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1 / 1)
('
“怎么着?先生,您也对皇宫里的宝贝感兴趣?”
“嗯哼。”陈慕武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
“这可难办了,一是时间过得有点久远,我记不太清,二是现在小皇上已经结了婚,不知道他们还卖不卖。不如这样,您留给我一个地址,我这几天再去东交民巷那边碰碰运气,如果再有人去那个地方,我就第一时间通知您。”
“就到我今天去的这个地方就行。”
“好嘞!”
言谈话语间,陈慕武坐的洋车已经从南到北过了紫禁城也过了景山,很快就到了他报给祥子地址上的东板桥胡同。
“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先生,这就是东板桥儿五十号,我们到地方了。”
“多少钱?”
“您给三毛就行。”
陈慕武摸出三枚小银毫,想了想又多掏出一枚,交到祥子手上:“你一有消息,就立刻来这里通知我,如果我不在的话,就告诉别人,说祥子来找过陈慕武。”
“得嘞!您就擎好儿吧!”
……
陈慕武拿好随身携带的行李下了车,敲响了这处四合院的大门。
“来啦来啦!”院子内传来了一位妇人的声音。
不久的工夫,吱扭地一声响,门开了。
“请问这里是马幼渔先生家吗?”
“对,没错,就是这里,你就是汉臣吧?怎么今天才到?快进来快进来,把行李给我!”
“多谢夫人,这是我大哥让我带的冬笋,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嗐,咱们两家的关系,还客气什么啊!你大哥可能没跟你说过,我娘家也姓陈,从那边论,咱们还是远房亲戚呢!叫什么夫人哪,叫嫂子!小巽,小珏,快过来叫人。”
从屋子里跑出来两个小男孩,看到院子里站着一个陌生人,其中一个害羞地躲到了自己妈妈身后,另一个则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句“哥哥好”。
把行李放到主人家早就为他收拾出来的一间客房,刚刚的那个妇人又敲门请他去前厅喝茶。
“大嫂,马幼渔先生呢?”
“他呀,一大早就被人叫到学校去开会了,说是要挽留蔡校长,不让他辞职。”
“原来如此,”陈慕武放下茶杯,“那我也去北大走一趟吧,看看那边到底什么情况。”
事关他此次北平之行是否白跑一趟的大事,陈慕武不得不上心。
第24章 与胡适初次相见
此时的北平城内还没有任何的高楼大厦,和一百年之后相比,天际线一下子就低了许多。
景山就是整座城里的最高点,只要把景山设为参照物,那么寻找起在它旁边的北大来就很容易了。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打听,用不到十分钟,陈慕武就从东板桥胡同找到了北大的一个侧门。
“劳驾,我想进学校里找胡适之教授。”他向现在校门口的校警递上了胡适写给他的亲笔信,用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胡教授的办公室在二楼哲学系,”校警指了指学校最南边的那座红楼,“不过,他现在更可能在一楼的大会议室里。”
“多谢。”
陈慕武脚踩在煤渣铺就的操场上,操场另一边传来了沸沸扬扬的声音,竖起耳朵仔细一听,还能听到学生们“驱彭拥蔡”的口号。
走进红楼的大门,陈慕武在不远处就听到了一阵阵鼎沸而激烈的话语声,想必声音的来源就是校警所说的那个大会议室了。
他转念一想,如此出风头的场合,定然少不了胡适的身影。
于是陈慕武干脆也不去二楼的哲学系教授办公室碰运气,而是直接走到了大会议室的门外。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他在门外静静地伫立了一会儿,就已经总结出了会议室中众人的三种观点。
有人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挽留蔡校长;有的人则说顺其自然,蔡校长走后,我们再选出一个新的校长就是了,听说林长民早就有意北大校长一职;还有的人介于两者之间,说不妨静观其变,再等等看,事情也许就会出现转机。
陈慕武身后传来了行人的脚步声,然后一个声音就在他的耳畔响起:“这位先生,你有什么事吗?”
他转头看到来者年纪比自己大上几岁,穿着打扮的文质彬彬,一看就是赶来开会的教授,于是客气道:“我想找胡适之教授,门房说他应该在这里开会,我看里面讨论的热闹,就没好意思进去打扰,想在这里等大家开完会再说。”
“你要找胡教授?那你再稍等一会儿,我进去把他喊出来就是了,你别看这么多人在开会,仿佛是个大场面,但到最后也讨论不出个什么来。”来人一脸漠然地撇了撇嘴,给这场会议的结果下了判断。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