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1 / 1)

加入书签

('

赵黎雅他们作坊出产的黄片糖品质非常好,卖出了三十二文一斤的价格。

而他们的甘蔗长得也非常好,别人亩产三千斤左右是正常,三千五六百斤非常好,可赵黎雅粗略估算了算,他们的甘蔗亩产大概在四千六七百斤左右。

足足比别人的多了一半!

施肥浇水、除草培土的辛苦活儿可算是没有白干。

他们的出糖率也比别人的要略高一些,如此层层加持,产出的糖可真是不少。

因为大伙儿干劲十足、加班加点,到了腊月初,基本上就在收尾了,还有个五六天,活儿就能干完了。

这时候一算账,他们榨出的糖大概有十八万四千斤左右。

其中十万斤左右按照一斤三十二文的价格卖给了大大小小的八位中间商。

便是这一项,便赚了三千二百两。

还有八万四千斤左右打算全部提炼成白糖。

赵黎雅几人已经提炼了好几万斤,仓库里的白糖一袋袋存放着,整整齐齐,都是银子呐。

到了收尾的时候,该给大伙儿的奖励也可以给了。

凡是作坊里干活儿的,除了工钱,每人还发了二百文钱的奖金。若是想买片糖,宰虎村所有人家每家可以按照每斤二十文的价格购买两斤。

这糖哪怕是卖给中间商都是三十二文一斤呢,二十文一斤多便宜,买两斤等于只需要花费市场上一斤点儿的钱。

过年家里蒸个糖糕米糕的沾着吃孩子们都喜欢,大人也喜欢,带上半斤回娘家,也有面子不是?

于是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排队买了两斤。

毕竟在作坊里赚了那么多工钱,买上两斤也不心疼。

有的人家两斤还不够,便又再多买一两斤,按的是卖给商贾们的三十二文一斤。

这个价钱比起市场上的来,还是便宜了。

也有一小撮人不太满意,想按照二十文的价格多买几斤,“家里人多,两斤太少了点啊。”

有这样要求的人数不少,有人反映到赵黎雅那里,赵黎雅给婉拒了。

两斤便宜的是给全村人的福利,跟奖金红包是一个性质的,不考虑人多人少的问题。再想多买的,按卖给中间商的价格***起市场上已经很便宜了。

里正、族长等知道了便呵斥了那些人,不许再啰嗦。两斤已经不少了,这还不知足?

要是往年,一两都没呢!

绝大多数村民也都是这么想,可不是呢,人家赵家和背后的神秘大老板已经非常厚道了。换做别的老板来,谁会给这种待遇啊?

若是再有过分要求,那真是不知足了。

赵黎雅另有自己的一番想法,只私下里给胡领、曲玉桃他们说了。

第120章 乘机教导

说了两斤是福利那就是两斤,多一两都不行。

一来这是个令行禁止的问题,这规矩得立好了,不能让村民们觉得太随便,什么都能商量。

二来人心不足,即便退让了,让大家可以便宜买四斤、五斤,还是会有人嫌少,到时候还退让不退让?退了,那要退到什么地步才能让所有人满意?不退,定会让人生怨。

这里头有个更大的隐患,两斤对一个家庭来说刚刚好,若是四五斤、甚至更多,他们极有可能从自家这里便宜买了,再倒卖出去。

一来二去尝到了甜头,便容易滋生歪心眼儿。也会变得越发贪婪,恨不得便宜卖给他们上百斤才好呢!

否则,就是不厚道、不满意、心生怨恨。

这么一来,这生意还要不要做?银子还怎么赚?

永远别低估或者高估了人性,也永远不要向人性的恶劣一面低头退让。

当然了,宰虎村绝大多数村民都是好的,可不能让那一小撮有机会把他们影响了。

赵黎雅所说的这些,是胡领和曲玉桃从来没有想过的,闻言越想越是,吓得差点儿一身冷汗。

“这——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表妹说的,我都记住了。以后但凡做什么决定一定要多想想,多请教请教表妹。”

“是啊,这事儿阿雅说的太对了,这种头的确不能开。”

好险......

因为宰虎村的村民们对他们实在太好、太热情了,经常送土特产,干活儿也特别认真负责。有人求上门来,想多要便宜买两斤糖的时候,胡领差点就答应了,转念一想得跟赵黎雅商量商量再说,这才没点头。

哪里知道差点儿就把事情搞坏了。

若真开了这口子,往后还真是难办。

人情的事儿,一旦走了就只能一直走,若是中途停下来,是会遭人埋怨、甚至生恨的。

赵黎雅笑道:“以后咱们多商量商量便好,别忘了咱们是生意人,最重要的是护着自家的产业良性发展、是赚钱,其次才是其他。宰虎村的村民们都很好,但人情是人情,生意是生意,不能混淆一谈。”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