁立千仞,石门涧从中流

过,悬流飞瀑,怒流相激,声如奔雷急鼓,声闻数十,极为壮观。因为地近第一大寺天池

寺,因此是一处名胜区,确也是庐山的山北第一绝胜。

他向庐山启程,走的是云峰寺大道。这条路因为从新修整天池寺,太祖高皇帝御赐一座

周颠仙人碑,指定要树立在白鹿升天台内,为了搬运这块御碑,出动了无数民夫丁役,把这

条路拓宽,每隔一里建一座亭,十分方便,游山与天池寺的香客,皆走这条路入山。

暮色四起,登山道路没有行人。

接近九十九盘,已是暮色苍茫。他饥火中烧,饿了一天,在他来说,这是破天荒第一

道,确是十分难受。

前面出现—座歇闲亭。居然还有三个香客在亭中歇脚。庐山以出产猛虎著名,末牌以后

行人绝迹有,如果有,那必定是不怕猛虎的人。

相距十余丈外。便可看清亭中人的像貌。一个穿儒衫的中年文士,一个短发僧人,一个

中年大汉。儒士佩剑,中年大汉佩一把七星刀,短发僧人支了一把方便铲。当年是出家人,

并不一定剃光头,披短发的僧人不算稀罕,俗称带发头陀。这位头陀好威猛,狮鼻海口,虎

目炯炯,穿便袍,脚下多耳麻鞋颇为坚牢,一看便知是一个走方僧人。

三人坐在亭中聊天,亭中的石桌上放了一大包卤莱,两只酒葫芦,一面进食一面谈笑自

若。看到大踏步而来的方士廷,全都用颇感意外的眼光向他注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