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1 / 1)

加入书签

('

“谁说不是!要不是说......我非呸她一脸!拿我家...给她们做好人,打量别人都是傻子呢?”

莫二凤坐在灶前小凳上,竖着耳朵听她娘和隔壁春梅婶子说话。也不知她们打的什么哑谜,听了半天仍是不清不楚的,勾得她恨不能张嘴问个清楚。

可惜她娘总教训说,在人前,女孩不能多嘴多舌,不管手上有事没事,也得摸点东西拿着,莫让人看出你偷懒......她嘟嘟嘴,闭气吞声,低头假装捡柴火。

老旧的火钳齿口松动,她又是这样的心不在焉,半天没夹起一根柴火。灶里那点零星火苗等不来续命的,终是悄无声息灭了,也无人注意。

“做惯了的,哪回不是害别个,她来做好人!真那么亲,她小的那个怎么...”戚染花随手又在锅里搅动几下,下巴朝屋外点点,撇着嘴继续说:“嫁那么远!听说在什么镇上开铺子,可见啊,她还是晓得什么才是好人家的!”

“开铺子有什么用?几年了,人没见过不说,大子儿也没见捎几个回来,可见不是什么好的!说不得是卖出去当丫头了!”姚春梅越说越放肆。

戚染花心里乐开花,还要作势恼了,嘴里嗔怪道:“这样作怪说别人,小心被听到,找你麻烦可别怪我不帮你!”说着,伸手去拍她的胳膊。

姚春梅和戚染花做了十几年的好邻居,当然知道她的真面孔,如今正是要捧着她的,更是投其所好,憋着嗓子又说了几句阴阳怪气的话,两人笑得捶足顿胸。

莫二凤也总算听明白了,原来她俩说的是莫村长家的婶子,至于是什么事,倒还糊涂着。

他们家和村长家说起来都姓莫,祖上还曾称兄道弟过,平日遇到也是和和气气,实际上,两家都有些看不上对方,鸡毛蒜皮的问题真不少。

她娘在背地里不晓得暗骂过多少回,和姚婶聊天一贯都要踩几脚那边的。

也不知这回又是怎么了。

讨猪草的地方被村长家的牛占了?看好的柴火被莫清潭搬空了?还是娘去挖野菜又被村长家的哪个赶在了前头?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可有那个“短命鬼”的事儿在前头,他们两家就不可能和解。

当年她也有七岁多了,事情闹得那样大,想忘都忘不了。

哪怕过去多年,她娘提起来还是恨得不行,耳提面命他们兄妹几个不许和那个人说话,更别提亲近了。

天晓得,她连那个人的面目都模糊了,本来见的就少,她还不敢正面去瞧。

第14章

姚春梅口沫横飞说了半晌别人的闲话,最终歇了下来,捂着胸口露出一副慈母面孔,提出了她的最终目的:“哎,我没她那么大本事,什么镇上的,什么开铺子的,不指望!只想给我家正香找个离得近的,家里有屋就行,两家时常能走动,隔墙就能说话,多好!”

戚染花听到她的话头就转过身子,脸上虽还笑着,眼皮却垂下了。

她一边搅动着锅里的稀饭,一边装模作样宽慰姚春梅:“娃儿还小,你别急。”

自己话讲得这样通透,戚染花还是不肯挑明,要说姚春梅不失望那是假的。

身为女孩子家的,这么主动,已是极给人看不起的了,可她实在放不下。

别人试一次被拒,知道脸羞再不会开口,而她却是不气馁,只想再试,也许下一次就能成了呢?

姚春梅仍挂着讨好的笑,紧盯着戚染花,说:“也不小了,先定下来,过个年把再结亲,刚好。等她大弟正宝一成家,姐弟两家互相照应着,人多势众的,走哪都不怕!”

莫二凤暗自撇嘴,这姚婶真是不死心,总想把她女儿刘正香嫁给自家小弟莫世财。

刘正香,啧啧!长得实在像她爹刘树生,憨木木,敦方方的,实在没点女孩样儿。哪怕村里适龄的女孩就她们俩,哪怕两家住着隔壁,二凤打小就不愿意和刘正香玩。

她看不上的,她娘必是更看不上了。

二凤心里好笑,姚婶子这样拐弯抹角的,又不是去打仗,还“人多势众”!刘正宝那个小怂包,两个叠起来还没人家一个高,真要对上了,怕是立刻要哭出来呢。

只是,刘正宝哭不哭暂且不知,莫二凤倒是要先哭了。

她拿着火钳还在地上戳来戳去,心里鄙夷这个好笑那个,就听戚染花“啊呀”一声大叫,尖锐的嗓音把姚春梅都吓了一跳。

“耳朵聋了?加柴加到锅都冷了!一会几个干活的回来没饭吃,你爹要打死你!”

莫丰收并不会打死她,他不对孩子动手,真正打人的是戚染花,而莫丰收只会在一旁漠不关心做着自己的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