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1 / 1)
('
然后坐等书籍大卖,他自己成为大富翁!
……
开船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陈家上上下下都陷入了离别的伤感之中。
老太太把一串檀木念珠塞套在了陈慕武的手腕上,说这是她在菩萨拿着面前念了一千遍《药师经》的念珠,能保佑他一路上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二哥陈慕平给了他一张英商麦金利银行【1】的单据,上面的金额足足两千英镑。
到英国后只需要到相应的银行开个账户,然后再把这张单据交到柜台,钱就能打到他的账户上。
这些钱足够他在英国像个大手大脚的公子哥儿那样,挥霍上好几年。
大哥陈慕侨,又是向他去北平前的那样,发动自己的人脉,给远在英国的朋友和世交子弟们写信,请在异国他乡的他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帮助自己这位小弟弟。
不仅如此,他还在临行前的某一天晚上,单独把陈慕武叫到了自己的书房,神情严肃地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小弟,你可知道,我们兄弟三人名字的含义?”
陈慕武当然知道,兄弟三人的名字,分别对应着三位古人。
大哥陈慕侨,字郑相,对应的是郑国的贤相公孙侨,他的另一个名字子产,更广为人知,孔子曾夸奖他是“古之遗爱”。
二哥陈慕平,字楚卿,对应的是楚国的大夫屈平,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屈原,写出过《离骚》《九歌》这些知名诗篇。
而他自己名叫陈慕武,字汉臣,则是对应着汉朝的大忠臣苏武,他被困异国他乡,整整牧了十九年的羊,却始终不忘故国。
慕者,爱也。
这三位古人是陈老太爷最钦佩的三位,所以才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取了他们的名号。
听完陈慕武的解释,陈慕侨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父亲之所以给我们兄弟三人取这样的名字,就是希望我们以这三位先贤为榜样。
“大哥我能力不足,每天费尽心思才能勉强维持我们这个家,是断然不能和子产相比;
“而你二哥呢,我看也不肖屈子,反而更像是汉朝的贤相陈平,把钱庄打理得井井有条;
“倒是小弟你,正应了名字中的武字,和苏子卿一样,即将去国几千里,而且也不知道你这一走,究竟会是几年。
“大哥当然愿意看到你取得更高的成就,不过我倒是更愿意你能像名字中的先贤一样,不要忘记自己的国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纵饶夜久胡尘黑,百炼丹心涅不缁’。”
一番话说完,一向沉着端严的陈慕侨,竟然留下了两行清泪。
“是,小弟谨遵大哥教诲。”
陈慕武也被此情此景所感染,兄弟两人在书房中都变得泪眼潸潸。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
【1】笔者注: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Australia and China,即渣打银行。因为在上海的首任总经理名叫麦金利,所以旧时就一直延续了这个名号,被称作麦金利银行。
第10章 汽笛一声肠已断
1923年3月15日。
上海。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黄浦码头。
满铁,又是一个包含屈辱史的名词。
无论是大哥、二哥,还是陈家老太太,今天都全部来到了码头边,来送别自己即将到西洋留学的弟弟和儿子,陈慕武。
下午三点,法商邮船公司的安瑞合里杜号蒸汽轮船,准时拉响了一声长笛,缓缓离开了码头。
甲板上和码头内的人们,在此刻的动作出奇地一致,纷纷抓住从头顶上摘下的帽子或手绢,抓紧时间向即将和自己分别的亲人朋友们挥手告别。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轮船沿着黄浦江缓缓前行,从吴淞口驶入长江,又从长江进入到了大海。
看着前方的海水愈来愈蓝,陈慕武绝望地闭上了双眼,心中默念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或许是东海海底的老龙王发了善心,从上海到萫港的这三天航程里,居然风平浪静。
在床上做好了躺尸准备的陈慕武,躺了一天发现自己什么事都没有之后,就偶尔起身到甲板上转转,打发无聊的海上时间。
这艘安瑞合里杜号轮船,是从日本的横滨开往法国的马赛,途经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以及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每隔几天,轮船就会经停一次沿途的港口城市,在那里补充船上所必需的煤炭、清水和食物。
萫港,便是陈慕武此行路过的第一处补给点。
轮船将在此地补给,并让目的地是萫港,以及从萫港出发到别处去的旅客们上下船。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