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1 / 1)

加入书签

('

塞涅尔其实并没有太指望这群警察,他知道帕特敢这么动手,一定是有备而来,不太会留下什么明显的线索。他不能指望帕特的疏忽来解决这件事。

送走警察后,刚吃过午饭,李林赛就来了。

“凌中校打扰了,您还好吗?”进来之后的李林赛先是客套地问候了凌深。

“李女士你好,我没什么大碍。”凌深也客套地回了一句。

“那就好。”李林赛没有把对话继续下去的意思,而是看向塞涅尔。

她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但塞涅尔在医院,现在这个情况下她只能自己找过来。然而无论是在病房里当着凌深的面说,还是去走廊说,都不是合适的选择。所以她把目光投向塞涅尔,询问上司的建议。

长久合作后,塞涅尔当然能理解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但他也有些不好决断。在病房里肯定会被凌深听见,走出病房就更危险了。就在他思考的片刻里,他不自觉地看了丈夫一眼。

虽然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妻子的工作方式相差很多,凌深也立刻明白了塞涅尔和那个幕僚在犹豫什么。

他率先开口:“如果你们不介意我在这儿的话,就在这里说吧。外面不方便。”

“深……”塞涅尔怔了怔,不过很快就点了下头,“好,我们会小声点的。你如果累了就休息。”

如果不是有紧急复杂的事情需要他处理,李林赛不会就这么跑到医院里来的。这时候他也没有办法再避讳凌深,接下来他们会说什么,凌深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已经不在他能预计的范围里了。

不过李林赛来的原因他猜到了,帕特找了媒体,现在的舆论应当对他很不利。

果然,李林赛摆在他面前的一堆报纸和打印出来的网络评论文章都将矛头直指艾希曼家族,她说上午议员办公室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他看到报纸头条上的自己,眼神空洞,脸上还带着凌深留下的血迹,狼狈不堪。

纸媒基本聚焦于加布里的经历和艾希曼家的人在这些经历中的“影响”。塞涅尔也才知道原来加布里曾经是特种作战支援部队的一名小队长,三年前现任总统为了打击阿齐兹扶植的反政府武装而宣布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他被调至前线,在一次执行清剿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人肉炸弹袭击。他的好友被炸掉了全部的下半身,那个血肉模糊的场景成为了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关于那次任务,总理吉姆一直强硬反对,而克莱蒙斯和防务部长则联手向总统施压,最终总统下定了决心派遣部队去清剿那个小镇。为了增加海外行动预算,塞涅尔在众议院里成功说动了多名持保留意见的议员对额外拨款的提案转投通过。外界当然不知道其中的各方是如何较劲的,但鉴于克莱蒙斯多次公开发表看法,谁都知道向来穿一条裤子的艾希曼兄弟必定在这件事上齐心协力。

偏偏加布里那个行动的最主要策划者之一也是艾希曼家的人——艾希曼兄弟的一位堂哥,艾希曼家族那一代中军衔最高的现役军官。那场行动中,指挥部忽视了对目标区域卫星照片的仔细研判,过于轻视任务地点地形和人员结构复杂等因素,导致行动举步维艰。虽然最后完成了任务,也付出了6死21伤的伤亡代价。

当时的媒体报道没有将矛头对准艾希曼家的人,因为行动总指挥承认自己的预案不完善、指挥不当,向死伤士兵家属以及公众道歉。然而眼下,媒体通过各种手段挖出了当年那场行动中“艾希曼”的影子,大肆渲染,还有一些阴谋论的文章也博了不少眼球。

最热门的一篇评论文章是攻击凌深的。

那名政治评论家指责凌深利用自己“英雄”的名声和军人的身份办慈善基金会,美其名曰是帮助退役军人融入社会,实则是妻子家族的政治工具。他拿出的例子就是克莱蒙斯出席捐助仪式的事,并且深挖了那家人工智能公司与通用技术工程之间的关系,暗示艾希曼家族通过这个基金会来帮助资本家避税、方便一些军工企业进行立法游说,以换取政治选举上的资金支持。文章最后怒斥凌深的基金会只不过是政客与军火商这两大战争贩子背后勾结的遮羞布,称赞加布里才是撕开遮羞布的真英雄。

舆论形势似乎一下子发生了倒转。

民众总是能够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举动,他们能够一边在日常生活中以异样的眼光看待那些伤残和精神失常的退役军人,一边又能隔着屏幕奋力表达自己对那些人的同情。加布里的一系列作为在媒体的渲染解释下令这些人迅速遗忘了他们曾经那么追捧过的“战争英雄”凌深,转而把那个慈善基金会看做是政治作秀的产物。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