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1 / 1)
('
兰婶一听,是这个理儿,于是缩回了手,推推莫非说:“你们去,婶子跑不动了。”
“啊?”莫非还是有些犹豫,莫大娘此刻应该有些忙,自己送几个蛋,还把人叫出来......早知就晚些来,等大虎回来,再上门。
洪小芹也来推他:“啊什么,去啊。那个做姐姐的也在,你去了只管喊虎子他娘,当面给那些‘狗眼看人低’的瞧着!”
自打姚春梅骂过她媳妇娘家穷后,连带着戚染花,都被洪小芹归入了“狗眼看人低”的那一类。
莫小婶跟她们交情不深,还不清楚这几家都和莫丰收家开始有嫌隙了,她捡了半句话,张嘴就夸:“红妹一早又去虎子家了?昨个儿也在那一天呢,姐姐当的不赖,做婆子的也好说话。”
周芝芝“嘁”地嚷出来,扭头看看左右,才压低声音说:“你当她是去照顾妹子的?躲着呢!婆媳闹了!”面对大伙惊疑的眼神,她‘嘘’了一声,努努嘴。
妇人们便明白了,这是村里不方便说,想知道什么,要等去了村外头。
那对婆媳,村里许多人夸的,又是多少媳妇儿羡慕的!见天成对进出,有说有笑,怎么就说闹了呢?难道是为了肚子?
这下个个都等不及要听,恨不能立马窜到村外去了。
兰婶更是挥手赶莫非快走。
王茶花一边听她们说话,一边看了一眼冬冬,见他虽笑着听大伙说话,眼睛却盯着自己手上的家伙,很是好奇的样子。
于是问他:“冬冬要不要和咱们一块去捡乌栗?”
大伙被她的话提醒了,冬冬算是“内宅人”‘,与她们是一样的,一块捡乌栗也合适,于是叽叽喳喳来拉他。
第111章
跟着一群姑嫂出门,还是去山里捡乌栗?
冬冬只在小时候和村里的娃儿去山上捡菇子、摘金银花、下河摸鱼虾,还没和妇人们一块做过活呢,哪怕去河里洗衣,也只敢挑没人的时候。
看着她们热情洋溢的笑容,不由心动起来?
“只是,我没带东西,光两只手呢。”
这就是想去的意思了。
姑嫂们纷纷解囊相助,这个递几块布片子给他绑手,那个分他几个口袋装栗子,王茶花则返回院里给他找挑棍。
莫非急得直跳脚,看看莫大虎家那边,又瞅瞅冬冬这里眼见要和人“跑”了,怎么也迈不动脚,又不能说不让去。
周芝芝看他急成了猴样儿,笑话他:“你自去送东西罢,不会把你的人拐去卖呢,下晌回来,保管全须全尾。”
冬冬红着脸,低头自顾整理东西。
莫非一把拉住他,对其他人说:“好婶子,好嫂子们!等我一会,我也去呢。”
这下闹得所有人都来笑话他了。
莫非脸皮厚得很,大声说:“我也去见识见识,再说,婶子们捡多的,我还能帮忙抗下来呢。”
倒是个好理由,往年一人能捡好几口袋,都是挑不动了才下山,有莫非在,自个也能多捡些。
于是,刚拿了棍子出来的王茶花,又回去院里给莫非找袋子和挑棍。
莫非捏捏冬冬的手,再次叮嘱说:“等着我啊,马上就来。”说完一溜烟跑了。
洪小芹笑呵呵说:“乖乖,这呆子窜得比出栏的猪还快。”
她说得又形象又损,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兰婶边笑边骂她缺德,连冬冬也忍俊不禁,歪着头偷笑。
麻婶笑完,捡起自己的棍子说:“都是呆子!还真站在这里等?往外走,路上不就见着了?”
可不是吗?瓦头岭在瓦山村和瓦上村中间,就一条道过去,确实是要经过莫大虎家门口的。
几个妇人又是一顿笑,纷纷拿起自己的东西,结队出村。
徐巧扇笑得肚疼,等她们走远了,才回到院子里。婆婆和妯娌要出门一天,得留个人管家,还要给男人和娃儿们做饭。
且说莫非飞快跑到莫大娘家,立在院外大声喊门:“大娘!大娘可在家?”
屋里传来应声,片刻后,莫大娘出来了,后面跟着一脸厌弃的刘红妹。
莫大娘先笑呵呵回应莫非,回头面无表情地对身后的刘红妹说:“红妹,你就在屋里呆着吧!”她的厌弃也很明显。
刘红妹忙笑着说:“外甥睡了,我怕吵着他呢,出来晃晃。”
终归是不好闹开来,莫大娘只得转头往院边走。
莫非只当没看到刘红妹,将袋子递过去,说:“大娘,恭喜啊,有孙儿带了,可要忙咧!”
莫大娘再高兴也不好意思接他的东西,忙摆手说:“哎呀,你还送什么东西!有心就好,大娘承你的情咧!回头虎子空了,叫他去喊你吃饭,要来啊!” ', ' ')
↑返回顶部↑