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页(1 / 1)
('
全程一言不发的记者,又陪同这个工作人员告辞离去,留下了还没吃早饭的陈慕武和哈勃。
一大早就接收到了这种劲爆消息的哈勃,觉得陈慕武实在是深不可测,首相基本上就算是意大利的一国之主,听闻陈慕武到了罗马,就迫不及待地和他见面。
如果换做是美国,就相当于陈慕武第一天从纽约下了船,第二天就要赶到华盛顿去和总统先生会面。
而自己这辈子不出意外的话,都很难见到带着美国繁荣富强起来的柯立芝总统一次吧?
了不得,实在是了不得。
和教皇的会面时间调整到了两天之后,哈勃凭空多了两天在罗马游玩的时间。
但陈慕武的心中就有些忐忑了,那个人找自己有什么事?
早知道就不应该答应罗马教皇的邀请,甚至连这一趟意大利他都不应该来!
等着下午两点到来的陈慕武,在前台工作人员的翻译和帮助下,读到了当天《晚邮报》上采访自己的那篇新闻报道,他觉得会不会是墨首相也对外星人感兴趣?
在猜测和忐忑当中,陈慕武终于等到了下午两点,也坐上了意大利政府方面派来的汽车。
威尼斯宫就在他昨天曾经游览过的威尼斯广场旁边,但是当时的导游费米没说过这里就是首相官邸,陈慕武也没想过自己第二天还会回到这种地方来。
在会客室中并没有等多长时间,就有一个身子不高的大人物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虽然身子不高,但他身上的气势却很足。
陈慕武赶快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而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欢迎,首相阁下还特意热情地对着他用起贴面礼,让陈慕武不得不弯下了腰。
这一刻,跟着一起进入到会客室的记者们手中的相机疯狂闪烁,记录着领袖亲切会见外国科学家的姿态。
陈慕武脸上带着职业假笑,心里想着等这些照片真的刊登到报纸上,并被其他国家的媒体转载以后,估计爱因斯坦又要埋怨自己做傻事了。
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没想到会出这么一个岔子啊!
还好,墨首相身上是有着领袖风范的,他一上来并没有问陈慕武有关外星人的事情,而是询问起科莫会议的情况如何。
在这些年和各路人等的应酬当中,陈慕武说客气话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更是手到擒来,什么“感谢首相阁下的大力支持”、“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最全面的物理学家大聚会(指德国人也来参加会议)”、“一次胜利的大会,一次团结的大会”、“意大利是一个美丽而且热情的国家”等等半真半假吹捧的话语,就这样脸不红心不跳地从他嘴里蹦了出来。
要是没有这么一次会议的及时召开,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那些粒子加速器,还真不一定能够顺利签下几笔订单。
陈慕武心里是由衷感谢科莫会议不但邀请了一众欧洲物理学家,还不远万里从美国请来了康普顿这种冤大头。
任谁听到这样的一番吹捧,谁不迷糊啊?
这陈博士不愧是个人才,说话还好听。光头觉得把他邀请到自己官邸来,真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两个高段位的语言大师,接下去又是一阵推心置腹地互相吹捧。
一个盛赞另一个是青年才俊,另一个夸一个治国有方。
说了半天也没说到正经事,咖啡倒是喝了一杯又一杯。
陈慕武觉得他今天晚上估计是睡不着觉了,那干脆就把《达·芬奇密码》的提纲给抽空写出来。
可能是因为意大利是一个狭长国家的原因,墨首相的地图画的也有点久,两个人谈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废话,陈慕武甚至都跟他描绘了半天米兰郊外科莫湖畔的美景(不排除日后首相阁下下台之后再往米兰跑,是陈慕武今天谈话的功绩),才终于说到了今天的重点内容。
“陈博士,首相阁下想要询问,您是否真的有能够寻找到石油的办法?”
翻译用英语复述出了墨索里尼的问题。
原来如此,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今天和自己见面,原来是为了问这个问题。
统一之后的意大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能排进前十名的工业国之一。
但是现代工业的发展,要煤、要电、要矿产、要石油,这些东西,意大利国内一样都没有。
煤炭要从德国、波兰和东南欧进口;
石油有七成以上来自北美和中美洲,剩下的三成靠着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中东和苏联查缺补漏;
最穷酸的是铁,虽然意大利钢产量只是英国的五分之一,但国内每年能提供的铁矿石,也只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三分之二,主要靠从美国和法国进口二手废铁来应付。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