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1 / 1)
('
意大利亟需各种矿产和化石资源来搞发展,就算首相大人手腕强硬,但是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国家机器也运转不起来。
上午得知陈慕武到了罗马,墨首相就让秘书给自己汇总了一份有关他的资料。
陈慕武在学术上取得的那些成就,都便宜了英国佬儿,他对此并不怎么感兴趣。
但是陈慕武说自己能用新的地质学理论找到石油,这引起了首相阁下的强烈兴趣。
虽然不知道陈慕武有多大的把握,可只要有一定的希望,总是要有枣没枣打三竿。
陈慕武都快忘了,还有找石油这么件事,没想到梧桐树种下了那么久,反而在亚平宁半岛上吸引到了一只“光头凤凰”。
听到这个问题,陈慕武先是愣了愣,然后很痛快地点头答应:“石油?有,有!但地底下的东西,谁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证,必须要亲自到实地去勘探一下才好。”
陈慕武激动,对方更是激动,赶快把这个回答翻译给了首相。
可是提出问题来的墨光头却突然失去了兴趣,他挥了挥手,表示不要再继续把这个话题说下去,而是邀请陈慕武留下来,和他共进晚餐。
陈慕武不知道为什么对方前后的表现差了那么多,但既然他不想继续问石油在哪,自己也不会上赶着说出去。
毕竟那些油田的地点,他肯定不会拱手相让,就算不能自己办石油公司开采赚大头,但总得要把一笔咨询费塞到腰包里面,他才会松口。
首相阁下说自己还有些工作要做,再一次把陈慕武晾在了会客室。
他是走也不能走,留又不知道干什么,一直捱到太阳的影子越来越向西,又有人推开了首相官邸会客室的房门。
陈慕武以为是来人通知他去吃饭,起身就要走,但是抬头以后,他却看到了一个已经一年多时间没见过面的熟人。
“鼎公,好久不见啊!”
“我说怎么外交部突然通知首相要请客吃饭,原来是沾了汉臣你的光!”
中华民国驻意大利公使朱兆莘阁下走进会客室,笑着和里面的陈慕武打了声招呼。
第51章 汉臣狮子大开口
朱兆莘当初离开民国驻英公使馆,卸下当了几年的临时代办,升迁到驻意大利公使馆担任驻意大利公使时,他的内心中其实是很志得意满的。
当了那么多年替别人背黑锅的打工人之后,他终于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民国驻一个国家的最高话事人,朱兆莘觉得那也不负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
意大利的国力虽然不如英国强盛,可也毕竟还是列强之一。
但朱兆莘从没想过,自从离开英国到了意大利之后,他的好日子就算是到了头,生活质量也每况愈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意大利人看不起民国,而是因为朱兆莘的顶头上司,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把经费给各个驻外使领馆打过去了。
自从新的北伐开始之后,南方军队势如破竹,北方军队的日子则是一天比一天不好过。
北洋政府自己都没什么钱,哪里还能顾得上那些漂泊在外的使节们的生死?
朱兆莘的驻意大利公使馆,已经是处于事实停摆的状态,就连他这个公使每天也都不务正业,忙着和驻欧洲其他国家的公使一起串联,向北洋政府施压要钱,并且威胁说如果他们再不给钱的话,就马上要去倒向南方政府那边了。
联想到自己去年冬天在伦敦唐人街让工匠在奖杯上刻字的时候,对方问需不需要帮忙刻那个符号,陈慕武觉得这帮公使大人们可能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估计背地里早就和南边那些人联系到一块儿了。
在英国的时候,陈慕武只要一去伦敦,就肯定会到公使馆里打打牙祭,以慰自己的思乡之情。
而朱兆莘也不会得罪能帮自己升官发财的财神爷,每次都好吃好喝好招待。
没想到这次来了意大利以后,因为陈慕武的面子,他才能见到意大利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还能在首相官邸里蹭到一顿晚宴。
事情还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朱兆莘从没想过自己还有蹭上陈慕武饭的那一天。
首相阁下终于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再次推开会客室门的人,就是派来通知邀请陈慕武和朱兆莘去参加晚宴的官邸工作人员。
陈慕武潜意识里觉得今天的晚宴,应该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还有最后一天在科莫时的那个差不多:一个宽阔的大厅里摆着若干张桌子,一大群人聚在一起举杯寒暄,开怀畅饮。
但现实和他想象中的场景完全不一样,前方带路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把二人领到一个类似于宴会大厅的地方,而只是去了一间小餐厅。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