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项研究又从法国漂洋过海传到了英国,传到了卡文迪许实验室。

对于原子核里面的那种电中性粒子魂牵梦萦的卢瑟福,和他的助手查德维克都对博特还有小居里夫妇的结论不太认可,他们又重新设计了实验,最终得到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些粒子确实不带电,但粒子的质量并不小,而是和质子的质量差不多,完全符合人们在理论上对中子的估计。

在这个实验当中,小居里夫妇虽然更早地接触到了中子,但他们却错失了发现中子的机会。

如果排除掉小居里夫妇,中子从被攻击出来,到最终被发现,在其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两个人,也恰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关进战俘营中的博特和查德威克。

冥冥之中,也算是一种巧合。

此时在剑桥大学的弗雷德里克,还全然不知他向陈慕武提出来的这种利用被加速的阿尔法粒子,去轰击质量较轻的原子核意味着什么,他只不过是面对这台世界上最先进的粒子加速器,稍微发散了一下思维而已。

但其实,不需要把阿尔法粒子放入电势差这么大的电场中进行加速,只需要在粒子源前面加上一个大小差不多的电场,稍微给它加速一下,再去轰击目标上的靶原子核,就能得到这种实验现象了。

弗雷德里克问出了一个好的问题,但陈慕武现在却不能对这个好的问题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呃,弗雷德里克,现在这台机器里面的粒子源,装的是利用氢气产生质子的质子源。如果想要加速阿尔法粒子的话,那就需要拆开机器,对里面的内部结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工程量大麻烦不说,而且我的两位助手现在一个去了美国,另一个去了德国,他们都不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我一个人是肯定是完不成这项改造的工作的。”

陈慕武总算是临时编了个理由,把自己的准连襟暂时糊弄了过去。

但说完这番话之后,他又很害怕弗雷德里克会突然想要助人为乐,说让自己和伊蕾娜留在剑桥大学,帮陈慕武完成粒子加速器的改造工作。

那样的话,这台加速器的结构,包括高电势差产生的原理,就会在拆下质子源,换上阿尔法粒子源的同时显露无疑。

等小居里夫妇回到法国之后,他们用不了多少钱,就能向巴黎大学申请空地,在镭学研究所里把粒子加速器给复刻出来了。

如果巴黎有了粒子加速器,陈慕武以后再想忽悠居里夫人一家离开法国去瑞典的话,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让陈慕武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弗雷德里克心里也清楚,虽然他们两个人马上就会成为亲戚,但是他和伊蕾娜现在的身份,并不是来剑桥大学走亲访友,而是作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客人来参观采访的。

亲戚之间如果有大事小情,帮个忙什么的无所谓,但是客人表现得太过主动的话,就有点喧宾夺主的意味了。

一行三人又在粒子加速器的这间实验室里站了一会,聊了些和物理学或有关或无关的话题,陈慕武也翻出来了之前做实验时拍摄的云室照片,指着上面的轨迹告诉两人哪个是被加速的氢原子核,哪个又是被轰击后产生的阿尔法粒子。

小居里夫妇在粒子加速器实验室里的访问终于顺利地落下帷幕,离开这里,他们又听从主人的安排,去剑桥大学最有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里逛了一圈。

这间始建于麦克斯韦时代的实验室,虽然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物理实验室,每年都能吸引许多物理学者们慕名前来。

但很多抱着向欧洲向英国学习先进的物理学知识,从美国而来的物理学家们,在见识到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真实面目之后,总会在心中产生很大的落差感,因为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很失望,与自己心中想象的那个实验室完全不一样。

卡文迪许实验室早就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仪器最出色的实验室,就连管理水平也不够先进,只凭着天降猛男卢瑟福,带着一群小猛男们,一起维持着实验室中最后的辉煌。

这倒更像是应了那句未来清华大学的校长还没说出来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不过,美国的物理学者们会感到失望,不代表今天来参观的弗雷德里克和伊蕾娜两个人会感到失望。

近年以来,卡文迪许实验室似乎正在焕发着它生涯当中的第二春:不断增加的经费,更新换代的仪器和设备,还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现在实验室里的情况,可比1923年陈慕武初到英国的时候,要好太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