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1 / 1)

加入书签

('

“那不是很好么?在下的店在府城水西门,家在潇湘镇,随时欢迎老弟前来盘桓。”

“管事的好意,兄弟感激不尽。”

说话间,已到了山坡下,山坡坡度甚缓,不时有段石级,林深草茂,野花遍地。

将接近坡顶,上面出现一座简陋的四脚亭。

唐安领先入亭,说:“还有七里路到潇湘镇,我们赶早了一个时辰,歇歇肩,等会儿一

口气便可赶到镇上歇息了。”

他发出了歇息的手势,放下罗汉竹杖解下包裹放在一旁,走向亭侧的一座小山泉,先用

巾蘸水拭汗。

另两名管事也到了,皆是满脸和气的中年人。

四十余名伙计就地放下担子,三人一群四个一伙,谈笑着向泉边走来,这条路他们已走

了半辈子,一草一石皆了若指掌,何处是歇肩的地方皆早有安排。

六名佩了腰刀的汉子并肩而至,他们是这三家客栈号的保镖师父,也是指挥伙计们列阵

自卫的首领,武艺皆相当了得,都是学有专精敢于拼命的人物。

湘西湘民面强悍,地近粤东(广西其时称为粤东),山区中猛虎出没,山区的民族有苗、

蛮、徭僮等等,不下数十种之多,这些民族又有生熟之分,全都是骁勇、骠悍残忍的人。在

这一带居住的汉人,如不养成强悍武勇的民风,绝对无法生存。

因此,每一村一镇,皆设有武馆。而每一男丁,从六岁起便得入武馆练武,书可以不

读,武不能不练。再就是除了通都大邑以及在交通要津上的稍大镇市外,绝大多数是一姓村。

每村必定有祠堂,祠堂的格局几乎是同一型式的。那就是前面必定有练武场,也是村中

子弟集合的地方。祠堂内都是学塾,也是议事堂。同时也是法庭,族中的事避免惊动官府,

处治不肖子弟,族规比官法要严厉得多。

在这一带行走,外乡人最好规规矩矩。本地人由于人丁繁衍绵延,子弟们经常向粤东发

展打天下,知道离乡背井游子的痛苦,因此十分慷慨好客。但对方如果惹事生非,后果极为

可怕。

与人争兽争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人皆迷信甚深,信鬼神的虔诚近乎疯狂,不三不四的

邪神恶魔庙,几乎每一镇市都有那么一两座。当然也有庄严的寺庙宫观,也有虔诚可敬的佛

道信徒,各信各的鬼神,谁也不干涉谁的信仰,各烧各的香,互不侵犯。

人有贤愚,成就各异,由于好武成风,那些出类拔萃的名武师,在这一带极为吃香,比

那些饱学夫子还要吃得开,不但各村词堂争相罗致,而大商店栈号,亦以重金千方百计聘为

保镖。

当然,不肖子弟也有,啸聚山林勾结路人为奸的人也为数不少,横行不法的歹徒也在镇

市中逍遥。

具有实力的土豪恶霸,自然也不少。

唐安净过手脸,喝了几口水,入亭向六位师父笑道:“已经到了地头,这次我们出奇的

顺利,这该是几位师父的声威所致,沿途没有人敢找麻烦,值得庆贺。”

应聘保留的人,有不少是外地的名武师。这六位保镖师父中,就有三名是从长沙与岳州

请来的人。

那位古铜色的脸膛的中年人摸摸百宝囊,笑道:“三爷客气了。在未曾抵达栈房之前,

还不敢说平安大吉呢。”

另一名师父呵呵笑,以腰巾拭着汗,笑道:“李师父这条路已走了百十趟,前后有五年

之久,每一次都小心冀冀,忧心仲仲,到了地头还在耽心,放松些好不好?你一紧张,我们

也跟着心中发毛,何苦?过了坡使看到唐管事的家啦!”

李师父摇摇头,说:“两年前,在下就在此地,与百足天蜈余干力拼三十招,挨了一记

蜈蚣钩,几乎送掉老命。货担是保住了,我整整在床上躺了一个月,至今胸前的疤痕,到了

冬天还是隐隐作痛呢。”

“那次是意外……”

“意外?那家伙在咱们离开衡州便跟来了,沿途未能下手,也不敢下手。要不是永安、

鸿盛两栈的人想早些回家,先走一步把咱们泰和的人留在后面,那家伙怎敢下手拦截?”

“事情已经过去了……”

“不见得,有一必有二。哼!说不定有人已经跟下来了呢。”

“不会吧?”

李武师瞥了坐在亭角的青年人一眼,冷笑道:“说不定他的眼线,已经潜伏在咱们之中

了。百足天蜈如果想前来报仇,这次他不会单枪匹马前来自讨没趣,说不定上二三十个好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